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柔性薄膜有机半导体器件:从柔性到超柔性(英文)
本文关键词:超柔性薄膜有机半导体器件:从柔性到超柔性(英文)
更多相关文章: flexible electronics organ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rganic solar cells organic memory devices
【摘要】:柔性薄膜有机半导体器件由于其轻便、柔性、有机半导体的可重复制备及易于进行功能性调节、以及低成本、大面积溶液加工等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弯曲半径不超过1 mm的超柔性电子对可折叠/便携设备、可穿戴设备、表皮及植入式电子设备、三维表面贴合型器件以及仿生学等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从柔性到超柔性电子的发展史以及超柔性有机器件的设计.接着,聚焦于超柔性的有机场效应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太阳能电池以及有机存储器等有机半导体功能器件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评述.
【作者单位】: Key
【关键词】: flexible electronics organ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rganic solar cells organic memory devices
【基金】:suppo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2014CB648300)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2011AA050526)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21373114 and 21573111) a project funded by the Priority Academic Program Developmen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YX03001) Jiangsu National Synergetic Innovation Center for Advanced Materials(SICAM),Synergetic Innovation Center for Organic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Displays,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BM2012010 and BE2011191) Excell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2013) Qing Lan Project and NUPT 1311 project for their financial support the financial support from Singapo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ier-2(ARC26/15) NTU-A*STAR Silicon Technologies Centre of Excellence(11235100003)
【分类号】:TN303
【正文快照】: 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r g a n i c e l e c t r o n i c s h a v e r e c e i v e d i n c r e a s i n g a t t e n t i o nd u e t o f a v o r a b l e p r o p e r t i e s s u c h a s l i g h t-w e i g h t,fl e x i b i l-i t y,r e p r o d u c i b l e s e m i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荣斌;唐利斌;张筱丹;;有机半导体探测器材料的研究展望[J];红外技术;2006年01期
2 ;科学家鲍哲南成功研发有机半导体[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1年12期
3 郑冬冬;;科学家鲍哲南成功研发有机半导体[J];半导体信息;2012年01期
4 ;关于有机半导体导电机理的探讨[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1年03期
5 袁仁宽,沈今楷,孔凡;有机半导体研究进展[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3年01期
6 杨正龙,陈红征,汪茫;共升华可控掺杂有机半导体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04年03期
7 蒋鑫元;;有关有机半导体器件的电学性能研究与探讨[J];硅谷;2008年08期
8 卢利平;;日开发出高性能液晶性有机半导体[J];功能材料信息;2009年02期
9 汪润生;孟卫民;彭应全;马朝柱;李荣华;谢宏伟;王颖;赵明;袁建挺;;有机半导体的物理掺杂理论[J];物理学报;2009年11期
10 ;科学家通过加热有机半导体来制作纳米图案[J];光机电信息;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勤;缪谦;;从氮杂并五苯探索有机半导体的结构性能关系[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李乐乐;孙浩;房晨婕;严纯华;;有机半导体的分等级自组装及光学裁剪[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刘冉冉;解令海;李杰伟;王兢;高玲;黄维;;基于1,8-二溴咔唑的非线性π共轭有机半导体的合成及光电性质[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4 许欢;曾维静;马崇博;阳峰;刘珂;张浩力;;新型双极性有机半导体分子的设计与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图文摘要集[C];2011年
5 冯煜东;张福甲;;有机半导体器件的真空镀膜技术[A];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立强;Klaus Muellen;迟力峰;;超薄有机半导体微米带的可控生长与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7分会:光电功能器件[C];2014年
7 吴悦;杨帆;杨新国;张建华;汪茫;李海洋;何丕模;鲍世宁;;有机半导体在金属Ru(0001)上的界面特性研究[A];第四届华东真空科技学术交流展示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8 赵宝奎;;X射线在有机半导体铜酞化氰与重金属界面的剂量增强系数[A];第三届散裂中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马东阁;;有机半导体及其在OLED照明中的应用[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10 马东阁;;有机半导体异质结及其在叠层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有机半导体产业取得长足发展[N];人民邮电;2008年
2 刘霞;大分子碳结构有机半导体问世[N];科技日报;2011年
3 山东 曹殿伟 编译;塑料基底晶体管[N];电子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f ;有机分子在金属单晶表面的吸附结构和电子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先杰;有机半导体的光增益和电荷传输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赵剑锋;氢键功能化有机半导体的合成及其超分子自组装[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袁忠义;傒酰亚胺和萘酰亚胺类有机半导体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诺;有机半导体器件电容性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艾娜;基于溶液处理的有机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东仓;并三苯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研制[D];兰州大学;2007年
8 任俊峰;有机半导体中电流自旋极化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王立国;有机电子器件电荷输运及相关电性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郭树旭;并五苯晶体与薄膜的同质异相体及其电子过程[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超;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光电性质和磁场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刘爽;溶液法生长大面积有机半导体单晶及其柔性场效应晶体管[D];浙江大学;2016年
3 赵宝奎;有机半导体—金属界面剂量增强效应的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路飞平;有机半导体薄膜器件中的电荷输运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蔡勇;基于碱金属化合物的有机半导体的n-型掺杂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许光富;有机半导体输运机制及器件电学性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刘权;可溶性噻吩及其衍生物有机半导体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与表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蔡晓舟;几种有机半导体薄膜及单晶器件的探索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玉娟;几种有机半导体分子载流子迁移特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张彩霞;有机半导体器件的电学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45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945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