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体透镜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装置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液体透镜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装置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微流控芯片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液体透镜 自动调焦
【摘要】:针对共聚焦型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技术对微米尺度微流控芯片沟道检测存在对焦困难,检测精度受离焦影响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液体透镜连续变焦实现微沟道自动对焦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装置,并针对系统设计了基于图像清晰度评价的自动调焦算法。装置根据采集的微流控芯片沟道图像自动调整聚焦点位置,保证最优的激发光与诱导荧光收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装置可实现对微流控芯片沟道的快速自动对焦,波动范围在0.5%之内,变异系数为1.5‰。它为提高微流控芯片的检测精度和设计灵活性提供了可能。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液体透镜 自动调焦
【基金】: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YETP1170)
【分类号】:TN492;TN249
【正文快照】: 0引言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来自瑞士的Manz等人提出了微全分析系统(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μTAS)的概念后[1],微流控芯片技术不断发展,对分析仪器走向微型化、集成化、自动化的方向做出了重要贡献[2]。它是一种以在微米尺度的空间中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将生物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中启;液体透镜[J];现代物理知识;2000年02期
2 秦风;;“液体透镜”将引发光学镜头革命[J];应用光学;2007年02期
3 祝澄;彭润玲;陈家璧;;基于电湿效应的双液体透镜[J];大学物理;2007年06期
4 郑浩斌;何焰蓝;丁道一;康强;;液体透镜发展现状[J];物理;2008年01期
5 郑浩斌;何焰蓝;丁道一;;液体透镜的诞生和发展[J];物理与工程;2008年04期
6 吴俊;夏军;王保平;;基于金属侧壁结构的电润湿液体透镜[J];光学技术;2009年03期
7 李正达;杨波;;基于改进禁忌搜索算法的液体透镜系统优化设计[J];光学学报;2012年08期
8 ;微光学中的液体透镜[J];中国光学;2014年02期
9 熊渊琳;彭润玲;陈家璧;庄松林;;液体密度对双液体透镜性能的影响[J];光学仪器;2008年04期
10 袁文全;巩岩;;光刻物镜中主动液体透镜的像差特性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宏建;张薇;田维坚;李立英;王乐;孙剑;;液体透镜自重变形引起波像差的有限元分析[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彭润玲;绳金侠;陈家璧;庄松林;;基于电湿效应的一种新型变焦透镜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陈陶;;50Hz交流电控制的可变焦液体透镜[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晓文 本报记者 李立平;法国VARIOPTIC公司将加快液体透镜技术推广速度[N];大众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鹰;基于液体透镜的变焦距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2 张薇;液体透镜技术及其在微型变焦距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3 胡晓东;离子液体的电致驱动及变焦离子液体透镜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刘永明;光学精密透镜的光力耦合分析与优化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彬;高速变焦液体仿生透镜的成形机理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评;基于介电润湿技术液体透镜的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刘娇;基于压电驱动的变焦距液体透镜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4 牛礼军;基于液体透镜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装置[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宇;基于电润湿效应的动态聚焦超声液体透镜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郝丽丽;基于电润湿效应的液体透镜性能的测试与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马晨;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8 刘一全;液态透镜固相旋转曲面界面接触角的分析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76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77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