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人体介质通信自动增益控制接收前端芯片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03 02:10

  本文关键词:人体介质通信自动增益控制接收前端芯片的研究与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人体介质通信 低噪声放大器 自动增益控制


【摘要】:人体通信的概念首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该通讯方式把人体作为信号传输通道,实现信号在人体表面或内部传输。采用人体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所持便携式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与常见无线通信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连接方便、不易受外界噪声干扰、对外辐射小、低功耗及高保密性等优点。目前人体通信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将信号耦合到人体信道:电流耦合和电容耦合。电流耦合将人体当作导体,需要从人体接导线引出信号而且带宽窄;电容耦合不需要导线,一个电极可以与人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另一个电极可以悬空而且带宽比较宽。本文针对人体信道通信中宽频带的特点,旨在设计一种应用于电容耦合方式人体介质通信的宽频带、大接收动态范围、高输入阻抗和高增益的接收前端芯片。该芯片包括单端转差分宽频带低噪声放大器(LNA)、滤波电路和宽频带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AGC)等关键电路。在人体信道中,由于电容耦合方式输入阻抗高,输入信号处于中低频段。因此,本文提出一种由共源共栅和共源放大电路组成的单端转差分LNA,该LNA具有高输入阻抗、宽频带、噪声消除、高增益和无需大面积电感及电容器件的特性。信号的衰减程度随着传输距离、载波频率和人体关节部位变化而变化,接收信号动态范围较大,在不同输入信号的幅值下,自动调整放大电路的增益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AGC电路,该电路利用了dB线性(d B-linear)近似方法和有源负载零极点补偿技术,使AGC具有低复杂度、低功耗、宽dB-linear范围和宽频带的特点。本文采用180nm CMOS工艺对提出的人体介质通信接收前端芯片进行了前端电路设计、后端物理版图的设计与验证。芯片采用1.8V供电,后仿真结果显示:LNA的带宽为1MHz~537MHz,输入等效噪声为2.301nV/(Hz)~(1/2),增益为22dB,消耗电流767mA;AGC的增益控制范围-25~67dB,dB-Linear范围是62dB(误差±1dB),带宽1MHz~125MHz,消耗电流为1.6mA。整个接收前端芯片能满足人体信道通信对信号增益和带宽要求。
【关键词】:人体介质通信 低噪声放大器 自动增益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851;TN40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现状12-14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14-15
  • 1.4 本章小结15-16
  • 第二章 人体介质通信接收前端芯片系统方案设计16-35
  • 2.1 人体信道信号耦合方式16-19
  • 2.1.1 电流耦合16-18
  • 2.1.2 电容耦合18-19
  • 2.2 电容耦合人体信道频率特性19-21
  • 2.3 前端芯片系统方案设计21-22
  • 2.4 LNA方案设计22-29
  • 2.4.1 LNA主要性能参数23-27
  • 2.4.2 LNA关键指标的拟定27-28
  • 2.4.3 LNA结构28-29
  • 2.5 AGC方案设计29-34
  • 2.5.1 AGC主要性能参数29-32
  • 2.5.2 AGC关键指标的拟定32-33
  • 2.5.3 AGC放大器结构33-34
  • 2.6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高输入阻抗、宽频带单端转差分LNA设计35-43
  • 3.1 低噪声技术35-38
  • 3.1.1 电容交叉耦合35-36
  • 3.1.2 噪声反馈与噪声消除36-37
  • 3.1.3 单端转差分噪声消除37-38
  • 3.2 高输入阻抗、宽频带单端转差分LNA设计38-39
  • 3.3 LNA版图设计和后仿真39-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低复杂度宽带AGC设计43-57
  • 4.1 VGA设计43-53
  • 4.1.1 dB-Linear技术43-45
  • 4.1.2 dB-Linear的实现45-47
  • 4.1.3 gm-boost对d B-Linear的改善47-48
  • 4.1.4 有源负载零极点补偿48-50
  • 4.1.5 VGA版图设计和后仿真50-53
  • 4.2 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其它模块设计53-55
  • 4.2.1 检波器设计53-54
  • 4.2.2 比较控制器设计54-55
  • 4.3 AGC动态范围和瞬态后仿真55-56
  • 4.4 本章小结56-57
  • 第五章 接收前端芯片版图设计和后仿真57-61
  • 5.1 人体介质通信接收前端芯片的版图设计57-58
  • 5.2 人体介质通信接收前端芯片的后仿真58-60
  • 5.3 本章小结60-61
  • 总结与展望61-63
  • 总结61
  • 展望61-63
  • 参考文献63-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8-69
  • 致谢69-70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一代的DVD芯片[J];电子科技;2001年06期

2 ;芯片设计技术[J];电子工程师;2002年10期

3 徐溢;吕君江;邓海;申纪伟;温志渝;;含阵列电极的硅基电泳芯片微管道性能的表征和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6期

4 ;单芯片多梦想[J];每周电脑报;1997年33期

5 ;辨证小与大——National Semiconductonr策略准单芯片系统[J];每周电脑报;1997年30期

6 徐阳;芯片研究应用领域里的最新进展[J];电子质量;1999年05期

7 周洁 ,杨心怀;32位RISC CPU ARM芯片的应用和选型[J];电子技术应用;2002年08期

8 孙大勇;;现在将来时——99 PC一颗芯[J];每周电脑报;1998年16期

9 江先阳,沈绪榜,张天序;通讯专用芯片设计综述[J];微电子学;2001年05期

10 朱海娟;;芯片——动物的身份证[J];中国工作犬业;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苡婷;“光芯片”开启崭新通讯时代[N];上海科技报;2010年

2 ;英特尔发布四款最新芯片组[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高丽华 周智;中国芯片设计产业迈入“弱冠期”[N];计算机世界;2005年

4 本报记者 丁少将;高集成度芯片支持高清电视普及[N];中国电子报;2009年

5 本报通讯员 万苗苗;ST腾飞成为芯片巨人[N];中国电子报;2001年

6 记者 李文爽;中国芯片设计 亟待打破困局[N];电子资讯时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陈彬 孔德芳;大系统变小芯片 小芯片有大天地[N];科技日报;2006年

8 ;韩国芯片业“二次革命”(三)[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9 张小明;单芯片:竞争的焦点[N];中国电子报;2000年

10 柳一;创新,决定未来[N];中国电子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曜;微纳光学环腔生物传感芯片的制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苏璞;牛奶中多种抗生素的悬浮芯片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3 郑朝霞;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芯片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邹志青;聚合酶链式反应芯片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5年

5 施朝霞;CMOS细胞膜电位和pH值传感芯片的设计与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王骏;细胞电旋转芯片的介电力场计算模型及系统构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海军;加密芯片的旁道攻击防御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刘楠;多农兽药残留检测的高通量悬浮芯片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9 朱学林;电化学检测的PMMA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制作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振业;人体介质通信自动增益控制接收前端芯片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赖梦君;基于免疫亲和原理的循环肿瘤细胞富集/筛选芯片的构建及应用初探[D];重庆大学;2012年

3 艾金鹏;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芯片的低功耗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晓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心跳探测芯片的设计[D];湖南大学;2006年

5 朱婷;陈列式CMOS生物电信号传感芯片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张力;DVB-S信道接收芯片字节处理环节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4年

7 张邑博;排列码加密芯片的设计及其在语音通信中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韩园园;YHFT-DX关键电路测试芯片的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陆嘉莉;低电压驱动模式的电泳芯片性能分析和芯片电泳过程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黄小玲;连续流细胞电融合芯片的数学仿真[D];重庆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62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962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d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