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区域约束下的交叉梯度多重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
本文关键词:部分区域约束下的交叉梯度多重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
更多相关文章: 交叉梯度 联合反演 大地电磁测深 初至波走时 重磁法
【摘要】:交叉梯度联合反演方法通过对多种地球物理模型实现结构耦合,在岩石物性关系不确定的情况下,既能提高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又能减少反演的多解性,还能减少不同方法解释结果之间的矛盾.当不同的模型观测数据覆盖范围不一致时,交叉梯度联合反演通常需要取出重叠区域数据进行联合反演,并且建模时还要扩展一些模型范围.本文首先提出并实现了部分区域约束下的交叉梯度多重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算法;接着进行了算法的模型试算;最后,我们将该反演算法用于本溪—集安深部地质调查重磁电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解释中.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能在重叠区域内很好地恢复结构相似的模型,而且在非重叠区域与重叠区域的边界处仍然可以得到平滑变化的模型;在本溪—集安10号剖面所获得的结构上相似的电阻率、密度及磁化率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该区的深部地质结构,对于确定深部地质体的性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金策工业综合大学资源探测工学系;
【关键词】: 交叉梯度 联合反演 大地电磁测深 初至波走时 重磁法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3098400)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1YQ05006009)
【分类号】:P631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俊;孟小红;陈召曦;李芳;;交叉梯度理论及其在地球物理联合反演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4期
2 彭淼;谭捍东;姜枚;钱辉;谭嘉言;;基于交叉梯度耦合的大地电磁与地震走时资料三维联合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8期
3 张宏嘉;曹亮;李福文;李桐林;;本溪—集安地区三维地质结构重磁电综合解释[J];吉林地质;2013年01期
4 吴小平,徐果明;利用共轭梯度法的电阻率三维反演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桐林;张昒哲;朴英哲;金钢燮;金长鲜;催邴敏;;部分区域约束下的交叉梯度多重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8期
2 李鑫;白登海;闫永利;马晓冰;孔祥儒;;考虑电流型畸变的大地电磁三维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6期
3 陈霜;谭捍东;高敬语;;大地电磁与地震反射波走时数据二维联合反演[J];现代地质;2016年03期
4 王智;潘和平;吴爱平;李刚;方思南;;基于不等式约束的井中激电三维反演研究[J];石油物探;2016年03期
5 丁运涛;高级;;基于阻尼最小二乘的二维高密度电阻率CT层析成像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6年04期
6 杨磊;张志勇;李曼;周峰;殷哲琦;;直流电阻率法与大地电磁法的二维联合反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2期
7 王智;潘和平;骆玉虎;李刚;方思南;杨怀杰;;基于不等式约束的井地电阻率法三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1期
8 李兆祥;谭捍东;付少帅;唐飞;朱德朋;高敬语;;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时间域激发极化法二维同步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12期
9 侯征;熊盛青;杨进;于长春;刘国辉;;人工蜂群算法的电震非线性联合反演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06期
10 尹洪东;杨怀章;薛亚茹;刘得军;;基于混合正则化的最小二乘三维电阻率反演成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吕庆田;孟贵祥;严加永;张昆;杨振威;;大地电磁与地震联合反演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6期
2 陈召曦;孟小红;郭良辉;刘国峰;;基于GPU并行的重力、重力梯度三维正演快速计算及反演策略[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12期
3 祁光;吕庆田;严加永;吴明安;刘彦;;先验地质信息约束下的三维重磁反演建模研究——以安徽泥河铁矿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12期
4 彭淼;谭捍东;姜枚;王伟;李庆庆;张立树;;利用接收函数和大地电磁数据联合反演南迦巴瓦构造结中部地区壳幔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7期
5 姜枚;彭淼;王有学;谭捍东;李庆庆;张立树;王伟;;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岩石圈板片深俯冲的地球物理证据[J];岩石学报;2012年06期
6 李德春;杨书江;胡祖志;赵志;李勇;钟大康;孙卫斌;冀连胜;;三维重磁电震资料的联合解释——以库车大北地区山前砾石层为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年02期
7 陈召曦;孟小红;郭良辉;;重磁数据三维物性反演方法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2期
8 姜枚;谭捍东;钱辉;张立树;李庆庆;彭淼;王伟;;金川铜镍矿床的地球物理深部结构与成因模式[J];矿床地质;2012年02期
9 陈华根;李嘉哠;吴健生;于鹏;;MT-重力模拟退火联合反演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2期
10 孟小红;刘国峰;陈召曦;郭良辉;;基于剩余异常相关成像的重磁物性反演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宝君;;井间电磁场的一维、二维联合反演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2 夏吉庄,李云平,阎汉杰,林治模;重磁电震联合反演技术及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05期
3 邬世英;王延江;李莉;胡加山;冯国志;阎汉杰;;支持向量机在重震联合反演中的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4 于鹏;戴明刚;王家林;吴健生;;密度和速度随机分布共网格模型的重力与地震联合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3期
5 张朝玉;许才军;;具有自适应权比的大地测量联合反演序贯算法及其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年10期
6 关小平,,黄嘉正;谈重震联合反演问题[J];物探与化探;1994年06期
7 Miguel Bosch ,陈伟;岩性约束重磁资料联合反演[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2年02期
8 阎汉杰;;重磁联合反演电震界面的统计建模技术[J];油气地球物理;2003年01期
9 王震;刁博;;江汉盆地应城—监利剖面重震联合反演[J];现代地质;2005年04期
10 陈洁;温宁;陈邦彦;;重磁电震联合反演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雄;;地震-重力联合反演——不同的实现方式[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2 谭海平;徐宝慈;李春华;金成志;薛维志;;人机交互联合反演及其在盆地模拟中的应用[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李雄;;地震-重力联合反演——不同方式的实现与对比[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4 李媛媛;刘天佑;;井约束重力地震资料联合反演[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黎益仕;殷秀华;刘占坡;;重磁对应分析和联合反演在塔里木东部剖面的应用[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陈晓;何伟;张罗磊;于鹏;王家林;吴健生;;重磁震联合反演在琼东南盆地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冯锐;陶裕录;;地震-重力联合反演[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8 黄锡柳;;物探异常广义逆联合反演的方法与应用[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9 许才军;王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资料联合反演研究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场[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10 刘家琦;傅有升;杨炜;唐永福;匡正;刘维林;;深浅三侧向联合反演的方法研究[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朴英哲;多重地球物理数据交叉梯度联合反演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5年
2 张学庆;测井属性的地震测井智能联合反演[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3 李爽;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的模式及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过仲阳;环境演变中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于常青;鄂北地区储层地球物理联合反演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6 陈伟文;中等强度地震的震源参数联合反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陈晓红;基于交叉梯度函数的重震同步联合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飞;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重力、磁法和电阻率法二维联合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付少帅;基于交叉梯度的重磁和大地电磁三维联合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朱德朋;磁法与大地电磁法数据二维联合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孙中科;基于相关分析的混沌—粒子群重、磁联合反演[D];中南大学;2012年
5 袁合民;多尺度联合反演及其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周官群;矿井巷道弹性波参数联合反演技术研究与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7 索奎;重震联合反演地壳上地幔密度结构[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吉日嘎拉图;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重震联合反演[D];中南大学;2014年
9 杨文博;多分量地震叠前联合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李霄龙;磁、密度界面及多边形模型重磁联合反演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37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37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