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gO:PPLN晶体的中红外差频产生激光光源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MgO:PPLN晶体的中红外差频产生激光光源研究
【摘要】:大量气体分子的基带吸收处于3-5微米波段且谱线密集,利用中红外光波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实现气体的痕量检测与分析。基于准相位匹配差频产生(DFG/QPM)技术的中红外光源,因具有结构简单、调谐方便、室温运转和无阂值限制等优势,己成为光谱检测应用的首选光源。本论文基于MgO:PPLN晶体和QPM技术构建了中红外DFG光源系统,并研究了系统的宽带调谐和多波长输出特性,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论文首先基于三波耦合方程和QPM理论,讨论了差频转换物理过程。研究并确定了中红外DFG激光光源的总体设计方案,通过对基频光源、MgO:PPLN非线性晶体、光学耦合和差频产生等单元关键参数的优化设计,构建了中红外DFG光源系统,获得了中红外单波长差频激光输出;测试与分析了DFG系统的输出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晶体温度匹配带宽约为4.8℃,泵浦光波长匹配带宽约为5.2nm,中红外光源波长调谐范围可达到390nm,2小时内输出功率波动小于1%。为满足多组分气体同步检测应用需求,论文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DFG多波长中红外激光光源的设计方案。采用MgO:PPLN晶体温度分段控制技术,获得了具有多峰结构的闲频光QPM调谐曲线,并且通过改变分段晶体的温度调控闲频光QPM峰位置,实现了多波长中红外DFG光源的宽带调谐输出。在以上中红外DFG光源研究基础上,论文对痕量气体的高灵敏度检测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了气体微弱吸收光谱信号的提取与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DFG光源的气体检测系统初步设计方案,并利用LabVIEW软件设计了数据采集系统,为中红外DFG光源的进一步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中红外 差频产生 准相位匹配 非线性晶体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24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11
- 1.2 中红外激光光源研究现状11-13
- 1.3 差频产生中红外激光光源13-15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5-16
- 1.5 本章小结16-17
- 第二章 基于准相位匹配的差频产生理论研究17-40
- 2.1 DFG基本理论17-21
- 2.2 相位匹配技术21-29
- 2.2.1 双折射相位匹配22-25
- 2.2.2 准相位匹配25-29
- 2.3 准相位匹配接受带宽29-33
- 2.4 MgO:PPLN非线性晶体33-39
- 2.5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差频产生中红外光源系统设计40-58
- 3.1 中红外DFG光源总体设计40-49
- 3.1.1 基频光源40-42
- 3.1.2 光束耦合系统42-46
- 3.1.3 差频产生单元46-49
- 3.2 DFG转换效率分析49-52
- 3.3 DFG系统输出性能52-57
- 3.4 本章小结57-58
- 第四章 差频产生中红外光源的多波长输出特性58-67
- 4.1 多波长中红外DFG光源的基本理论58-59
- 4.2 晶体分段温控技术理论模型与数值分析方法59-61
- 4.3 差频产生多波长中红外光源结果与分析61-66
- 4.4 本章小结66-67
- 第五章 基于中红外DFG光源的气体检测应用初步探索67-84
- 5.1 气体光谱检测理论基础67-77
- 5.1.1 郎伯-比尔定律69-70
- 5.1.2 气体吸收光谱检测方法70-77
- 5.2 气体检测系统初步设计方案77-80
- 5.3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80-83
- 5.4 本章小结83-84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4-86
- 6.1 总结84-85
- 6.2 展望85-86
- 参考文献86-92
- 致谢92-93
- 作者简介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颖;朱启华;曾小明;王凤蕊;王逍;张颖;谢旭东;王方;黄征;郭仪;孙立;;超短中红外激光脉冲的产生及其发展状况[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6年08期
2 陈东;刘文清;张玉钧;刘建国;崔小娟;阚瑞峰;王敏;夏慧;崔益本;;外腔调谐激光泵浦的差频中红外宽调谐激光光谱系统[J];量子电子学报;2008年01期
3 肖庆山;英开发一种新一代的光发射二极管装置[J];科技导报;1995年10期
4 崔小娟;刘文清;陈东;张玉钧;阮俊;王敏;夏慧;何莹;阚瑞峰;;差频产生中红外激光光谱检测系统研究[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8年02期
5 林学春,李瑞宁,孔宇鹏,张瑛,姚爱云,崔大复,许祖彦,李健;高功率中红外宽调谐全固态周期性极化铌酸锂光参量振荡器[J];中国激光;2003年03期
6 王竹青;王欢;曹振松;袁怿谦;张为俊;龚知本;高晓明;;基于中红外差频激光测量水汽分子同位素丰度[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12期
7 姜海青,姚熹,车峻,汪敏强,孔凡涛,张良莹;一类新型的中红外可调谐激光晶体的研究进展[J];压电与声光;2004年05期
8 李鸿燕;中红外大功率非线性晶体[J];光机电信息;1999年09期
9 林洪沂;檀慧明;崔铁成;张搏麟;;W级中红外宽调谐光学参量振荡器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0年02期
10 韩建军,刘继翔,周学东;氧化物玻璃的中红外光学常数计算方法的探讨[J];光学学报;199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和方;范有余;冯际田;林凤英;;在可见光到中红外5μm波段具有高透过率的玻璃[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陈长水;;利用气体精细吸收光谱进行单频中红外激光波长锁定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陈长水;刘颂豪;;中红外光源技术和痕量物质检测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刘建国;刘文清;张玉钧;陈东;阚瑞峰;;差频中红外激光光谱技术探测大气甲醛污染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5 曹振松;Dirk Richter;Petter Weibring;Alan Fried;;基于中红外差频光源的高精度二氧化碳同位素探测[A];S8 大气探测与仪器新技术、新方法[C];2012年
6 魏星斌;彭跃峰;王卫民;李德明;;高功率中红外可调谐光参量振荡器[A];全国光电子与量子电子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彭跃峰;;高效率中红外可调谐激光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9年版)[C];2010年
8 钱列加;袁鹏;谢国强;;基于OPCPA过程的高功率可调谐中红外飞秒激光技术[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卢本强;刘启明;侯亚男;赵修建;;Dy~(3+)掺杂GeS_2-Ga_2S_3-CsI玻璃中红外发光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卞进田;聂劲松;孙晓泉;;中红外激光技术及其进展[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C 激光技术与应用专题)[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仲海洋;中红外碲酸盐激光玻璃中稀土离子的光学跃迁与能量传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刘晓东;无序介质的中红外光子局域化和Z-扫描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02年
3 夏林中;宽带连续可调谐的中红外激光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学智;中红外硅基环形谐振腔中若干非线性效应及其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陈小明;高功率短脉冲固体激光及其泵浦的中红外周期极化铌酸锂光学参量振荡器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6 孙启兵;近红外及中红外波段激光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0年
7 石立超;中红外空心布拉格光纤及其痕量气体传感应用[D];清华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奕辰;基于光学超晶格可用于气体探测的中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2 周观香;ZnS:Cr的制备与可调近中红外发光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郭跃;基于MgO:PPLN晶体的中红外差频产生激光光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4 项乐强;硅基中红外光开关器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葛琦;水雾的近、中红外消光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秦雪飞;基于PPLN晶体的中红外差频激光技术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7 马芬;载波包络相位稳定的中红外OPCPA机理与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3年
8 边莎莎;基于周期性畴极化反转掺镁铌酸锂晶体的新型中红外激光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戴威;基于亚波长直径氧化锌线的中红外快响应探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邓颖;超连续谱注入光参量放大法产生超短中红外激光脉冲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本文编号:703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70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