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配合物染料调节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特性
本文关键词:Ir配合物染料调节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特性
【摘要】:为了研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发光特性与材料能带结构的关系,把不同的Ir配合物染料掺杂到结构相同的OLED器件中。OLED结构为ITO/NPB/CBP∶染料/TPBi/Mg∶Ag/Ag,染料分别为Ir(MDQ)2(acac)、Ir(ppy)3和Firpic。实验表明,这3种染料对应的掺杂器件分别发红光、绿光和蓝光。3个器件的阈值电压基本一致((6$0.1)V),但是,在100 cd/m2亮度下,绿光器件外量子效率最高(7.64%),蓝光器件外量子效率(5.65%)与绿光相近,红光器件外量子效率最低(2.75%)。分析认为,由于染料的掺杂浓度低,器件结构和载流子传输特性变化小,因而掺杂对阈值电压影响小;CBP与掺杂染料间存在能量转移,红色染料能级差小,非辐射跃迁几率大,发光效率最低;相比于绿光,蓝色染料能级差大,跃迁几率小,因此发光效率比绿光低。实验还发现,染料的发光波长与其能级差相比有红移现象,分析认为,这是由激发态能量振动弛豫和系间窜越过程形成的。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化学系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有机染料 有机发光二极管 掺杂 能量转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0877026)资助
【分类号】:TN383.1
【正文快照】: 1引言21世纪是信息发展极其迅速的时代。预计到2020年,信息的平均增长率将达到每两个半月增长一倍。在人们经各种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视觉占60%,听觉占20%,触觉占15%,味觉占3%,嗅觉占2%,因此显示器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器件[1]。在现代显示器件中,新兴的有机发光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俊峰;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前景乐观[J];光机电信息;2003年03期
2 ;有机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取得突破[J];企业技术开发;2008年04期
3 ;全球最薄可弯曲有机发光二极管问世[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3年04期
4 ;全球最薄可弯曲有机发光二极管问世[J];真空电子技术;2013年04期
5 ;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J];光机电信息;2002年07期
6 许雪梅,李宏建,瞿述,夏辉,彭景翠;一种计算有机发光二极管体电势的方法[J];光电子·激光;2002年03期
7 张步新,马昌期,蒋雪茵,张志林,张宝文,许少鸿;基于新型红色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J];功能材料;2002年05期
8 许雪梅,彭景翠,李宏建,瞿述,赵楚军;温度和电压对双层有机发光二极管复合效率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01期
9 晓舒;薄膜封装能延长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寿命[J];光机电信息;2004年02期
10 刘彭义,段光凤,唐振方,叶勤;基于八羟基喹啉铝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球最薄可弯曲有机发光二极管问世[A];陶瓷金属封接和真空电子与专用金属材料分会年会专辑[C];2013年
2 廖良生;;级联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在固态照明中的应用[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3 马东阁;;高效率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4 王建浦;刘旭;叶辉;徐慎刚;杨幕杰;;一种使用聚酰亚胺的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仲飞;吴敬;刘彭义;;有机发光二极管载流子注入缓冲层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陈军武;曹镛;;硅杂环戊二烯杂环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有机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性能[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7 杜春燕;叶尚辉;刘云圻;于贵;;新颖的芴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8 华玉林;冯秀岚;ChangShengWang;Gun-YoungJung;M.R.Brycl;M.C.Petty;;含新型VA二唑类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9 苏文明;李文连;辛琦;孙小燕;李天乐;;磷光染料共掺杂方法提高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的研究(英文)[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10 马东阁;;高效率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华凌;有机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取得突破[N];科技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徐建华;二极管新光空前亮[N];中国质量报;2009年
3 冯卫东;德开发出超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N];科技日报;2009年
4 记者 顾钢;德发明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N];科技日报;2000年
5 记者 杜华斌;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让显示屏收卷自如[N];科技日报;2006年
6 吉林 袁弘封编译;OLED 柔性电视浅析[N];电子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华凌;出门穿上信息衣[N];科技日报;2007年
8 管 鉴;智能胶“焊”芯片既经济又环保[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记者任福海;新型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获发明专利[N];中国技术市场报;2009年
10 ;白光OLED研究取得系列成果[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常生;反转有机发光二极管载流子注入及发光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2 吴敬;有机发光二极管载流子传输复合过程及磷光染料掺杂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王明霞;低功耗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4 王猛;可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新型小分子荧光化合物的合成[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5 顾菊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界面及高性能蓝光二极管[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史晓波;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刘虹;有机发光二极管中有机磁场效应的调控[D];西南大学;2015年
8 欧清东;微纳结构光调控的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9 邬强;柔性顶发射磷光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杨特宁;有机发光二极管功能层和互掺过渡层研究[D];华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61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86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