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蜀南李子坝茅口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07:32

  本文关键词:蜀南李子坝茅口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正演模拟 非线性反演 地震属性技术


【摘要】:碳酸盐岩中所含的油气资源已占了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是十分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四川盆地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拥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碳酸盐岩储层通常为溶蚀孔洞与裂缝,这一类储集空间的成因较为复杂,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在地层中也具有十分复杂的形态,进行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使用地震技术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进行有效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蜀南李子坝地区茅口组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通过缝洞型储层的综合预测研究,为碳酸盐岩油气资源勘探提供研究思路。在结合了工区的地质、钻井、测井、岩心、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储层进行正演模拟,研究储层对地震反射的影响,对工区的缝洞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总结;运用非线性反演技术得到工区的速度分布结果,总结储层有利区域的速度响应特征;以前述工作结果为指导,对地震数据提取多种敏感属性,较为客观地描绘了缝洞的发育有利区带,经过多属性融合之后,能够提供更高的储层预测精度。综合以上的地震技术,对工区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的研究主要取得成果如下:(1)对工区内的缝洞型储层的发育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对选取合适的地球物理技术来进行预测有指导意义;(2)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进行正演模拟,总结其地震响应特征:存在储层时会对地震波形以及能量造成影响。对于储层的地震敏感属性的提取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3)对工区进行非线性反演,总结工区内缝洞型储层的速度响应特征。将此结果作为对比以及约束条件,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属性提取结果的多解性;(4)利用多种地震属性技术对工区的缝洞型储层进行刻画描绘,对结果进行分析比对,利用属性融合技术得到较为精确的缝洞发育区带;本次研究结合了地震、钻井、测井、地质等资料,运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非线性反演技术、多种属性分析以及属性融合技术,有效地对工区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发育情况进行了综合预测,总结出了一套可行的预测方法,能够对更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正演模拟 非线性反演 地震属性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P63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4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7-11
  • 1.2.1 地震正演模拟技术7-8
  • 1.2.2 地震反演技术8-9
  • 1.2.3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9-10
  • 1.2.4 储层综合预测10-11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1-12
  • 1.3.1 研究内容11-12
  • 1.3.2 技术路线12
  • 1.4 研究取得的成果12-14
  • 第2章 蜀南李子坝地区概况14-24
  • 2.1 地质概况14-15
  • 2.2 勘探概况15-16
  • 2.2.1 地面地质工作15
  • 2.2.2 地震勘探15
  • 2.2.3 钻探概况15-16
  • 2.3 储层地质特征及电测响应特征16-24
  • 2.3.1 储层地质特征16-18
  • 2.3.2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18-20
  • 2.3.3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20-24
  • 第3章 正演模拟及其地震响应特征分析24-34
  • 3.1 均匀介质二维声波方程有限差分算法24-25
  • 3.2 建立模型正演模拟及分析25-33
  • 3.3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认识33-34
  • 第4章 地震反演及效果分析34-42
  • 4.1 原始资料评价34
  • 4.2 反演方法及处理流程34-35
  • 4.3 储层地质层位标定35-37
  • 4.4 反演效果分析37-40
  • 4.5 储层平面预测图编制40-42
  • 第5章 地震属性技术储层预测42-70
  • 5.1 蚂蚁体属性检测裂缝42-54
  • 5.1.1 蚂蚁体算法的提出42-43
  • 5.1.2 蚂蚁体算法的数学描述43-44
  • 5.1.3 蚂蚁体剖面分析44-48
  • 5.1.4 裂缝平面分析48-54
  • 5.2 谱分解算法储层预测54-59
  • 5.2.1 S变换谱分解方法的提出54
  • 5.2.2 S-变换谱分解的数学描述54-57
  • 5.2.3 谱分解方法结果分析57-59
  • 5.3 曲率属性预测裂缝59-65
  • 5.3.1 最大主曲率属性方法原理59-60
  • 5.3.2 最大曲率属性结果分析60-65
  • 5.4 甜点属性分析65-66
  • 5.4.1 甜点属性原理65
  • 5.4.2 甜点属性结果分析65-66
  • 5.5 储层综合预测66-70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70-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龙;王华;赵淑娥;陈建军;魏军;刘强;;自适应最优核时频分布在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8期

2 彭勇,肖姹莉;四川开江黄龙场、渡口河地区地震储层预测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1年01期

3 古发明;尹成;丁峰;宋亮;;粗集理论在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1期

4 孙晓明,张延章,李淑恩,谭守强,李静;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在大港滩海区的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2002年04期

5 张德林;地震储层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年S1期

6 乐友喜;黄健良;张阳;周磊;张玉明;陈孔全;;地质模型约束下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在梨树断陷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2期

7 张凤青;宋永忠;于晶;;随机顺序指示模拟技术在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3年03期

8 刘学清;王彦春;龚幸林;秦俐;黄卫;;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在AMH地区碳酸岩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08期

9 轩红彦;;柴达木盆地七个泉地区中深层地震储层预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2期

10 冯小英;秦凤启;焦勇;王亚;汪剑;唐钰童;;沁水盆地煤层气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方法研究[J];中国煤层气;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遵德;;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属性优化方法比较[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陈遵德;贺振华;黄德济;;模式识别法地震储层预测中训练样本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陈友福;;地震储层预测方法在海拉尔盆地苏仁诺尔油田中的应用[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李铭华;;万城断裂坡折带地震储层预测研究[A];中扬子及周缘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遵德;陈富贵;贺振华;;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属性优化问题与方法[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丁娟;王世星;曹辉兰;;叠前AVO属性分析在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小鹰邋刘俊州 佘刚;石勘院地震储层预测核心技术为DP3井设计提供技术支撑[N];中国石化报;2007年

2 周小鹰 刘俊州 张s,

本文编号:1005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05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6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