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热像技术在楼体建筑节能检测上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红外热像技术在楼体建筑节能检测上的应用研究
【摘要】: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力度逐步加大,全国各大中城市剩余棚户区面积越来越少,新建楼体建筑物也在逐年新增。在此背景下,对于既有建房屋以及新建房屋的楼体建筑保温节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问题也已经引起了各地方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强烈关注。对于楼体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及评估方法,我国已经颁发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及行业规范和相关标准,但是建筑节能的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这就要求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继续提出新的有效的节能检测技术以及更加科学的评估方法。在楼体建筑节能检测领域当前的检测评估办法已经不能满足楼体建筑节能发展的需要,因此楼体建筑的节能检测技术必须提高。当前检测技术的主要存在的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几点:检测手段耗时长;检测精度低;分析方法老旧失效;主要检测点丢失;没有实现智能检测。为了适应楼体建筑节能检测的发展需要,解决以往检测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高检测精度及检测效率,提出了基于红外热像技术应用在楼体建筑节能检测当中。红外热像技术在楼体建筑节能检测上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上文提出的以往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比与其他检测手段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非接触式测量、有效距离远、测量面积大等优点并且能够通过对楼体建筑表面的温度场分布情况来测量其内部损坏或施工不良等情况。本文对基于红外热像仪测量楼体表面的墙体温度场分布情况展开研究。文中针对我国北方冬季居民住宅为研究对象,对楼体外表面及内表面的温度场尽行测量并分析计算,应用谐波反应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计算,针对墙体的衰减倍数以及时间上的延迟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最终评价。红外热像仪作为本文的技术基础,利用稳态传热理论以及非稳态传热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楼体建筑围护结构墙体的温度场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实际应用于楼体建筑节能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当中。
【关键词】:红外热像仪 楼体建筑节能 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111.195;TN21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创新点摘要6-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0-12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2
- 1.4 本章小节12-13
- 第二章 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研究13-24
- 2.1 红外热像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13
- 2.2 红外热像技术检测原理13-18
- 2.2.1 红外热像技术检测基本原理13-17
- 2.2.2 黑体的概念17-18
- 2.2.3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优势18
- 2.3 FLUKE TI55 IR型红外热像仪18-22
- 2.3.1 FLUKE TI55 IR红外热像仪18-19
- 2.3.2 FLUKE TI55 IR红外热像仪操作19-22
- 2.4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影响因素22-23
- 2.4.1 由自身辐射率所引起的影响22
- 2.4.2 其他影响因素22-23
- 2.5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理论分析方法研究24-29
- 3.1 基于稳态传热理论的分析方法研究24-25
- 3.2 基于非稳态传热理论的分析方法研究25-28
- 3.2.1 反应系数分析方法25-26
- 3.2.2 有限差分分析方法26
- 3.2.3 谐波反应分析方法26-28
- 3.3 分析方法的比较28
- 3.4 本章小结28-29
- 第四章 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建筑围护结构现场检测29-38
- 4.1 建筑围护结构现场检测29-31
- 4.1.1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背景介绍29
- 4.1.2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基本内容29-30
- 4.1.3 建筑围护结构现场检测步骤30-31
- 4.2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气密性现场检测31-37
- 4.3 本章小结37-38
- 第五章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38-46
- 5.1 主要检测方法38-39
- 5.2 热工性能测试39-45
- 5.2.1 热惰性指标39
- 5.2.2 建筑材料的蓄热系数39-40
- 5.2.3 建筑材料的传热系数40-41
- 5.2.4 楼体建筑墙体实际温度41-44
- 5.2.5 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与楼体厚度之间的关系44-45
- 5.3 本章小结45-46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46-47
- 参考文献47-49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49-50
- 致谢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坚;陈大淮;;建筑节能检测及其全面推行节能检测亟待解决的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7期
2 杨仕超;马扬;余鹏;麦粤帮;;建筑节能检测的方法及作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8年09期
3 张文胜;;《建筑节能检测技术》[J];暖通空调;2009年04期
4 ;“2010年全国建筑节能检测与能效测评研讨会”在南京圆满结束[J];建筑节能;2010年04期
5 ;国家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将于7月1日起实施[J];建筑节能;2010年05期
6 赵文海;段恺;赵士怀;张丽;张岩岩;;“十一五”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的发展[J];建筑节能;2010年10期
7 白英杰;;建筑节能检测浅析[J];建筑经济;2010年11期
8 史培甫,梁启,汪天键,张恩荣;开展节能检测的经验体会[J];冶金能源;1988年02期
9 杨威;数字化模块在建筑节能检测中的应用[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4年06期
10 何晓燕;;节能检测评估应增加到智能化系统检测中[J];工程质量;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俊芳;;高校建筑学实验室的建筑节能检测[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郭晓军;;浅谈建筑节能检测[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3 董书芸;涂光备;杜家林;支家强;;规范建筑节能检测工作完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钱美丽;杨玉忠;;建筑节能检测中如何选择与使用温度、热流测量传感器[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石柳萍;白银市首获建筑节能检测资格[N];白银日报;2009年
2 尹祥山;山东菏泽市质监局节能检测助企业发展[N];中国质量报;2010年
3 记者 查定新;我市正式启动建筑节能检测[N];威海日报;2008年
4 张胜军 陈静;我市工程质量检测站开展建筑节能检测[N];新乡日报;2007年
5 鲁剑;山东省建筑节能检测技术实现重大突破[N];中国建设报;2007年
6 记者 陈红梅 吴远根 通讯员 王中华 杨力荔;第二届全国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N];中国建设报;2006年
7 记者 葛铸聪;我市民用建筑节能检测又增新指标[N];东营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际达;把关节能建筑,,还看竣工检测[N];中国建设报;2006年
9 黄剑灵邋佘协勇 本报记者 傅江平;向高耗能特种设备开刀[N];中国质量报;2008年
10 汪红蕾;超前研究开启节能检测新视界[N];中华建筑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静;民用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李波;基于红外热像技术在楼体建筑节能检测上的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3 叶振岳;基于多租户模式的节能检测及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年
4 李胜英;民用建筑节能检测技术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46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846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