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不敏感等离子激元颜色滤波器理论及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角度不敏感等离子激元颜色滤波器理论及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表面等离子激元 等离子激元颜色滤波器 金属纳米结构 局域等离子共振 传播性等离子共振 角度不敏感
【摘要】:表面等离子激元由于其对纳米尺度光场突出的调控能力,在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图像传感器、显示器、数码摄像、投影等领域,基于周期性金属纳米结构的等离子激元颜色滤波器,由于其具有比传统基于染料的颜色滤波器更加优异的性能(小型化、制备工艺简单、耐高温及紫外辐射等)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为实现商业化应用,诸如透射率、颜色纯度、偏振相关性、角度敏感性、性价比以及大面积制备工艺等问题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在分析理解等离子激元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借助时域有限差分仿真方法和纳米实验加工工艺,设计研制了金属纳米结构,测试分析了基于所设计结构的等离子激元颜色滤波器的性能,重点解决了偏振相关性、角度敏感性等问题,为等离子激元颜色滤波器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首先,我们系统地研究了玻璃基底上一维银纳米光栅占空比对其光谱特性的影响。利用时域有限元差分仿真软件,我们仿真了不同光栅周期和厚度条件下占空比对其透射谱的影响,发现在不恶化透射谱的颜色效果的前提下,占空比能在较窄的波长范围内对透射谱的共振波长进行调节。这是因为占空比太大或太小都将导致颜色纯度的降低,恶化透射谱的颜色滤波效果。对实验所制备样品的光学特性测试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另外,对局域等离子共振和传播性等离子共振的理论研究表明局域等离子共振在改变占空比实现颜色调控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随着占空比的增大,由于光栅间距离减小,传播性等离子共振的介入使得透射谱发生恶化,不利于结构的颜色滤波性能。该工作为等离子激元颜色滤波器的占空比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其次,考虑到基于周期性金属纳米结构的等离子激元颜色滤波器由于其通过衍射作用实现动量匹配而对角度敏感,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玻璃基底上二维银纳米圆柱随机点阵结构的角度不敏感等离子颜色滤波器。通过结构周期性的消除,所提出的等离子激元颜色滤波器通过局域等离子共振作用实现了偏振不相关以及角度不敏感(入射角从0度到60度)特性。通过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我们保证了圆柱间的局域等离子共振的去耦合作用,从而实现了颜色滤波器的可重复性和可预测性,并据此在实验上制备了空间上随机且均匀排列的圆柱结构。通过改变圆柱的直径,我们实现了覆盖可见光范围内的颜色调控,显示了该结构在数字成像和图像传感等领域具有的应用潜能。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该研究存在的提升空间并给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激元 等离子激元颜色滤波器 金属纳米结构 局域等离子共振 传播性等离子共振 角度不敏感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713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21
- 1.1 引言11
- 1.2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研究历史及现状11-17
- 1.3 等离子颜色滤波器的研究历史及现状17-18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8-19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9-21
- 2 表面等离子激元原理21-41
- 2.1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基本特性21-26
- 2.1.1 色散关系21-25
- 2.1.2 空间场分布特性25-26
- 2.1.3 空间场传播长度26
- 2.2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激发方式26-30
- 2.3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内部损耗及辐射损耗30-31
- 2.4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场增强特性31-32
- 2.5 金属表面覆盖介质层的色散关系32-33
- 2.6 金属薄膜的表面等离子激元33-35
- 2.7 金属表面形貌对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影响35-38
- 2.7.1 基本特性35-36
- 2.7.2 对传播长度的影响36-37
- 2.7.3 对局域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影响37-38
- 2.8 局域表面等离子激元及其场增强特性38-41
- 2.8.1 金属球的局域表面等离子激元38-39
- 2.8.2 金属椭球的局域表面等离子激元39-41
- 3 一维银纳米光栅占空比对其光谱特性的调控作用41-51
- 3.1 模型简述41-42
- 3.2 FDTD仿真42-47
- 3.3 实验结果47-49
- 3.3.1 样品制备及表征方法47
- 3.3.2 SEM测试结果47-48
- 3.3.3 光学显微测试结果48-49
- 3.4 结果讨论及分析49-50
- 3.5 本章小结50-51
- 4 二维银纳米圆柱随机点阵结构实现角度不敏感颜色滤波51-65
- 4.1 模型简述51-53
- 4.2 结构参数设计53-56
- 4.3 样品制备与表征56-59
- 4.3.1 Lift-off制备工艺56-57
- 4.3.2 样品表征57-59
- 4.4 全光谱颜色调控59-61
- 4.5 偏振无关性研究61-62
- 4.6 角度敏感性研究62-63
- 4.7 理论分析与讨论63-64
- 4.8 本章小结64-65
- 5 总结与展望65-67
- 5.1 工作总结65-66
- 5.2 工作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7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77-79
