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四川盆地海相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13 03:26

  本文关键词:四川盆地海相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四川盆地 海相烃源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萜烷 甾烷


【摘要】:伴随着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晚三叠世以前四川盆地以海相沉积为特征,纵向上自下而上主要发育了震旦系陡山沱组、震旦系灯影组灯三段、寒武系筇竹寺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二叠系栖霞—茅口组、二叠系龙潭组、二叠系大隆组等七套海相沉积的烃源岩。了解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并对其加以应用对于油气藏勘探开发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烃源岩样品采取室内结合室外、宏观联系微观的研究方法,结合色质分析、同位素分析等先进的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得到了如下认识:1、论文研究涉及到的七套烃源岩主要岩性包括:黑色页岩、黑色泥岩、深色泥灰岩等。各组烃源岩在盆地内的分布情况有较大差异,厚度从几米到几百米不等。总体上有机碳含量较高,均达到高~过成熟阶段。2、海相各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存在着较多共性,比如植烷相对于姥鲛烷处于优势,可见C28、C29长链三环萜烷,以及C24四环萜烷,C30藿烷是五环三萜系列的主峰,孕甾烷/升孕甾烷比值均大于1,重排甾烷相对含量远低于规则甾烷的相对含量。但部分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比如,二叠系和志留系样品中的C28三芳甾烷相对含量、C29/C30藿烷比值和C35/C34藿烷比值高于震旦系和寒武系的样品,伽马蜡烷指数则较低。3、通过研究分析安岳气田龙王庙组天然气组成、碳同位素以及储层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认为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寒武系筇竹寺组黑色页岩。4、通过研究分析普光气田长兴组和飞仙关组气藏天然气组成、碳同位素特征以及储层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认为二叠系烃源岩是普光气田天然气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四川盆地 海相烃源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萜烷 甾烷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与有机质来源相关的生标物参数9-10
  • 1.2.2 与成熟度相关的生标物参数10-11
  • 1.2.3 与沉积环境相关的生标物参数11-12
  • 1.2.4 与时代相关的生标物参数12
  • 1.2.5 与油气源对比相关的生标物参数12
  • 1.3 存在的问题12-13
  • 1.4 研究内容13
  • 1.4.1 烃源岩发育分布特征13
  • 1.4.2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13
  • 1.4.3 典型气藏气源剖析13
  • 1.5 研究思路13-14
  • 1.6 完成工作量14-16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16-23
  • 2.1 区域构造特征16-17
  • 2.2 区域地层及岩性特征17-23
  • 2.2.1 震旦系18-19
  • 2.2.2 寒武系19
  • 2.2.3 志留系19-20
  • 2.2.4 二叠系20-23
  • 第3章 烃源岩展布及地球化学特征23-37
  • 3.1 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烃源岩23-25
  • 3.2 上震旦统灯影组灯三段烃源岩25-26
  • 3.3 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26-28
  • 3.4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28-29
  • 3.5 下二叠统茅口-栖霞组烃源岩29-33
  • 3.5.1 栖霞组30-31
  • 3.5.2 茅口组31-33
  • 3.6 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33-35
  • 3.7 上二叠统大隆组烃源岩35-37
  • 第4章 实验分析方法37-40
  • 4.1 岩石中可溶有机质抽提37
  • 4.2 族组成分离37-38
  • 4.3 色谱—质谱联机分析38-40
  • 第5章 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40-58
  • 5.1 正构烷烃及类异戊二烯烃分布特征40
  • 5.2 萜类化合物分布特征40
  • 5.3 甾类化合物分布特征40-41
  • 5.4 三芳甾类化合物分布特征41-53
  • 5.5 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的演化特征53-58
  • 5.5.1 伽马蜡烷指数和C_(24)四环萜烷相对含量分布的演化特征53-54
  • 5.5.2 C_(29)/C_(30)藿烷比值和C_(35)/C_(34)藿烷比值分布的演化特征54
  • 5.5.3 规则甾烷分布的演化特征54-55
  • 5.5.4 三芳甾烷分布的演化特征55-58
  • 第6章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应用58-84
  • 6.1 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气源剖析58-72
  • 6.1.1 工区概况58-60
  • 6.1.2 储层特征60-63
  • 6.1.3 气源分析63-72
  • 6.2 普光气田气源剖析72-84
  • 6.2.1 工区概况72
  • 6.2.2 区域构造特征72-73
  • 6.2.3 储层特征73-75
  • 6.2.4 气源分析75-84
  • 第7章 结论及认识84-86
  • 致谢86-87
  • 参考文献87-91
  • 附录91-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壬子,蒋基平;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动态浅析[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2 姜乃煌,王丽霞,李振青,郭雪;用计算机进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研究[J];地球化学;1986年02期

3 孔庆云,周辉,李铁,陈为芳;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的探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4 许家友;生物标志化合物数据处理及其在重建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摘要)[J];地质地球化学;1990年04期

5 胡连奇,李裕林,李同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合成研究Ⅸ——(±)—1—溴—4—甲基—3—乙基戊烷的合成[J];兰州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6 李延钧,,杨远聪,王廷栋,文亨范,李永康;生物标志化合物在高熟─过熟气源研究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1994年04期

7 沈忠民,周光甲,洪志华;低成熟石油生成环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8 瞿文川,王苏民,张平中,陈践发,何海军;生物标志化合物对东、西太湖不同湖泊类型的判识[J];海洋与湖沼;2000年05期

9 毛登,范德江,郭志刚,杨作升;长江、黄河河口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的初步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徐冠军,张大江,王培荣;用沥青质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判识生物降解油的油源[J];科学通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青;;分子有机地球化学[A];全国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与X射线光谱分析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贾琼;;松辽盆地茂206井青山口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环境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海相油气生物标志化合物定量技术及应用研究[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4 王桂良;孟仟祥;房[;张应年;;葡萄籽饱和烃馏分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于晓果;韩喜球;李宏亮;金肖兵;龚建明;;南海东沙海域甲烷缺氧氧化作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其碳同位素组成[A];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胡瑛;张枝焕;;大港油田滩海三马地区油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对该区沉积层序的指示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党毅敏;曹维福;黄清华;孔惠;金学新;王立群;;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事件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其勤 张美珍;生物标志化合物定量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N];中国石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方;键合态生物标志化合物受热成熟作用的影响及其在贵阳倪儿关地区与剑河地区烃源对比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2 白艳;我国温带现代土壤类脂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在红粘土—黄土中的变化[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珍;豫西渑池地区寒武纪馒头组微生物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其意义[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黄思钦;四川盆地陆相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3 肖玉亮;四川盆地海相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4 龚莹杰;黔东北震旦纪陡山沱期宏体生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王新利;云南金顶铅锌矿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成矿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蒲阳;湖北清江洞穴石笋与洞顶土壤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环境意义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7 许涛;不同环境样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气候环境意义[D];兰州大学;2008年

8 刘美羽;松辽盆地松科1井晚白垩世生物标志化合物与湖泊水体环境变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本文编号:1022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22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4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