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晚白垩世双壳类生物地层和古生态、古环境

发布时间:2017-10-11 22:12

  本文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晚白垩世双壳类生物地层和古生态、古环境


  更多相关文章: 双壳类 塔里木盆地 晚白垩世 海侵 生物地层


【摘要】: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晚白垩世海相地层中产出丰富的双壳类化石,是研究该地区生物地层和古生态、古环境的重要依据。本文对南天山山前的斯木哈纳剖面、库孜恭苏剖面,西昆仑山山前的阿克彻依剖面、阿尔塔什剖面中的双壳类化石进行鉴定、统计、分析,并结合区域资料研究,建立双壳类生物地层序列。斯木哈纳剖面上白垩统库克拜组中的双壳类可划分出3个生物地层单位:(1)Flaventia ovalis-Cardita sp.组合带,(2)Ostrea oxiana-Ostrea vatonnoides-Ostrea nunmus组合带,(3)Rhynchostreon suborbiculatum-Lima marrotiana-Pycnodonte(Costeina)costei组合带;阿克彻依剖面上白垩统中的双壳类可划分出5生物地层单位:(1)Ichthyosarcolites tricarinatus-Ostrea oxiana组合带,(2)Rhynchostreon plicatulum-Plicatula auressensis-Trigonarca Passyana组合带,(3)Rhynchostreon suborbiculatum-Pycnodonte(Costeina)costei-Cyprimeria?paba组合带,(4)Anisocardia(Antiquicyprina)obtuse-Cardita ulugqatesis-Trigonarca Passyana组合带,(5)Biradiolites boldjuanensis带;库孜恭苏剖面上白垩统库克拜组中的双壳类可划分出2个生物地层单位:(1)Rhynchostreon suborbiculatum-Plicatula pyriforma组合带,(2)Anisocardia(Antiquicyprina)obtuse-Trigonarca PassyanaCardita upwarensis组合带。以双壳类生物地层为依据,对上述剖面库的克拜组地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库克拜组中、上段岩石地层可能存在穿时现象。并根据双壳类生态特征和赋存岩石沉积特征,将斯木哈纳剖面上白垩统中的双壳类划分为3个群落:(1)Flaventia-Cardita群落、(2)Ostrea群落、(3)Rhynchostreon-Lima-Pycnodontei群落;阿克彻依剖面上白垩统中的双壳类可划分出6个群落:(1)Ichthyosarcolites群落、(2)Rhynchostreon Plicatula-Trigonarca群落、(3)Rhynchostreon-Pycnodonte群落、(4)Ostrea群落、(5)Anisocardia-Cardita-Trigonarca群落、(6)Biradiolites boldjuanensis群落。并根据上述生物群落的演替对古生态环境进行分析,进而对南天山山前、西昆仑山山前晚白垩世时期的古生态环境进行横向对比。结合研究区构造、沉积特征,分析认为两区晚白垩世时期的双壳类群落长期存在差异原因,可能是由于昆仑山山前和天山山前的前陆盆地挠曲程度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古生态环境条件所致。
【关键词】:双壳类 塔里木盆地 晚白垩世 海侵 生物地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34.53;Q9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8-9
  • 1.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8
  • 1.1.2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8-9
  • 1.1.3 项目依托9
  • 1.2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晚白垩世海相地层及双壳类化石研究历史9-12
  • 1.3 双壳类一般特征及地质意义12-14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14-18
  • 2.1 研究区地理背景14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14-18
  • 2.2.1 研究区构造、沉积特征15-16
  • 2.2.2 研究区海侵旋回及特征16-18
  • 第3章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18-20
  • 3.1 化石采集及剖面实测18-19
  • 3.2 化石鉴定及分析19-20
  • 第4章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晚白垩世双壳类生物地层20-52
  • 4.1 剖面描述20-28
  • 4.1.1 斯木哈纳剖面20-23
  • 4.1.2 阿克彻依剖面23-27
  • 4.1.3 库孜恭苏剖面27
  • 4.1.4 阿尔塔什剖面27-28
  • 4.2 化石系统描述28-39
  • 4.3 双壳类化石带及时代讨论39-47
  • 4.3.1 斯木哈纳剖面39-42
  • 4.3.2 阿克彻依剖面42-46
  • 4.3.3 库孜恭苏剖面46-47
  • 4.4 地层对比及时代讨论47-52
  • 4.4.1 库克拜组地层对比及讨论47-50
  • 4.4.2 东巴组(乌依塔格组、依格孜牙组、土依洛克组)中的双壳类化石及地层对比50-52
  • 第5章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晚白垩世双壳类化石古生态、古环境52-64
  • 5.1 双壳类化石群落及生态环境52-60
  • 5.1.1 斯木哈纳剖面52-55
  • 5.1.2 阿克彻依剖面55-60
  • 5.2 天山、昆仑山地区古生态环境特征对比60-61
  • 5.3 天山、昆仑山地区双壳类群落特征差异原因分析61-64
  • 第6章 结论64-66
  • 图版说明及图版66-73
  • 致谢73-74
  • 参考文献74-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修棉;;东特提斯洋晚中生代—古近纪重大事件研究进展[J];自然杂志;2015年02期

2 陈汉林;陈沈强;林秀斌;;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8期

3 郭群英;李越;张亮;曾昌民;郭峰;王峰;;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白垩系沉积相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4年02期

4 孙东怀;王鑫;李宝锋;陈发虎;王飞;李再军;梁百庆;马志伟;;新生代特提斯海演化过程及其内陆干旱化效应研究进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年04期

5 徐凤山;张均龙;;中国海典型生境双壳类软体动物多样性特点[J];生物多样性;2011年06期

6 陈杰;李涛;李文巧;袁兆德;;帕米尔构造结及邻区的晚新生代构造与现今变形[J];地震地质;2011年02期

7 刘文广;李琪;高凤祥;于瑞海;孔令峰;;长牡蛎繁殖周期、生化成分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热带海洋学报;2011年03期

8 范昌福;裴艳东;王宏;李延河;;渤海湾西岸牡蛎壳体形态、生长速率与生长环境的关系[J];海洋通报;2010年05期

9 廖林;程晓敢;王步清;陈汉林;罗俊成;师骏;;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中生代沉积古环境恢复[J];地质学报;2010年08期

10 范昌福;王宏;裴艳东;Koeniger Paul;李延河;;牡蛎壳体的同位素贝壳年轮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1015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15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e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