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片上网络服务质量研究
本文关键词:三维片上网络服务质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维片上网络 服务质量 XYZ路由算法 遗传算法
【摘要】: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日新月异,集成度随摩尔定律飞速提高。面对日益复杂的片上业务,传统总线结构因为通信效率低、可用性差、功耗高等瓶颈问题,逐渐被片上网络(Network on Chip, NoC)这种新的片上结构所取代。片上网络成为了一个活跃的领域。随着3D IC技术和片上网络性能需求的发展,三维片上网络(3D NoC)概念被提出,3D NoC兼具了3DICs和片上网络的优点,有效地克服了总线结构的种种瓶颈问题,提高了系统性能。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是3D NoC的关键技术,随着3D NoC业务的发展,为片上网络通信提供有保障的服务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三维片上网络结构的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三维片上网络服务质量(3D NoC QoS)司题,因为涉及到时延、吞吐量和能耗等多个变量,属于NP完全问题。遗传算法作为一种优化算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解决各种NP完全问题。本文利用遗传算法作为路由算法来解决该问题。通过适应度函数综合考量时延和吞吐量,从而对时延和吞吐量等QoS参数提供综合保障,选择最优或者次优路径。算法设计过程中,结合三维片上网络的规模特点,采用直观的路径ID标识的编码方法,避免了解码问题。为了提高算法收敛速度,采用了一种精英主义的遗传算法,直接将最优个体复制到下一代,进行交叉,确保算法更快地往最优方向收敛。将遗传算法集成到仿真器路由算法模块,可以在相同变量环境下,对比遗传算法和XYZ路由算法的优劣。考虑到静态源路由的弊端以及三维片上网络规模变化和结构特点,修改仿真器源代码,采用二次计算实现了动态路由选择机制,有效地避免了静态源路由选择的路径不再适用网络新状况而容易产生拥堵的问题。针对三维片上网络不同的规模和性能参数,设计不同的验证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三维片上网络结构和通信状况,遗传算法的时延、吞吐量和能耗总体上好于XYZ路由算法。尤其是平均时延改善的最为明显。随着网络通信量的增大,遗传算法能较XYZ路由算法更好的保障服务质量,其性能优越性体现的更为明显。
【关键词】:三维片上网络 服务质量 XYZ路由算法 遗传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4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课题研究背景9-12
- 1.2 课题研究现状12-15
- 1.3 选题意义及课题来源15-16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16
- 1.5 论文的结构16-19
- 第二章 三维片上网络相关研究19-31
- 2.1 三维片上网络关键研究概览19-20
- 2.2 三维片上网络拓扑结构20-23
- 2.3 三维片上网络路由算法23-27
- 2.4 三维片上网络映射研究27-28
- 2.5 仿真平台简介28-29
- 2.6 本章小结29-31
- 第三章 三维片上网络QoS研究31-37
- 3.1 QoS基础31-33
- 3.1.1 QoS服务模型简介31-32
- 3.1.2 交换机制简介32-33
- 3.2 通过路由算法来解决服务质量问题33-34
- 3.3 通过一种新的架构来解决服务质量问题34-35
- 3.4 通过一种新的机制来提高服务质量问题35-36
- 3.5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维片上网络QoS路由建模37-49
- 4.1 QoS路由描述37-39
- 4.1.1 QoS路由参数及其特性37-39
- 4.2 遗传算法39-42
- 4.2.1 遗传算法思想39-40
- 4.2.2 遗传算法参数40
- 4.2.3 遗传算法步骤40-42
- 4.2.4 遗传算法设计过程概述42
-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QoS路由算法设计42-47
- 4.3.1 遗传算法伪代码42-43
- 4.3.2 编码方式43-44
- 4.3.3 种群初始化44-45
- 4.3.4 适应度评价函数45
- 4.3.5 选择操作45-46
- 4.3.6 保留最佳个体46
- 4.3.7 路径交叉算子46-47
- 4.3.8 路径变异算子47
- 4.3.9 算法终止条件47
- 4.4 本章小结47-49
- 第五章 仿真平台搭建及实验分析49-61
- 5.1 仿真平台搭建49-52
- 5.1.1 仿真平台配置信息49
- 5.1.2 集成遗传算法到仿真器49-50
- 5.1.3 采用动态的路由机制50
- 5.1.4 修改后的仿真器操作说明50-52
- 5.2 实验方案设计52-53
- 5.3 仿真结果分析53-60
- 5.3.1 方案一(A)53-54
- 5.3.2 方案一(B)54-56
- 5.3.3 方案二(A)56-58
- 5.3.4 方案二(B)58-60
- 5.3.5 验证方案总结60
- 5.4 本章小结60-6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1-65
- 6.1 已完成的工作61
- 6.2 论文的创新点61-62
- 6.3 未来工作的展望62
- 6.4 本章小结62-65
- 参考文献65-71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71-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敏华;谷建华;周兴社;;片上网络[J];微处理机;2006年05期
2 鞠宏浩;顾华玺;尹小杰;;片上网络中服务质量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年04期
3 刘炎华;刘静;赖宗声;;片上网络:新一代的片上系统结构[J];电子与封装;2011年05期
