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
本文关键词: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18卷第3期2012年6月开放教育研究
OpenEducationResearchVol.18,No.3Jun.2012
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
黄荣怀
张晓英
陈
桄
王晓晨
赵
姝
龚朝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化环境的普及,电子教材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学习资源,已被逐渐引入教育教学改革中。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信息化进程,提出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面临的三大挑战:从传统学习方式向信息化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富媒体时代高用户体验的需求、教学设计有效性和开发过程专业性的要求;然后,本文提出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开发过程模型,阐述了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知识图绘制、学习路径设计、媒体开发、高用户体验设计、内容封装、资源发布、评价等九个关键环节的内涵及任务;最后,本文还讨论了知识图绘制、学习路径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等环节的操作方法和原则,以实现满足知识贯通式学习需要的电子教材。
【关键词】电子教材;知识贯通式学习;开发过程;知识图;学习路径图;高用户体验【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79(2012)03-0027-072012)。能特征(陈桄等,
然而,无论是教材的设计者、开发者、研究者还是教材的使用者,对新时期电子教材的设计理念和开发方法等问题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也未找到突破口,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面临巨大挑战。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信息化进程。随着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普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以及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个以现实世界为蓝本的数字化世界随即产生并迅速涨大。当人们广泛使用和逐步融入数字“活化”化世界后,数字化世界也就演化成了的虚拟世界。这一演化过程就是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耦合的过程。随着数字化世界的迅速涨大及其与现实世界的逐步耦合,社会信息化将凸显出两个基本特征:信息急剧增长和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信息化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也对教育型态与教学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冲击。教材是智慧2012),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黄荣怀等,教材改革是推动教狭义的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环节。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材主要指教科书,是根据各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1990)。在传统以纸质教材为主的教材体教学用书(顾明远,
教材更多的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的核系中,
心内容是各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并强调学科之间的界限。基于这种教材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和创造性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且无法整合课程目标的多维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因此,电子教材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提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日程。电子教材是一类遵循学生阅读规律、有利于组织学习活动、符合课程目标要求、按图书风格编排的电子书或电子读物。从教育教学应用情境来看,电子教材应具有结构化呈现、媒体可操控性、作业功能、笔记功能、管理功能等五大功
*
电子教材设计面临的三大挑战
1.应对从传统学习方式向信息化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29岁之间的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年龄在10-用户群体互联网使用率保持高速增长,从2007年的27.3%2012)。社会信息化将改变人们的知上升到69.4%(CNNIC,
识观和学习观,从而引发学习方式变革的需求。新的知识观“是什么”“为什么”,,“在和更侧重于知道不再限于仅仅知道
“怎样做”;知识的来源也得到拓展,哪里”和书本知识的作用将越来越有限,直接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知识或隐性知识的作用将更加凸显。传统学习方式以知识精加工为主,“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即按照统一要求和预设的知识单元顺序,逐个达到规定测试要求,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掌握(黄荣怀等,2010a),的过程”将面临巨大挑战。
人们普遍认为新型学习方式将是信息化学习方式,而信息化学习方式将以知识贯通式学习为主。所谓知识贯通式学习,就是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同一学习目标下从了
“十二五”“初中电子教材学科应用路径研究”(编号:CCA110107)、“中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
“电子教材(e-Textbook)的开发技术及其教学适用性研究”、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重大课题北京师范“985工程”“世界一流教育学科与中国教育创新”大学基地建设项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7·
本文关键词: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6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8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