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计算岩溶水安全开采量
本文关键词: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计算岩溶水安全开采量
【摘要】:随着淮北市相山区岩溶水开采量不断增大,区内岩溶水水位降落漏斗范围不断增大,为保障岩溶水的安全开采与地质环境安全,进行本区岩溶水安全开采量计算十分必要。目前神经网络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岩溶水水位动态计算,但由于网络全局寻优能力不理想,网络训练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导致网络泛化能力不理想。针对人工神经网络的不足,利用遗传算法(GA)对较为常用的BP神经网络权值、阈值进行优化,将此方法应用于相山区岩溶水水位动态的预测,并以该区岩溶水临界开采水位为控制条件,经模型计算得到相山区岩溶水多年平均安全开采量为3 001.7×10~4m~3。计算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络相比,GA-BP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遗传算法可以有效提高BP网络的泛化能力。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松辽水利委员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淮北市 安全开采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172203,41201029,41301017)
【分类号】:P641.8
【正文快照】: 岩溶含水介质空隙几何条件复杂多变,水文地质参数具有很大的空间变异性,岩溶水动态也受到降水、蒸发、地表水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岩溶水动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1]。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岩溶水动态计算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保祥,刘青勇,卢朝霞,赵德岭;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济南市区岩溶地下水预报模型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LI Bao Jian;CHENG Chun Tian;;Monthly discharge forecasting using wavelet neural networks with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4年12期
2 石朋;侯爰冰;马欣欣;陈喜;张志才;;西南喀斯特流域水循环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2年01期
3 赵旭峰;陈植华;周天智;;流域水文模型在西南岩溶地区应用中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水资源研究;2007年02期
4 Yun WANG;Sheng-lian GUO;Guang YANG;Xing-jun HONG;Ting HU;;Optimal early refill rules for Danjiangkou Reservoir[J];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4年04期
5 Vahid NOURANI;Gholamreza ANDALIB;;Daily and Monthly Suspended Sediment Load Predictions Using Wavelet Bas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roaches[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蕾;城市地下水水质水位预警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齐跃明;矿区岩溶地下水动态的随机模拟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董艳慧;地下水保护理论及修复技术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王yN;基于计算智能方法的河流水质管理数字模拟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曲建华;突发水源污染应急处置技术筛选与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根义,朱学愚,钱家忠,王淑云;实数编码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在岩溶水水位预报中的应用[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金菊良,杨晓华,金保明,丁晶;基于遗传算法的地下水位动态预测双线性模型[J];水科学进展;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洲,胡占华,项行健;深层裂隙岩溶水开采试验的探讨[J];电力建设;1995年03期
2 朱学愚,刘建立,朱俊杰,陈余道;山东淄博裂隙岩溶水中石油污染物分布和迁移特征[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0年05期
3 高宗军,孙文广,唐蒙生,武新岭,刘明,韩云龙,程锡良;泰安—旧县水源区岩溶水开采与地质环境的关系[J];山东地质;2001年Z1期
4 赵健;隧道岩溶水地质灾害治理[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年03期
5 李常锁,胡爱民,游其军,张中祥,王珏,牟强;济南泉域岩溶水水质演变趋势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04年01期
6 王永利,贾疏源,倪师军,张成江;雅砻江锦屏水电工程区岩溶水化学特征探讨[J];中国岩溶;2004年02期
7 李瑾,夏克勤,张强;重庆走马岭隧道岩溶及岩溶水发育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6期
8 陶月赞,席道瑛;裂隙岩溶水水源地水位动态模拟和预报中耦合法的运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5年02期
9 宋桂芸;尹会永;隋岩刚;刘永贵;;对泰安市岩溶水保护分区的探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吕保樱;刘再华;廖长君;孙海龙;;水生植物对岩溶水化学日变化的影响——以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为例[J];中国岩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牛;;煤矿开采排水对岩溶水水质的影响研究-------以山西省为例[A];2010地下水资源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0年
2 李小牛;;煤矿开采排水对岩溶水水质的影响研究-------以山西省为例[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3 卢耀如;刘福灿;;岩溶研究的发展及基本内容和理论问题的概略探讨[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4 郭映忠;;岩溶空间形成原理[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茂省;党学亚;喻胜虎;;陕西渭北东部岩溶水环境同位素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赵爱平;;用示踪探测方法确定冗各水电站复杂岩溶水环境成库条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左志峰;刘春明;;岩溶水井的施工工艺[A];陕晋冀煤炭学会地质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万乐;潘玉玲;;利用核磁共振方法探查岩溶水[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陆怀成;陈忠献;莫承彬;;老方法新技术在岩溶水勘探中的应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10 谢富康;陈桂荣;;南京石膏矿区岩溶灰岩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探讨[A];2010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玲;密云水荒 北京急找岩溶水[N];中国煤炭报;2001年
2 杜鹃 段金平;北京市将开发岩溶水[N];中国矿业报;2001年
3 记者 张立;北京将探明岩溶水储量列上日程[N];中国矿业报;2011年
4 记者 李开 通讯员 李红亮;我市今年第一阶段水库补水效果明显[N];邢台日报;2013年
5 雷明堂;“水锤”效应引发岩溶水位变化为主因[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6 通讯员 徐云华 杨斌;马鹿箐隧道岩溶溃水控制技术通过鉴定[N];人民铁道;2009年
7 华解明;岩溶水中解救煤炭近5亿吨[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于德福;岩溶水化学研究要考虑多种因素[N];中国矿业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张立;总结经验 探讨理论 跟踪前沿[N];中国矿业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郑少忠;西北“钻”出十座大水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连福;西成客专某隧道区岩溶水发育特征及危害性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冯大勇;煤矿开采影响下峰峰矿区奥陶系岩溶水水环境演变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咸云尚;岩溶水示踪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黄晨晖;土地利用对岩溶水水质水量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智;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水的同位素示踪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6 戴春华;中梁水库岩溶水流数值模型及渗漏量计算[D];河海大学;2004年
7 刘文波;陕西省渭北东部岩溶水开采动态预测——裂隙—孔隙双重介质三维流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8 蒋倩;岩溶水对不同环境的响应以及其与大气CO_2源汇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9 张坤;同位素在河南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中的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周宁;济南轨道交通建设对泉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本文编号:1037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3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