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中高压抗辐照功率MOSFET单粒子效应
本文关键词:国产中高压抗辐照功率MOSFET单粒子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单粒子效应 抗辐射加固
【摘要】: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空间使用时易遭受重离子轰击产生单粒子效应(单粒子烧毁和单粒子栅穿)。本文对国产新型中、高压(额定电压250 V,500 V)抗辐照功率MOSFET的单粒子辐射效应进行了研究,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使器件的抗单粒子能力显著提升。结果表明:对250 V KW2型功率MOSFET器件进行Bi粒子辐照,在栅压等于0 V时,安全工作的漏极电压达到250 V;对500 V KW5型功率MOSFET器件进行Xe粒子辐照,在栅压等于0 V时,安全工作的漏极电压达到400 V,并且当栅压为-15 V时,安全工作的漏极电压也达到400 V,说明国产中、高压功率MOSFET器件有较好的抗单粒子能力。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关键词】: 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单粒子效应 抗辐射加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04110)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CXJJ-15S079)
【分类号】:TN386
【正文快照】: 由于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具有输入阻抗高,驱动功率低,开关速度快,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负温度系数、无双极晶体管所谓的二次击穿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核工程等极端复杂环境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3]。众所周知,空间中存在着大量的带电粒子及宇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红霞,陈雨生,周辉,贺朝会,耿斌,李永宏;重离子微束单粒子翻转与单粒子烧毁效应数值模拟[J];计算物理;2003年05期
2 薛玉雄;曹洲;杨世宇;;激光模拟单粒子效应试验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6年02期
3 宋钦岐;单粒子效应[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89年12期
4 董攀;陈莉明;范隆;岳素格;郑宏超;王兴友;;Spacewire通讯路由器单粒子功能中断测试系统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4年04期
5 韩建伟;张振龙;封国强;马英起;;单粒子锁定极端敏感器件的试验及对我国航天安全的警示[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8年03期
6 田恺;曹洲;薛玉雄;杨世宇;周新发;刘群;彭飞;;反熔丝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单粒子锁定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年09期
7 姚志斌;范如玉;郭红霞;王忠明;何宝平;张凤祁;张科营;;静态单粒子翻转截面的获取及分类[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3期
8 冯小刚;李儒章;刘佳;周前能;谭智琴;徐辉;刘明;;基于标准工艺的抗单粒子数字单元设计方法[J];微电子学;2014年02期
9 曹洲,杨世宇,达道安;功率MOSFET单粒子烧毁测试技术研究[J];真空与低温;2004年01期
10 薛玉雄;田恺;曹洲;杨生胜;马亚莉;;激光模拟单粒子效应设备及试验研究进展综述[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朝会;李永宏;杨海亮;;单粒子效应辐射模拟实验研究进展[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2 耿超;刘杰;侯明东;孙友梅;段敬来;姚会军;张战刚;莫丹;罗捷;;基于RPP模型的单粒子在轨翻转率计算[A];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侯明东;刘杰;孙友梅;段敬来;常海龙;张战刚;莫丹;;宇航器件单粒子效应的加速器地面模拟[A];第七届中国核学会“三核”论坛中国放射医学教育五十年暨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委员会第八次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侯明东;刘杰;李保权;甄红楼;;单粒子效应实验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张庆祥;侯明东;刘杰;王志光;金运范;朱智勇;孙友梅;宋银;段敬来;;混合离子加速技术在单粒子效应和探测器标定实验中的应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黄建国;韩建伟;张庆祥;黄治;陈东;李小银;张振龙;;脉冲激光模拟单粒子效应机理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刘杰;;元器件单粒子效应的加速器地面测试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8 李保权;侯明东;刘杰;朱光武;王世金;梁金宝;孙越强;张微;翟应应;黄红锦;沈思忠;高平;;加速器模拟单粒子效应研究[A];实践五号卫生空间探测与试验成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路秀琴;刘建成;郭继宇;郭刚;沈东军;惠宁;张庆祥;张振龙;韩建伟;;重离子单粒子效应灵敏体积及电荷收集研究[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10 张战刚;刘杰;侯明东;孙友梅;常海龙;段敬来;莫丹;姚会军;;元器件单粒子效应加速器试验中的新现象[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邢克飞;星载信号处理平台单粒子效应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古松;基于重离子加速器的SOI SRAM器件单粒子翻转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耿超;微纳级SRAM器件单粒子效应理论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王忠明;SRAM型FPGA的单粒子效应评估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5 刘必慰;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建模与加固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征;单粒子效应电路模拟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王佩;单粒子效应电路模拟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戴然;单粒子翻转效应的模拟和验证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段雪岩;单粒子脉宽抑制和单粒子测试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越;槽栅功率MOSFET单粒子效应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6 禹金标;用于空间探测的电子元器件辐照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吴记群;Intel80C31辐射效应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兰州大学;2007年
8 黄锦杰;抗单粒子翻转SRAM-based FPGA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复旦大学;2011年
9 上官士鹏;脉冲激光模拟试验数字器件单粒子效应的机理与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10 史冬霞;数字集成电路老化预测及单粒子效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96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99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