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微流控器件延时流动操控单元设计

发布时间:2017-08-31 23:36

  本文关键词:微流控器件延时流动操控单元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微流控 延时操控 梳齿形单元 迷宫形单元


【摘要】:即时检测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化学分析、医疗诊断和环境检测。随着生化学传感器、混合器、后处理等系统在芯片实验室平台中集成度的提高,对先进的微流体处理技术和控制方法的需求也愈加迫切。但是,集成化微流体操控单元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报道的微流体操控单元大多数为主动式,即需要外置的流量控制设备进行驱动。而这些设备往往笨重、庞大,难以集成,携带性差。基于毛细力的被动式流体驱动为集成化操控单元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然而,在微通道中,利用毛细力控制液体按特定路径实现自动流动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针对基于毛细力的微流控器件延时流动操控单元展开研究。利用通道中的微结构尺寸的变化对不同区域毛细力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液体定向和延时流动的目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2种延时流动操控单元。根据毛细压强差计算原理,设计了控制液体横向流动、侧方纵向流动和中部纵向流动三种微结构,通过对这三种结构的组合、阵列,形成了梳齿形和迷宫形2种延时流动操控单元。这2种单元可以控制液体按设计流动路径自主流动,并按照设定时间延长液体流动速度。对2种操控单元的结构参数进行分类,在之后的实验中分析各参数对延迟时间的影响。2.采用UV-LIGA和热压键合法制作了2种延时流动操控单元的实验芯片。首先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使用UV-LIGA制作硅模具。再用硅模具在PMMA基片上热压出通道网络和流体操控单元。热压出的通道深度与设计值偏差为-1.591μm-~0.411μm,操控单元尺寸与设计值偏差为-0.35~0.22μm。最后将PMMA盖片与基片进行热键合,得到芯片。3.进行2种单元的流体操控实验。梳齿形延时流动操控单元有2个设计参数,X1和X2。X1是矩形凸台与通道侧壁的间距;X2是相邻两个矩形凸台的纵向间距。迷宫形延时流动操控单元中有3个设计参数,X3、X4和X5。X3是矩形凸台与通道侧壁的间距,也是各矩形凸台间的横向间距;X4是相邻两个矩形凸台的纵向间距;X5是控制液体中部纵向流动结构中矩形凸台的宽度。进行2种单元的流体操控实验,得出X1在取值范围内与延迟时间成正比,控制延时范围为2.36s-4.24s;X2在取值范围内与延迟时间成反比,控制延时范围为2.12s-13.96s;X3在取值范围内与延迟时间成正比,控制延时范围为4.28s-4.44s;X4在取值范围内与延迟时间成反比,控制延时范围为7.56s-15.84s;X5在取值范围内与延迟时间成正比,控制延时范围为0.52s-0.88s。
【关键词】:微流控 延时操控 梳齿形单元 迷宫形单元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4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8
  • 1.1 微流控器件概述10-13
  • 1.1.1 微流控器件材料10
  • 1.1.2 微流控器件的制作技术10-13
  • 1.2 微流体延时操控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3 目前存在问题16-17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7-18
  • 2 微流体延时流动操控单元结构设计18-31
  • 2.1 基本原理18-21
  • 2.1.1 毛细现象和影响微流体流动的因素18
  • 2.1.2 毛细压强计算原理18-20
  • 2.1.3 延时流动操控单元的设计要求及思路20-21
  • 2.2 控制液体定向流动结构的设计21-25
  • 2.2.1 控制液体横向流动结构21-22
  • 2.2.2 控制液体侧方纵向流动结构22-24
  • 2.2.3 控制液体中部纵向流动结构24-25
  • 2.3 两种延时流动操控单元的设计25-27
  • 2.3.1 梳齿形延时流动操控单元25-26
  • 2.3.2 迷宫形延时流动操控单元26-27
  • 2.4 操控单元的设计参数27-30
  • 2.4.1 梳齿形延时流动操控单元设计参数27-28
  • 2.4.2 迷宫形延时流动操控单元设计参数28-30
  • 2.5 本章小节30-31
  • 3 微流体延时流动操控单元的制作31-40
  • 3.1 制作设备及材料31
  • 3.2 硅模具的制作流程31-34
  • 3.3 操控单元中基片热压成形34-37
  • 3.3.1 热压成形材料预处理34
  • 3.3.2 热压成形工艺34-37
  • 3.4 操控单元的键合37-39
  • 3.4.1 键合材料预处理37
  • 3.4.2 低温键合工艺37-39
  • 3.5 本章小节39-40
  • 4 延时流动操控单元流体控制实验40-58
  • 4.1 实验设备及材料40
  • 4.2 实验流程及观测参数40-42
  • 4.2.1 梳齿形操控单元观测参数40-41
  • 4.2.2 迷宫形操控单元观测参数41-42
  • 4.3 微流体延时流动实验42-57
  • 4.3.1 两种单元的延时流动过程42-43
  • 4.3.2 梳齿形单元的参数X1对延时流动的影响分析43-45
  • 4.3.3 梳齿形单元的参数X2对延时流动的影响分析45-48
  • 4.3.4 迷宫形单元的参数X3对延时流动的影响分析48-51
  • 4.3.5 迷宫单元实验参数X4和X5对延时流动的影响分析51-57
  • 4.4 本章小节57-58
  • 5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58-60
  • 5.1 全文总结58-59
  • 5.2 工作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3-64
  • 致谢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银霞;张思祥;;数字微流控系统动态模型研究[J];煤炭技术;2013年03期

