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波辐射花样的压裂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方法研究及应用
本文关键词:基于P波辐射花样的压裂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方法研究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水力压裂 微地震监测 P波辐射花样 震源机制反演
【摘要】:受地面微地震监测范围有限的影响,利用P波初动极性进行水力压裂裂缝破裂面反演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压裂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方法,在P波初动极性反演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归一化的P波振幅(辐射花样)对震源机制破裂面解进行约束。利用合成记录验证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该方法在四川盆地某压裂井的地面微地震监测中进行震源机制反演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微地震监测 P波辐射花样 震源机制反演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煤层气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2011ZX05035-003)资助~~
【分类号】:P631.4
【正文快照】: 鉴于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等非常规储层的低渗透率特性,水力压裂技术已经被视为提高此类储层渗透性和增产的有效手段。为了研究储层改造的影响范围,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对压裂过程中岩石破裂产生的微震活动(震级通常小于0)进行监测。受井中检波器数量的限制以及井中监测张角小且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积平;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5.8级地震的震源机制[J];西北地震学报;1996年01期
2 董积平;1995年7月9日青海共和5.3级地震的震源机制[J];高原地震;1996年04期
3 В.И.Мельникова;Н.А.Радзиминович;梁金仓;张文孝;;1991~1996年贝加尔地区地震的震源机制[J];世界地震译丛;2000年04期
4 谢智,刘尧兴,胡卫建,谢健健,马俊林,赵晖;河南及邻区地震的震源机制[J];西北地震学报;2002年03期
5 张萍,蒋秀琴,高艳玲,谷光裕,吴野;解析计算法与吴尔夫网投影法求解震源机制结果比较[J];地震;2003年04期
6 张宏志,刁桂苓,赵英萍,宿中南,孙静华,史苏华,杜迎春;张北地区震前、震时和震后的震源机制[J];东北地震研究;2004年03期
7 康英,杨选,吕金水,陈杏,陈贵美;广东及邻区地震的震源机制特征[J];中国地震;2005年03期
8 Yih-Min Wu;Chien-Hsin Chang;Ya-Ju Hsu;李洁波;;用遗传算法确定台湾地震的震源机制[J];世界地震译丛;2008年06期
9 魏柏林;下降岩石圈板块的震源机制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J];华南地震;1981年00期
10 花笼靖;中西一郎;森谷武男;笠原稔;金能均;;根据长周期地震波确定近震震源机制[J];国际地震动态;199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鸿吉;秦建业;;缅甸弧及其周围地区的震源机制和现代应力场[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成瑾;涂毅敏;;京西北地区的微震震源机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刁桂苓;王俊国;张宏志;;震源机制一致性的预测意义[A];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C];2004年
4 刁桂苓;聂小红;龙海英;高国英;王海涛;;伽师序列的小地震震源机制[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李兴才;;某些构造部位上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特点[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6 崔作舟;;震源机制与地应力测量[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1)[C];1980年
7 李鸿吉;王淑贞;;青藏高原的震源机制与板块构造[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8 赵明;陈运泰;巩守文;王庆良;;用水准测量资料反演得到的1990年青海共和地震的震源机制[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9 刁桂苓;于利民;李钦祖;;北京地区1966年以来的震源机制和地壳应力场[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10 张勇;陈运泰;许力生;汪荣江;;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震源机制复杂性研究[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8:21世纪巴颜喀拉块体大震活动的动力学机制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滕艳;地震预测研究和抗震须并轨进行[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严川;小震震源机制与应力场反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李圣强;集群环境下中小地震震源机制波形反演的准自动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郑建常;数字地震波形研究区域中小地震震源机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玉婷;汶川8.0级地震震源精确定位及震源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张佩;基于全波形匹配的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罗钧;川滇块体及周边现今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3年
4 黄晓萍;汶川Ms8.0级地震前后重新定位以及震源机制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吴宝峰;黑龙江及邻区地壳应力场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赵荣涛;芦山地震发震构造及余震震源机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5年
7 黄文柏;基于矩张量理论的岩石破裂声发射震源机制分析[D];东北大学;2013年
8 汪贞杰;中小地震的多联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李春来;1999年11月大同地震部分余震的定位及震源机制反演[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本文编号:1045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45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