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单晶线锯切片微裂纹损伤深度的有限元分析
本文关键词:SiC单晶线锯切片微裂纹损伤深度的有限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SiC单晶 线锯切割 微裂纹损伤 有限元分析
【摘要】:为了实现对碳化硅单晶(SiC)线锯切片亚表面微裂纹损伤深度快速计算与非破坏性分析,基于SiC单晶锯切加工脆性模式的材料去除机理,选择材料脆性开裂本构模型,建立了SiC单晶线锯切片微裂纹损伤深度计算有限元模型。模型通过定义开裂状态量的输出,控制晶片表面单元失效与删除,将晶片上计算点区域内未失效单元节点到晶片表面最大距离提取为微裂纹损伤深度,实现了微裂纹损伤深度的仿真计算。研究了锯切过程的最大主应力与应力变化率的变化规律,仿真计算了切片微裂纹损伤深度,结果表明:锯切过程中距切点越近,最大主应力值与应力变化率越大;当工件进给速度一定时,锯丝速度提高,SiC晶片的微裂纹损伤深度降低;有限元模型的仿真计算值均小于实验测量值,结果变化趋势较一致,其相对误差范围为10%~15.92%。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计算SiC单晶线锯切片微裂纹损伤深度。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大学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SiC单晶 线锯切割 微裂纹损伤 有限元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523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4EEM034)
【分类号】:TN304.24
【正文快照】: 碳化硅(SiC)单晶是第三代宽带隙半导体材料,是发光二极管(LED)理想衬底材料,也是制作高温、高频、抗辐照、大功率电子器件的重要材料[1]。SiC单晶线锯切片加工是晶片成形的首道工序,所形成的晶片亚表面微裂纹损伤深度直接影响后续磨抛工序的工作量,是评价加工质量优劣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春风;黄佩珍;;力、电作用下沿晶微裂纹系统演化的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技术;2012年02期
2 苏琨,任大海,李建,尤政;基于激光超声的微裂纹检测技术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2年06期
3 张琼,周海芳,李斗星;室温下单晶硅压痕微裂纹的形成与扩展[J];电子显微学报;2002年01期
4 张军杰;刘克敢;韩启龙;;HDI板塞埋孔微裂纹研究和改善[J];印制电路信息;2013年S1期
5 潘玉安;张曦;罗贤海;;单晶金属平面微裂纹扩展模拟及其软件开发[J];中国陶瓷;2008年01期
6 李加;倪辰荫;张宏超;董利明;沈中华;;基于激光辅助加热的激光超声投捕法识别微裂纹[J];中国激光;2013年04期
7 王芝贤;;高Tg多层印制板孔壁微裂纹的改善[J];印制电路信息;2014年05期
8 程树翔,马晓梅;压力容器焊缝及其附近微裂纹的检测[J];信息技术;2001年11期
9 师小红;敦怡;王锋;王震;徐章遂;;基于倍频双晶复合传感器的构件疲劳微裂纹非线性超声检测[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5期
10 蔡月飞;吕志伟;李森森;王雨雷;朱成禹;林殿阳;何伟明;;赫兹型微裂纹光场调制增强作用的系统研究[J];物理学报;2013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腾;杨卫;;位移载荷下微裂纹期望扩展长度[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冯西桥;余寿文;;包含微裂纹相互作用效应的准细观损伤力学模型[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张海龙;黄佩珍;孙军;;纯铁内部疲劳微裂纹的热扩散愈合过程分析[A];2007轧钢与锻造过程中的裂纹控制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马桂华;;40Cr表面微裂纹控制[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B卷)[C];2013年
5 刘道森;赵春旺;;单晶硅微裂纹形貌及应变场的纳观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方敏杰;宁建国;任会兰;;考虑微裂纹相互作用的氧化铝陶瓷一维应力本构模型[A];第十二届现代数学和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陆永浩;张永刚;乔利杰;褚武扬;;片层取向对层状TiAl微裂纹萌生的影响[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王朋波;姚振汉;;含大量微裂纹脆性固体有效模量的数值计算[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朱勋;;小口径薄壁工件微裂纹超声波检测技术研究[A];2006年西南地区第九届NDT学术年会暨2006年全国射线检测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协权;倪新华;张淑琴;高克林;;含弧形微裂纹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局部应力场[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宇明 胡兵;中厚板表面微裂纹成因和预防措施分析[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志嘉;冲击加载下脆性材料中失效波的形成机理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佰建;脆性微裂纹材料及构件的损伤跨尺度演化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D];东南大学;2015年
3 赵友选;含微裂纹结构的超声非线性检测机理与表征[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任中俊;基于椭圆形微裂纹变形及扩展的岩石混凝土三维细观损伤模型[D];重庆大学;2008年
5 冯西桥;脆性材料的细观损伤理论和损伤结构的安定分析[D];清华大学;1995年
6 曹林卫;基于椭圆形微裂纹变形与扩展的准脆性岩石细观损伤—渗流耦合本构模型[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宝龙;力、电作用下晶内微裂纹的演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王远鹏;裂面形貌扰动和外载对微裂纹演变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黄鹏;多场作用下晶内微裂纹的演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徐春风;力、电、热作用下微裂纹的演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李晓伟;力、电作用下晶内微裂纹和沿晶微裂纹的演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6 李志刚;在外载荷下金属材料内部微裂纹的演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肖华磊;考虑表面微观粗糙度的轮轨接触表面微裂纹扩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张周周;力、电诱发多种质流下金属材料内部晶内微裂纹的演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侯方;镍基高温合金微观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李华清;平面微裂纹扩展的计算机模拟与相关试验[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61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96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