2 胡志雄;郝冰涛;洪宝玉;刘文丽;;微流控技术发展对计量的新挑战[J];中国计量;2013年10期

3 岳瑞峰;曾雪锋;吴建刚;康明;刘理天;;基于介质上电润湿的数字微流控器件的模拟[J];电子器件;2006年03期

4 梁忠诚;赵瑞;;微流控光学及其应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8年06期

5 董玲;;微流控合成简介及其研究进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姚波;何巧红;杜文斌;石晓彤;方群;;微流控高通量试样引入技术的研究进展[J];色谱;2009年05期

7 刘文明;李立;任丽;王建春;涂琴;王雪琴;王进义;;微流控细胞芯片生命分析应用多元化[J];分析化学;2012年01期

8 唐帆;邢宏龙;毕连花;郑虎祥;王伟;;滤纸微流控设备集成电化学检测[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李明;全红花;封克;;环境科学专业开设微流控分析技术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17期

10 水玲玲;朱云飞;;微流控法制备功能性微纳米液珠[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群;;多相微流控分析和微型化仪器研制及应用[A];第七次全国分析毒理学大会暨第四届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张翼;潘文颖;蒋兴宇;;基于微流控的蛋白质分析检测技术[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徐涛;岳婉晴;李卓荣;姚新生;蔡国平;杨梦苏;;使用微流控单细胞阵列平行分析钙离子释放刺激的钙离子通道的激活和抑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方肇伦;;浅谈微流控分析系统应用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A];第三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孙海龙;宗怡;徐敏敏;姚建林;顾仁敖;;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微流控磁免疫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6 李泳江;文加斌;覃开蓉;;用于细胞动态生化信号切换刺激的微流控剪切装置[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7 廖庆丰;王雅姝;杨军;邓林红;;芯片上微流控培养室中培养活细胞方法的探索[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张艳玲;马娇艳;南溪;党福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振玲;李勇;蒋兴宇;;利用微流控技术建立癌症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体系[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徐华国;梁好均;;流动聚焦型微流控体系中的液滴的图案化排列模式和转变[A];2014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吴苡婷;快速检测细菌毒素 服务公共卫生安全[N];上海科技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西然;基于微流控的环境微生物基因检测芯片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鲁芳;虹吸流动低成本微流控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万静;MHD微流控驱动技术与微流控光器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王聂君;液滴微流控及吸附功能材料用于水相液体样品处理[D];清华大学;2015年

5 陶冶;基于液滴微流控的病毒颗粒检测与分选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赵德;基于微纳结构分离材料的微流控器件的构建及其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6年

7 陈峰;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8 程瑶;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生物载体的制备及应用[D];东南大学;2016年

9 赵磊;基于微流控的多重单细胞阵列构建及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10 杜冠生;细胞水平的微流控疾病诊断和高通量药物筛选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舟;微流控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发[D];吉林大学;2009年

2 任伊娜;基于微流控的乳腺癌细胞三维培养芯片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张旭;基于微流控液滴的单细胞培养及筛选平台[D];西南大学;2015年

4 范金龙;基于纸微流控分析装置的功能核酸生化分析新方法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5年

5 高贞;基于EWOD的数字微流控器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王贝贝;微流控空气取水装置的热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杨怡;DVB空心泡沫微球的微流控成型与光聚合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宋宁宁;基于动电微流控技术的微粒操控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9 甘露;基于微流控的即时检测芯片的设计与制造[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刘仁江;微流控神经干细胞芯片的设计、制备、检测及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68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768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3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