4 唐名华;;两种综合流量模式对片上网络性能影响分析[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韦良芬;王勇;;片上网络系统设计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6 王宏伟;陆俊林;佟冬;程旭;;层次化片上网络结构的簇生成算法[J];电子学报;2007年05期
7 付方发;张庆利;王进祥;喻明艳;孙玉峰;;支持多种流量分布的片上网络性能评估技术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8 王宏伟;陆俊林;佟冬;程旭;;层次化的片上网络设计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9 丁永文;刘建辉;;片上网络体系结构设计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10 周干民;;片上网络:下一代技术[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原;郑焱;王红;杨士元;;不规则结构片上网络的测试方法研究[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王祺;吴宁;葛芬;;片上网络仿真与性能评估[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景乃锋;毛志刚;;面向片上网络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付斌章;韩银和;李华伟;李晓维;;面向高可靠片上网络通信的低成本可重构路由算法[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齐树波;蒋江;李晋文;张民选;;面向片上网络的多播吞吐率和能量模型[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B辑)[C];2011年
6 张熙敏;李晋文;肖立权;;基于逃逸通道的片上网络拥塞缓解技术[A];第十六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二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欧阳一鸣;朱兵;梁华国;;一种用于片上网络的自适应路由算法[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苏琦;李玉柏;王坚;;用OPNET实现片上网络仿真[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欧阳一鸣;刘蓓;齐芸;;三维片上网络测试的时间优化方法[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彭福慧;尤志强;邝继顺;张大方;;一种基于BFT型拓扑结构片上网络低费用测试方法[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清华大学微处理器与SOC 技术研究中心 陈磊 王惊雷 李兆麟 汪东升;片上网络:解决CMP互连瓶颈[N];计算机世界;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坚;片上网络通信性能分析与优化[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乐千桤;基于智能算法的片上网络布局优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秦明伟;片上网络(NoC)业务量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周芳;片上网络低功耗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5 杨鹏飞;高可靠片上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俊辉;高性能多核处理器的低功耗片上网络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马立伟;专用片上网络设计方法:通信建模、拓扑构造与自动生成[D];清华大学;2006年
8 赵建武;片上网络系统可测试性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炜;面向大规模片上多处理器的片上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0 管旭光;异步片上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袁;片上网络系统模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付方发;片上网络性能评估平台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王祺;基于应用的片上网络设计与性能评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刘华;片上网络多播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慧;光片上网络的可靠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钟阳;片上网络功耗分析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金焘;无线片上网络研究综述及对广播和汇播通信的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方志强;异步2D-Torus片上网络自适应路由算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4年
9 范绍聪;异构多核片上网络的低功耗映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10 郭桂雨;基于片上网络多核处理器设计与协同验证[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45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645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