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置底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电子注入研究
本文关键词:倒置底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电子注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倒置底发射OLED 金属纳米颗粒 碳纳米材料 电子注入 场发射
【摘要】:自1987年,邓青云博士发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以来,经过人们不断地研究改进,加上OLED本身固有的诸如广视角、高亮度、可柔性化等优点,OLED已成为照明和显示领域的新宠儿。当OLED应用于显示领域,为了更好地与a-Si TFT驱动电路配合使用,倒置底发射的结构相比传统的正置结构更具有优势,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的OLED器件结构即为倒置底发射结构。此种结构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电子的注入效率,因为在此种结构中常采用ITO为透明阴极,其功函数约为4.8eV,而大部分的电子传输材料的LUMO只有2.5eV~3.5eV,这意味着电子的注入势垒高达1.3eV~2.3eV,也就是电子的注入变得非常困难,这严重制约了整体器件的性能。因此,本论文旨在通过修饰ITO来加强电子的注入,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通过在ITO底电极上蒸镀低功函数的金属Al来加强电子的注入。考虑到Al的功函数较低,为4.28eV,通过在ITO上修饰Al可以降低其功函数,以降低电子的注入势垒。然而通过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当Al呈现小尺寸的纳米颗粒时,其修饰的器件性能最优,表现为最低的工作电压,最高的发光效率。通过TEM、AFM、UPS等表征和高斯定理的推导,我们提出小尺寸的金属纳米颗粒导致局域电场增强从而可以加强电子注入的物理模型。为了验证此物理模型,我们还选择了另外两种低功函数金属Ag和Cu,实验的结果显示Ag和Cu纳米颗粒都是可以加强电子注入,提高器件的性能;(二)基于前面的提出的物理模型,我们还尝试了用高功函数的金属Pt来修饰ITO。通过在ITO上溅射不同量的Pt来制备器件,器件的结构和表征结果同样显示当Pt量较少,在ITO上以纳米颗粒的状态存在时,其修饰的器件开启电压最低,发光效率最高。然后我们还选择了高功函数金属Au,通过溅射和自组装两种方式来修饰ITO,同样发现器件性能得到很大改善,这说明以纳米颗粒形式存在的金属可以加强电子的注入,而不取决于它自身的功函数;(三)当今世界的主流趋势是节能环保,为响应这个理念以及加上之前的物理模型,我们选择了价格低廉且环保的碳纳米结构材料,通过溅射、旋涂、蒸镀的方式在ITO上修饰了石墨、碳量子点、碳纳米管等碳纳米结构的材料,通过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修饰、修饰的何种结构的材料,当其量很少,在ITO上以纳米颗粒状态存在时,器件的性能得到明显的优化,这说明电子的注入得到了有效加强。总之,本文就倒置底发射结构的OLED中电子注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纳米颗粒修饰ITO以加强电子注入新的解决方案,并对提出的物理模型做了相关的实验验证,我们相信此物理模型也适用于其它的光电子器件。
【关键词】:倒置底发射OLED 金属纳米颗粒 碳纳米材料 电子注入 场发射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312.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6
- 1.1 引言11-12
- 1.2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简介12-15
- 1.2.1 OLED的发展历程12-14
- 1.2.2 OLED的技术特点14-15
- 1.3 OLED发光的基本原理15-16
- 1.4 OLED的应用领域16-19
- 1.4.1 照明领域16-18
- 1.4.2 显示领域18-19
- 1.5 OLED器件结构及显示的驱动方式19-25
- 1.5.1 OLED的器件结构19-22
- 1.5.2 OLED的驱动方式22-25
-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25-26
- 第二章 OLED的制备和性能表征参数26-35
- 2.1 OLED器件中的材料26-29
- 2.1.1 OLED器件中的有机材料26-28
- 2.1.2 OLED器件中的电极材料28-29
- 2.2 OLED器件的制备工艺及仪器介绍29-32
- 2.2.2 OLED器件的制备工艺29-31
- 2.2.3 OLED器件制备的仪器介绍31-32
- 2.3 OLED性能的表征32-35
- 2.3.1 OLED光学性能表征32-33
- 2.3.2 OLED电学性能表征33-35
- 第三章 倒置底发射OLED中低功函数金属纳米颗粒的电极修饰研究35-52
- 3.1 引言35-36
- 3.2 Al纳米颗粒修饰ITO的倒置OLED研究36-37
- 3.2.1 器件结构36-37
- 3.2.2 器件制备37
- 3.3 器件性能测试与结果37-44
- 3.3.1 器件的性能测试37-38
- 3.3.2 倒置荧光和磷光器件结果分析38-39
- 3.3.3 TEM,,AFM,UPS以及透过率的结果分析39-44
- 3.4 器件机理解释:基于Al纳米颗粒的局部场增强加强电子注入模型44-46
- 3.5 单电子器件的结果分析46-47
- 3.6 Ag和Cu纳米颗粒修饰ITO的倒置OLED研究47-51
- 3.6.1 基于Ag纳米颗粒修饰的倒置OLED器件结果47-49
- 3.6.2 基于Cu纳米颗粒修饰的倒置OLED器件结果49-51
- 3.7 本章小结51-52
- 第四章 倒置OLED中高功函数金属纳米颗粒的电极修饰研究52-67
- 4.1 引言52-53
- 4.2 Pt纳米颗粒修饰ITO的倒置OLED研究53-55
- 4.2.1 器件结构53-54
- 4.2.2 器件制备54-55
- 4.3 器件性能测试与结果55-58
- 4.3.1 器件的性能测试55
- 4.3.2 倒置荧光和磷光器件结果55-58
- 4.4 TEM和透过率结果58-61
- 4.5 器件机理解释:基于Pt纳米颗粒的局部场增强加强电子注入模型61
- 4.6 单电子传输层器件的结果61-62
- 4.7 Au修饰ITO的倒置OLED研究62-66
- 4.7.1 基于溅射Au修饰的倒置OLED器件结果63-64
- 4.7.2 基于自组装Au修饰的倒置OLED器件结果64-66
- 4.8 本章小结66-67
- 第五章 倒置OLED中碳纳米结构材料的电极修饰研究67-75
- 5.1 引言67
- 5.2 器件结构及制备67-68
- 5.3 基于石墨修饰的倒置OLED器件结果68-69
