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基于VMM验证方法学的NAND Flash控制器的验证

发布时间:2017-08-04 14:12

  本文关键词:基于VMM验证方法学的NAND Flash控制器的验证


  更多相关文章: VMM验证 SystemVerilog NAND Flash控制器 SoC


【摘要】: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集成电路设计规模不断增大,芯片设计复杂度日益增加,芯片验证工作也越来越困难。验证是集成电路设计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保障了芯片设计的功能满足规范的定义和要求,减少由于功能缺陷导致的投片次数,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但设计的飞速发展与验证方法的发展之间鸿沟仍然巨大。最近的统计数据表明,对一个复杂逻辑芯片而言,整个产品周期中60~70%的时间都用于验证工作[1]。然而,传统的验证方法很难满足现在复杂的芯片验证,研究高效的、自动化的、可复用的验证方法将是验证工程师们重点关注的方向。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基于VMM验证方法学搭建一个适用于异步、ONFI、Toggle三种接口标准的NAND Flash控制器的验证环境。VMM是基于SystemVerilog搭建的一种层次化的验证平台,该平台支持受约束的随机激励、覆盖率驱动和自动化对比等功能。本文在详细分析了异步、ONFI、Toggle三种类型的NAND Flash的工作协议后,结合NAND Flash控制器的架构和功能特点,提取出主要的功能验证点。基于这些待测功能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复用的验证平台结构,并对验证平台内的组件的功能和实现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本文通过创建受约束的随机测试用例实现对待测功能点的验证,并建立与功能验证对应的功能覆盖率组,在验证过程中以功能覆盖率作为导向来判断验证工作的完成度,结合覆盖率的统计结果对未被覆盖的功能点添加定向测试用例,并且采用将参考模型和待测设计的输出结果进行自动化对比的方法来提高验证效率。验证过程采用直接测试与随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使待测设计能够在遍历更多的情景,确保验证工作的完备性。使用受约束的随机方法提高了验证平台的自动化程度,增加了对边界情况的测试。本文使用VCS工具完成仿真工作,并利用DVE软件来查看波形文件完成代码调试,通过对仿真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和波形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最后通过分析功能仿真结果和覆盖率报告,将仿真过程中出现的功能缺陷和设计人员沟通并及时修改,保证NAND Flash控制器满足设计规范。覆盖率也能达到目标要求,其中功能覆盖率达到100%,代码覆盖率达到99.15%。本文搭建的验证平台有很强的复用性,易移植到其它NAND Flash控制器项目中,大大的提高了验证效率,缩短了研发周期,充分体现了VMM验证方法学的特点。
【关键词】:VMM验证 SystemVerilog NAND Flash控制器 SoC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40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符号对照表10-11
  • 缩略语对照表11-14
  • 第一章 绪论14-18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14-15
  • 1.2 芯片验证的发展史及现状15-16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16-18
  • 第二章 VMM验证方法学18-24
  • 2.1 SystemVerilog语言简介18-19
  • 2.2 VMM验证方法学19-21
  • 2.3 VMM标准库介绍21-23
  • 2.4 本章小节23-24
  • 第三章 NAND Flash控制器模块分析24-34
  • 3.1 NAND Flash简介24-29
  • 3.1.1 NAND Flash结构特点24-25
  • 3.1.2 NAND Flash引脚信号25-26
  • 3.1.3 NAND Flash基本操作26-27
  • 3.1.4 NAND Flash接口时序分析27-29
  • 3.2 NAND Flash控制器模块29-32
  • 3.2.1 NAND Flash控制器结构29-31
  • 3.2.2 NAND Flash控制器接口信号31-32
  • 3.3 本章小节32-34
  • 第四章 NAND Flash控制器验证环境34-58
  • 4.1 验证功能点的提取34-39
  • 4.2 NAND Flash控制器验证环境39-40
  • 4.3 环境中验证组件的设计40-56
  • 4.3.1 测试用例Testcase40-42
  • 4.3.2 事务发生器42-44
  • 4.3.3 总线驱动模型44-45
  • 4.3.4 接口45-46
  • 4.3.5 参考模型46-50
  • 4.3.6 错误注入模型50-52
  • 4.3.7 记分板52-53
  • 4.3.8 监视器53-54
  • 4.3.9 顶层Env环境54-56
  • 4.4 本章小节56-58
  • 第五章 NAND Flash控制器验证结果分析58-72
  • 5.1 仿真工具介绍58
  • 5.2 验证环境的文件结构58-60
  • 5.3 验证环境的调试60-61
  • 5.3.1 验证环境单独调试60
  • 5.3.2 验证环境与设计代码联调60-61
  • 5.4 仿真结果61-68
  • 5.5 覆盖率结果68-71
  • 5.6 本章小结71-72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72-74
  • 参考文献74-76
  • 致谢76-78
  • 作者简介78-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汉泽西;吕飞;;大容量NAND Flash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J];石油仪器;2006年01期

