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本文关键词: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风化壳储层 碳酸盐岩 奥陶系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摘要】:利用测井解释数据、岩心及薄片观察结果,分析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加里东中期和海西早期风化壳岩溶,鹰山组是风化壳岩溶最为发育的地层。储层垂向分布于水平潜流带高角度溶缝、半充填的溶蚀孔洞、粒间溶孔和晶间溶孔,以及垂直渗流带半充填的高角度溶缝和中小型溶蚀孔洞;储层平面分布于岩溶高地和岩溶斜坡古地貌单元,发育滑塌堆积物、溶洞、溶孔和溶缝等储集空间。研究区裂缝发育,与溶蚀孔洞相互沟通,明显改善碳酸盐岩储层的渗透性能。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的地层长期暴露剥蚀、断裂活动和裂缝发育是风化壳岩溶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东部断裂带鹰山组碳酸盐岩为勘探首选目标。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页岩气勘查与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风化壳储层 碳酸盐岩 奥陶系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2-203)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协作项目(KY2011-S-070)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古岩溶作用是古代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改造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地表与地下地质现象的总和[1]。碳酸盐岩在岩溶作用过程中生成的孔隙、溶洞、裂缝是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2]。根据钻井响应、测井响应、宏观地质特征、岩心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等识别标志[3-4],可以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生;苏联学者对风化壳形态的研究[J];地理学报;1955年02期
2 张禄,邝辉,冯云祥;改进生产管理 大闹钻头革新 乌盟队突破风化壳、破碎带两大技术关[J];探矿工程;1959年10期
3 陈静生;土壤和风化壳是反映景观的重要标妼[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0年02期
4 曾水泉,易绍桢;关于风化壳中化学元素迁移与累积计算方法的探讨——(以广东琼雷地区富铝化风化壳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年02期
5 Ф.А.丘赫洛夫;薛意;;风化壳是某些沉积矿的物质来源[J];地质与勘探;1975年05期
6 В.А.Соколов;К.И.Хейсканен;田书文;;前寒武纪化学风化壳的形成阶段[J];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84年04期
7 宋云华,沈丽璞,王贤觉;某些岩石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初步探讨[J];科学通报;1987年09期
8 包志伟;华南花岗岩风化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摘要)[J];地质地球化学;1988年10期
9 赵景波;;黄土中风化壳的确定与研究[J];地质论评;1991年02期
10 廖士范;;论风化壳相、古风化壳相矿床[J];岩相古地理;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小平;黄符桢;汤国平;王启滨;王太伟;;火山岩风化壳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工艺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2 尚彦军;曲永新;胡瑞林;;花岗岩风化壳工程地质研究现状及问题——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例[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孙宜朴;许化政;王传刚;杨伟利;王毅;伍天洪;;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大气田成因分析[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4 杨娟;;秦皇岛市混合花岗岩风化壳工程地质分带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5 赵淑权;黄士斌;谈明光;;稀土放射性分析的比对研究[A];第七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家友;傅杨荣;陈沐龙;周芳芳;何玉生;杨奕;马荣林;张固成;王丰;;基于矿物演化的土地综合整治模式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3中国地质学会农业地学专业委员会换届暨2013年学术研讨会分会场[C];2013年
7 杨瑞东;王伟;鲍淼;王强;魏怀瑞;;贵州赫章二叠系玄武岩顶部稀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蕾;石壁人像“天上”来?[N];科技日报;2009年
2 邓古田;为什么我国南方多红土[N];北京科技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志刚;岩溶上覆风化壳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对物源和形成过程的指示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2 王建民;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与储层特征[D];西北大学;2011年
3 惠宽洋;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与隐蔽气藏成藏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吴澄宇;赣南粤北地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5 田君;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动力学与传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徐国强;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风化壳岩溶洞穴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伟;贵州西部二叠系玄武岩风化壳及其中稀土富集规律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王欢欢;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空间分布预测与油气疏导格架的匹配关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3 唐学昆;低品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传质过程优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4 孟祥豪;鄂北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结构特征与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5 董爱娇;辽东半岛岩溶夷平面及上覆风化壳的初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洁;华南沿海花岗岩风化壳岩土工程特征变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7 甘学启;川中雷口坡组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8 张丽丽;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淋浸工艺及分离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9 刘帆;轮古7井区奥陶系鹰山组风化壳岩溶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44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44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