- 5.4 基于碳量子点修饰的倒置OLED器件结果69-71
- 5.5 基于碳纳米管修饰的倒置OLED器件结果71-72
- 5.6 基于C_(60)修饰的倒置OLED器件结果72-73
- 5.7 基于氧化石墨烯修饰的倒置OLED器件结果73-74
- 5.8 本章小结74-75
- 第六章 全文总结75-77
- 参考文献77-88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88-89
- 致谢89-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有智,郑新友,朱文清,丁帮东,孙润光,蒋雪茵,张志林,许少鸿;锂喹啉配合物作为电子注入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J];光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周东营;廖良生;;高效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与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1年06期
3 吴克勇,胡翠英;电子注入在介质中输运的数值模拟[J];计算物理;1999年02期
4 李宏建;闫玲玲;黄伯云;易丹青;胡锦;何英旋;彭景翠;;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用类金刚石碳膜增强电子注入(英文)[J];半导体学报;2006年01期
5 张积之;MOS结构二氧化硅层中电子热化与击穿[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1995年02期
6 陈蒲生,张昊,冯文修,田小峰,刘小阳,曾绍鸿;富氮SiO_xN_y膜的电子注入特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张锐;李杨;段炼;张德强;邱勇;;四(8-羟基喹啉)硼锂作为电子注入层的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张昊,陈蒲生,田小峰,冯文修,刘小阳;纳米级富氮SiO_xN_y薄膜的电子注入损伤研究[J];半导体技术;2000年01期
9 吴有智,郑新友,朱文清,丁邦东,孙润光,蒋雪茵,张志林,许少鸿;以Liq作为电子注入层的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发光学报;2003年05期
10 杜斌;伍军;吴宏滨;;含胺基聚芴类共轭高分子PFN及其衍生物作为发光二极管电子注入层的研究进展[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季刚;陈延学;刘宜华;曹强;宋红强;张云鹏;颜世申;梅良模;;利用复合磁性层实现自旋极化电子注入半导体的磁电特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磁性薄膜与纳米磁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谢恺;段炼;张德强;乔娟;董桂芳;王立铎;邱勇;;铝锂合金增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子注入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段春晖;王磊;张凯;管星;黄飞;曹镛;;共轭两性聚电解质的合成及其作为高效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电子注入层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谢翔云;马燕云;银燕;邵福球;杨晓虎;邹德滨;陈德鹏;川田重夫;;利用同轴同向传播双脉冲增强激光尾波场电子注入[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6册(核物理分卷、计算物理分卷、粒子加速器分卷)[C];2011年
5 牟强;王秀峰;张麦丽;;梯度掺杂LiF提高电子注入与传输水平的作用机理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阮继清;消费电子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思路[N];湖北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水星;碱金属氟化物对有机光电器件中电子注入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子注入材料及相关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上官荣刚;碱金属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电子注入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刘刚;醇溶性有机小分子电子注入/传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谢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阴极性能与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6 张小文;微腔结构及硅基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娄霞;倒置底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电子注入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寇莉;有机染料敏化分子设计和理论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3 王瑞雪;以聚乙烯亚胺作为电子注入层的有机发光器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辛利文;OLED中电子注入的增强及荧光客体对载流子传输的影响[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5 于文文;有机电子传送材料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6 胡春凤;p型金属诱导横向结晶多晶硅TFT直流应力下的退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周东营;高效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制备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6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666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