2 编辑部;;成长强劲的NAND Flash产业[J];电子与电脑;2006年11期

3 ;NAND一季度表现糟糕[J];电子产品世界;2007年07期

4 江兴;;三星NAND闪存龙头地位牢固[J];半导体信息;2008年03期

5 ;NAND闪存闪现光芒,今年营业收入有望大增[J];今日电子;2013年07期

6 ;云应用导致NAND闪存需求下降[J];电子产品世界;2013年12期

7 羽冬;;东芝推出多芯片封装NAND闪存[J];半导体信息;2004年05期

8 羽冬;;Chip Enable Don't Care的NAND闪存[J];半导体信息;2004年01期

9 任萍;嵌入式NAND Flash稳步起飞[J];电子与电脑;2005年05期

10 马丰玺;杨斌;卫洪春;;非易失存储器NAND Flash及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Design and Implement NAND FLASH Data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the ARM[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忠文;王魁;;基于NAND Flash的高速大容量固态记录器设计[A];全国第三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专刊[C];2009年

3 肖珂;郭永超;郭书军;;基于MTD的NAND Flash驱动开发[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雷磊;谢民;李先楚;;基于NAND型Flash的海量存储板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第二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刘恕;;NAND Flash的ECC分级及其在ATE设备中的测试方法[A];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佳宜;NAND型Flash缺货恐至2005年[N];电子资讯时报;2004年

2 佳宜;NAND型Flash价跌 需求仍看俏[N];电子资讯时报;2004年

3 燕蕙;休虑NAND型 Flash价跌[N];电子资讯时报;2004年

4 怡均;NAND型Flash难止跌[N];电子资讯时报;2004年

5 ;NAND闪存吃紧[N];计算机世界;2005年

6 周悟;NAND闪存大战在即[N];计算机世界;2005年

7 吴宗翰 DigiTimes 专稿;茂德将于12英寸厂投产NAND Flash[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8 吴宗翰 DigiTimes;三星、海力士、美光全靠拢NAND Flash[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9 连于慧/DigiTimes;NAND Flash价格压力沉重 恐再现跌势[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10 连于慧 DigiTimes;NAND Flash报价跌 厂商大打容量消耗战[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江鹏;提高NAND型闪存使用寿命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黄敏;提高MLC NAND Flash存储系统可靠性的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魏德宝;基于错误特征的NAND Flash存储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徐永刚;基于NAND Flash的嵌入式图像记录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5 孙辉;NAND固态盘有限编程/擦除次数的评测模型及优化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德红;嵌入式系统中大页NAND Flash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郑帅;NAND Flash主机接口控制器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鹏;NAND Flash坏块管理算法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雪峰;基于自主CPU的NAND启动的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5 周天伟;NAND闪存的软硬判决纠错码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周仕成;基于NAND FLASH高速海量存储系统的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江旭东;基于NAND Flash阵列的高速大容量图像存储器设计[D];中北大学;2016年

8 张云鹏;一种基于虚拟分区页映射的闪存FTL设计[D];安徽大学;2016年

9 张蓉;支持ONFI和Toggle模式的NAND Flash控制器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王举利;eMMC存储系统的闪存转换层研究与设计[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19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619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9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