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双站交叉定位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

发布时间:2017-07-27 15:23

  本文关键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双站交叉定位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无源定位 双站测向交叉定位 虚假目标剔除 多周期相关联 定位精度


【摘要】:在当今电子战中,由于无源定位技术具有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探测距离远、全方位探测等优点,成为电子定位系统中不可缺少部分。测向交叉定位是无源定位中的一种技术,由于其具有成本低、快速提取目标多参量属性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定位技术领域中。课题项目围绕红外搜索/跟踪系统中的基于红外热成像的交叉定位技术开展研究,着重研究了双站测向交叉定位方法、多目标情况下剔除虚假目标以及在工程化实现过程中如何布站。在对常用的无源定位技术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内外常用的交叉定位系统技术。结合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总体方案,详细阐述了红外搜索/跟踪系统中的红外双站交叉定位的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红外双站测向交叉定位系统设计。根据双站测向交叉定位系统的实际需要,研究了图像检测技术和航迹处理技术。在对自适应α-β滤波跟踪算法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交叉定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虚假点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周期相关联算法,利用滤波处理和多周期相关联来去除虚假点。仿真分析及工程化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可以剔除大量的虚假目标,而且可以实现对目标的稳定跟踪。最后根据GDOP的参数指标来进行定位精度分析,从而得到工程实现的站间距离及测角误差。工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双站测向交叉定位系统中,所提出的算法得到的目标航迹较为较为稳定,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关键词】:无源定位 双站测向交叉定位 虚假目标剔除 多周期相关联 定位精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21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5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7
  • 1.2 无源定位技术7-11
  • 1.2.1 多站定位系统8-10
  • 1.2.2 单站定位系统10-11
  • 1.2.2.1 单站无源定位原理10
  • 1.2.2.2 单站无源定位方法10-11
  • 1.3 交叉定位技术11-13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3-15
  • 2 双站测向交叉定位系统的方案和原理15-21
  • 2.1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概述15-17
  • 2.2 双站测向交叉定位技术方案17
  • 2.3 双站测向交叉定位技术原理17-19
  • 2.4 定位方法评价指标19-20
  • 2.5 本章小结20-21
  • 3 双站测向交叉定位系统设计21-31
  • 3.1 成像探测分系统21-22
  • 3.1.1 成像探测分系统功能21
  • 3.1.2 成像探测分系统设计21-22
  • 3.2 图像分析处理分系统22-26
  • 3.2.1 图像分析处理分系统功能22
  • 3.2.2 图像分析处理分系统设计22-26
  • 3.3 显示控制综合分系统26-30
  • 3.3.1 显示控制分系统功能26
  • 3.3.2 显示控制分系统设计26-30
  • 3.4 本章小结30-31
  • 4 双站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关键技术以及解决方案31-44
  • 4.1 图像检测31-32
  • 4.1.1 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31-32
  • 4.1.2 红外面目标的检测32
  • 4.2 航迹处理技术32-34
  • 4.3 多周期相关联算法34-39
  • 4.3.1 自适应α-β滤波算法34-35
  • 4.3.2 α-β滤波参数的选择35-36
  • 4.3.3 判断目标的机动性36
  • 4.3.4 多周期滤波算法的实现36-37
  • 4.3.4.1 滤波处理36
  • 4.3.4.2 多周期相关36-37
  • 4.3.5 工程化实现流程图37-38
  • 4.3.6 仿真实验结果以及分析38-39
  • 4.4 定位精度分析39-43
  • 4.4.1 定位精度与测量角度误差之间的关系39-41
  • 4.4.2 定位精度与基线距离之间的关系41-43
  • 4.5 本章小结43-44
  • 5 双站测向交叉定位系统工程实现44-49
  • 5.1 系统作用距离分析44-47
  • 5.1.1 系统作用距离模型44
  • 5.1.2 系统仿真参数44-45
  • 5.1.3 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分析45
  • 5.1.4 作用距离仿真结果45-47
  • 5.2 双站交叉定位系统工程化实现图47-48
  • 5.3 本章小结48-49
  • 6 总结与展望49-50
  • 6.1 论文总结49
  • 6.2 展望49-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55
  • 附录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锦江;;基于0-1规划的双雷达交叉定位相关组合模型[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年S3期

2 谷国栋;鲁卫红;童宁宁;;利用交叉定位法确定目标的距离[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年S4期

3 张艳花;;定向交叉定位配站问题与定位精度分析[J];电讯技术;2008年03期

4 曾昭勇;陈红;蔡晓霞;;基于粒子滤波的多站交叉定位[J];舰船电子对抗;2008年02期

5 黄剑伟;王昌明;;一种改进的测向交叉定位方法[J];航天电子对抗;2008年04期

6 谭坤;陈红;蔡晓霞;;三站交叉定位虚假点消除算法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09年04期

7 富森;孔祥维;李哲;李建业;;多基纯方位目标交叉定位中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08期

8 雷腾;胡国平;;一种基于动基交叉定位的抗干扰算法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5期

9 陈锋莉;王明宇;姜亦武;;基于交会角的多站交叉定位融合算法及误差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年05期

10 汪s,

本文编号:582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582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a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