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构造带北段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
本文关键词:南北构造带北段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南北构造带 地震台阵 横波分裂 岩石圈变形 软流圈地幔流
【摘要】:对布设在南北构造带北段的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项目二期674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和鄂尔多斯台阵21个宽频带流动台站记录的远震XKS(SKS、SKKS和PKS)波形资料作偏振分析,采用最小切向能量的网格搜索法和"叠加"分析方法求得每一个台站的XKS波的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的时间延迟,并结合该区域出版的122个固定台站的分裂结果,获得了南北构造带北段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像.快波方向分布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西缘的快波方向主要表现为NW—SE方向,秦岭造山带的快波方向为近E—W方向,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的快波方向在北部为近N—S方向,南部表现为近E—W方向.时间延迟分布来看,鄂尔多斯块体的时间延迟不仅明显小于其周缘地区,而且小于其他构造单元,特别是在高原东北缘、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的交汇地区的时间延迟很大,反映了构造稳定单元的时间延迟小于构造活跃单元.通过比较快波方向的横波分裂测量值与地表变形场模拟的预测值,并结合研究区地质构造和岩石圈结构特征分析表明,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各向异性主要由岩石圈变形引起,地表变形与地幔变形一致,地壳耦合于地幔,是一种垂直连贯变形模式;秦岭造山带的各向异性不仅来自于岩石圈,而且其岩石圈板块驱动的软流圈地幔流作用不可忽视;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深浅变形不一致,具有弱的各向异性、厚的岩石圈和构造稳定的特征,我们认为其各向异性可能保留了古老克拉通的"化石"各向异性.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南北构造带 地震台阵 横波分裂 岩石圈变形 软流圈地幔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40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4070,41274063)资助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308011)
【分类号】:P315.2
【正文快照】: 1 引言南北构造带,也被称为南北地震带,它地处中国大陆中部,是一条重要的近N—S经向地质、地貌分界线和大地构造过渡带,其为跨越和联合了多个性质不同的构造单元复合构造带,带内构造复杂,强震活动频繁(李善邦,1957;李四光,1959;马杏垣, 1989;葛肖虹等,2009).南北构造带北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玉鹏;张进江;;“中国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6期
2 赖晓玲;李松林;宋占龙;樊计昌;刘明军;何加勇;;南北构造带天水、武都强震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李绪善;李百祥;;从重磁场特征探讨南北构造带北段与地震带的统一性[J];物探与化探;2012年05期
4 刘晓华;南北构造带中段的壳幔结构与岩石圈动力学特征[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3年03期
5 郭进京;韩文峰;梁收运;李雪峰;;西秦岭岷县-宕昌地区洮河和岷江阶地特征对比研究——兼论中国南北构造带在西秦岭的地貌响应[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6年04期
6 常旭,刘伊克;基于区域地震数据的中国南北构造带三维速度结构估算[J];地质学报;2000年01期
7 赖晓玲;李松林;孙译;;南北构造带中段地壳结构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3年11期
8 卢德源;崔作舟;黄立言;陈纪平;;康滇南北构造带北段丽江—西昌—新市镇地区地壳结构[J];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1989年00期
9 喻学惠;莫宣学;赵志丹;和文言;李勇;;西秦岭新生代双峰式火山作用及南北构造带成因初探[J];岩石学报;2011年07期
10 殷秀华,黎益仕,刘占坡;南北构造带北段重磁异常的对应分析[J];地震地质;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毛桐恩;刘占坡;徐常芳;姚家榴;孙为国;赵明;;中国南北构造带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效应[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2 赖晓玲;李松林;宋占龙;樊计昌;刘明军;何加勇;;南北构造带中段天水、武都8级大震区的地震测深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卢德源;崔作舟;黄立言;陈纪平;;康滇南北构造带北段丽江—西昌—新市镇地区地壳结构[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7、8)[C];1989年
4 吴万新;;五六二综合大队 科研进展综述[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4中英文合订本)[C];198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青;南北构造带中北段及其邻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构造意义[D];西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海明;龙门山构造带及其邻区磁性结构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17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17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