- 个人简介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婧瑜;朱彤;安巍;;四种金属纳米杆粒子辐射特性的对比分析[J];节能技术;2013年01期
2 ;费广涛小组取得金属纳米线热膨胀研究新进展[J];光机电信息;2009年06期
3 陈婕;陈莹;赵浩岚;;基于周期性金属纳米结构的全光开关研究[J];光通信研究;2013年06期
4 杨盈莹;张永亮;赵震声;段宣明;;双金属纳米天线在少周期激光中的宽带超快电磁响应[J];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5 张敏;丁士进;陈玮;张卫;;金属纳米晶快闪存储器研究进展[J];微电子学;2007年03期
6 罗庭军;万玲玉;黄继钦;庞霖;张卫平;;三角形金属纳米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共振传感特性与优化分析[J];光学学报;2013年05期
7 方明;宋开宏;王娟娟;黄志祥;吴先良;;金属纳米柱天线的快速电磁分析[J];光子学报;2014年03期
8 周朕;史林兴;;金属纳米栅格薄膜等离激元太阳能电池的优化设计[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2年11期
9 付建国;;近红外波段的金属纳米腔激光器[J];光机电信息;2009年11期
10 蔡积庆;;印刷电子用导电性油墨材料的开发[J];印制电路信息;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仲珏;;金属纳米变质技术新进展[A];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0年
2 李志远;;金属纳米微结构和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黄川;宋晓艳;魏君;韩清超;;金属纳米晶热稳定性的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亚栋;;金属纳米催化[A];第六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李亚栋;;金属纳米催化[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宋晓艳;张久兴;李乃苗;高金萍;杨克勇;刘雪梅;;金属纳米晶和纳米粒子材料热力学特性的模拟计算与实验研究[A];2005年全国计算材料、模拟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王树林;李生娟;杜妍辰;徐波;李来强;朱岩;;金属纳米结构的干法室温大规模制备[A];第八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和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炳辉;陈光需;代燕;郑南峰;;贵金属纳米晶的表界面调控[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郭霞;张巧;叶伟;谢芳;赵清;杨剑;;金基纳米棒的选择性腐蚀制备新颖多金属纳米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10 童明良;刘俊良;冷际东;郭鹏虎;;系列4f/3d-4f金属纳米分子磁体的组装与磁-构关系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危丽琼;双金属纳米簇催化剂“1+1>2”[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张巍巍;美开发出高度控制金属纳米结构的方法[N];科技日报;2012年
3 记者 毛黎;碳纳米管与金属纳米导线成功连接[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明斐;异常一维金属纳米结构弹性及塑性的分子动力学模似表征[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李楠庭;石墨烯负载金属纳米结构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南京大学;2015年
3 宋玮;多肽/金属纳米簇的制备及其用于生物分析检测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伍铁生;基于金属纳米结构的光传输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王超;Ir基贵金属纳米晶制备及其催化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武振楠;基于金属纳米点的超薄二维组装结构构筑[D];吉林大学;2016年
7 吴菲菲;金属纳米结构的构筑及其在传感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8 程毅;液相基底表面金属纳米结构形成机理的计算机模拟[D];浙江大学;2016年
9 夏良平;基于金属纳米结构的纳光子器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10 古杨;基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金属纳米结构折射率传感[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国民;原位液体透射电镜芯片的研发及基于此技术的贵金属纳米晶生长和刻蚀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倪媛;贵金属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及其光热效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3 杨荣;贵金属纳米晶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佳;基于金属纳米簇的光学分析方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婷;贵金属纳米结构的消光特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蔡正杰;表面等离激元诱导的金属纳米宽单频带和窄多频带光透明特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韩淑华;中空、多孔贵金属纳米结构的构筑及其机理、性能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8 沈琪;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9 王婧;金属纳米结构在超宽带电磁波中的局域增强特性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刘花;荧光性的金属纳米簇合成及传感性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69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76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