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10位10MHz自校准SAR ADC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11 22:07

  本文关键词:10位10MHz自校准SAR ADC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SAR ADC 校准 分段电容阵列 SNDR


【摘要】: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ADC)具有面积小,功耗低的优点,同时具备中等分辨率和中等转换速率的特性,所以被广泛采用。随着CMOS器件特征尺寸不断缩小以及数据处理系统的低功耗小面积的发展需求,SARADC已经在中等转换速率的应用领域呈现出取代pipeline ADC的趋势。由于器件失配和寄生引起的误差,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偏差等非理想因素的存在,SARADC校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设计一种10位10MHz自校准SARADC,主要的设计如下:1)采用单调开关和上极板采样的栅压自举开关结构来提高采样速率,降低开关的功耗开销;2)采用分段DAC电容结构,桥式电容值是单位电容值的整数倍,同时增加两个寄生补偿电容增强低位电容阵列与高位电容阵列之间的匹配,采用寄生补偿电容校准电容阵列的非线性误差,从而提高电容的匹配;降低芯片的面积和功耗的同时,提高SARADC的精度;3)比较器采用动态全差分比较器可以减小回馈噪声,从而提高SARADC的性能;4)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均采用全定制版图设计,并对版图的寄生参数进行优化。基于SMIC 0.18 CMOS的工艺设计的10位10MHz自校准SARADC,在cadence平台上的后仿真结果为:供电电压为1.8V采样速度为10MS/S的情况下,SNDR为60.10dB,有效位达到9.8位以上,功耗为2.16mW。其中SARADC芯片面积为0.35*0.52mm2。校准后的有效位明显提高,芯片的面积和功耗也有明显下降,通过仿真验证了该优化方案。
【关键词】:SAR ADC 校准 分段电容阵列 SNDR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7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8-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第二章 SAR ADC基本概述12-24
  • 2.1 SAR ADC的基本原理介绍12-13
  • 2.2 SAR ADC的分类13-18
  • 2.2.1 不同输入类型的SAR ADC13-15
  • 2.2.2 采用不同内置DAC的SAR ADC15-18
  • 2.3 SAR ADC性能指标18-23
  • 2.3.1 SAR ADC静态特性参数19-21
  • 2.3.2 SAR ADC动态特性参数21-23
  •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逐次逼近型转换器中的非理想因素分析24-30
  • 3.1 逐次逼近型ADC中的噪声24-25
  • 3.1.1 热噪声24-25
  • 3.1.2 闪烁噪声25
  • 3.2 电荷注入和时钟馈通25-27
  • 3.2.1 电荷注入26-27
  • 3.2.2 时钟馈通27
  • 3.3 电容失配与比较器失调27-29
  • 3.3.1 电容失配27-28
  • 3.3.2 比较器失调28-29
  • 本章小结29-30
  • 第四章 SAR ADC的校准30-39
  • 4.1 SAR ADC的校准方法30-35
  • 4.1.1 将模拟信号分路处理的校准方法30-31
  • 4.1.2 差分电容选择失配技术31
  • 4.1.3 基于位相关的PN注入型校准31-32
  • 4.1.4 通过单位电容赋值算法来增强匹配32-33
  • 4.1.5 添加校准模块的SAR-ADC校准方法33-34
  • 4.1.6 自带寄生补偿电容校准DAC阵列34-35
  • 4.2 本论文设计的SAR ADC自校准结构35-38
  • 本章小结38-39
  • 第五章 SAR ADC主体电路的设计39-57
  • 5.1 采样-保持电路39-43
  • 5.1.1 MOS开关的导通阻抗40-41
  • 5.1.2 栅压自举开关41-43
  • 5.2 内置DAC设计43-46
  • 5.2.1 寄生电容44
  • 5.2.2 电容失配44-45
  • 5.2.3 DAC电容阵列布局45-46
  • 5.3 比较器设计46-51
  • 5.3.1 比较器工作原理47
  • 5.3.2 比较器动态偏置47-48
  • 5.3.3 比较器静态特性和传输延迟48-49
  • 5.3.4 动态差分比较器49-51
  • 5.4 全定制数字控制逻辑设计51-56
  • 5.4.1 数字基本单元的设计51-53
  • 5.4.2 DAC电容阵列的控制逻辑53-55
  • 5.4.3 电容阵列控制开关逻辑55-56
  • 本章小结56-57
  • 第六章 版图布局设计和仿真57-64
  • 6.1. 版图的整体布局57-59
  • 6.2 芯片后仿真波形59-61
  • 6.3 芯片的仿真结果分析61-63
  • 本章小结63-64
  • 第七章:章总结与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9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臻,洪志良,Clemens Hammerschmied,黄秋庭;一种电流自校准14位、50Msample/sCMOS DAC[J];电子学报;2003年02期

2 孙稼;六端口技术自校准方法解的不唯一性证明[J];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S2期

3 宋路;王小曼;;单片机控制的数字式自校准光照度计[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4 刘博洋;张训文;;高频动态校准系统的自校准模板设计方法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2010年06期

5 朱晓;孟晓风;董斌;;基于在线自校准的宽温高精度信号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11期

6 宋剑波;标准压力源自校准方法探讨[J];宇航计测技术;2001年06期

7 张佳薇;曹军;;基于分布图与分批估计的自校准层融合算法研究[J];森林工程;2010年06期

8 薛昭武,陈硕;一种基于自校准技术的信号采集系统[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9 ;Fluke与中国计量院合作开展自校准技术评估测试[J];电子设计技术;1998年07期

10 李国友;付承毓;何培龙;杜升平;;光测系统误差的轨道约束自校准[J];光电工程;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进;蔡新举;;电子设备的机内自校准电路设计[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于广春;李荣利;;通用自动测试系统建模与原位自校准方法研究[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江礼阳;14-bit自校准电流舵DAC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2 朱蓓丽;10位10MHz自校准SAR ADC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3 王晓晓;面向精密测量的自校准技术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4年

4 冯之因;改善DAC线性特性的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胡昆;基于砷化镓吸收式多通道自校准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33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833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9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