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工质在微通道内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两种不同工质在微通道内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通道 流动沸腾 热流密度 实验研究 换热系数关联式
【摘要】:为研究流体物性、流动和换热过程的状态参量对微通道内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在当量直径为0.293 mm的矩形微通道进行了不同质量流量和热流密度条件下的沸腾换热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计算和处理,分析总结了流体的热物性、质量流量、热流密度、干度和Bo数等参量对沸腾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沸腾换热系数随着热流密度、干度和Bo数的增大而降低,核态沸腾占主导地位;相同的质量流量和热流密度条件下,去离子水的沸腾换热系数明显高于无水乙醇的沸腾换热系数,并且前者的换热系数随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后者变化不明显。根据考虑了通道尺寸效应及流体物性参量总结出的换热系数关联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对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4.2%和16.6%,可认为该关联式适用于微通道内沸腾换热系数的预测。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 微通道 流动沸腾 热流密度 实验研究 换热系数关联式
【分类号】:TN60
【正文快照】: 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电子器件的集成化和高频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电子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减小,导致芯片的热流密度不断增加。微尺度通道内的传热问题自上个世纪80年代在高密度微电子器件冷却的工程背景下被提出至今,已在国际上引起了前所未有的研究热潮。传统的冷却技术由于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吴慧英;郑平;;芯片微通道沸腾相变过程中流动交变现象探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S2期
2 陈从平;张涛;董小刚;;点胶微通道结构参数对胶体挤出过程影响规律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3 韩宾;高杨;王保安;;V型微通道热沉的加工与测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10期
4 李骥;史忠山;;铜铝微通道热沉的三维数值结构优化[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16期
5 袁柳林;刘胜;陈明祥;罗小兵;;基于微通道致冷的大功率LED阵列封装热分析[J];半导体光电;2006年06期
6 魏守水,张玉林,崔大付;分析芯片微通道制作技术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10期
7 葛浩;洪芳军;郑平;;树型微通道网络在集成微电子冷却中的应用[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S2期
8 王凌;罗锐;王补宣;;微通道气液柱塞流头部流场三维实验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9 李林林;陈曦;郑朴;马静殊;段玉梅;江巍雪;王晓春;;芯片微通道换热研究综述及展望[J];半导体光电;2013年05期
10 孙梅;苏周;王景芹;赵红东;;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微通道热沉的温度[J];光电工程;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娄文忠;Herbert Reichel;;硅微通道致冷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婷婷;高杨;杨涛;李磊民;;屋脊式微通道热沉中关于热传递和流体问题的仿真分析[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5年
3 何叶;杨涛;李磊民;韩宾;;用于高功率二极管激光器散热的变截面微通道数值模拟与性能分析[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5年
4 李奇峰;吕文强;武德勇;蒋全伟;魏彬;;V形槽硅微通道冷却器的研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5 张燕;樊靖郁;刘建影;;基于碳纳米管技术的新型微通道冷却器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晓华;张宝顺;王玉霞;任大翠;张兴德;;微通道热沉标准单元制作的SEM观察[A];第十一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刘超;胡国庆;;微通道中的惯性效应及颗粒操控[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庆辉;微通道电泳芯片系统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2 陈厚凯;基于静电诱导技术的微流体通道多物理场仿真与一步成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天琦;新型分合式微通道混合性能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刘焕玲;微通道换热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3 马晓雯;硅基底表面特性对微通道界面滑移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王凯;面向微通道以孔中心为缩放原点的掩膜[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5 葛浩;新型微通道热沉的设计和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卢鹏;微通道冷却器内流固耦合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王吉;微通道电泳芯片筛分介质研究及基因突变检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3年
8 于惠;基于微通道结构的间接液冷散热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毛章明;树形分叉微通道均温散热器的紧凑热模型及其验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唐艳军;单层平行微通道热沉结构优化及散热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36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93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