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新模型的巴颜喀拉块体东部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使用新模型的巴颜喀拉块体东部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巴颜喀拉块体 大地震 断层震源模型 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 磨西断裂
【摘要】:巴颜喀拉块体及周边近年强震活动频繁,对块体东部及周边地区进行新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意义重大.本文对巴颜喀拉块体东部重新进行了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使用的新模型和数据主要包括新的大地震发震构造的断层震源模型和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模型.本文的研究表明,与使用潜在震源区模型相比,使用断层震源模型在近断层处的地震危险性较高.使用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模型时,接近大地震复发期望时间的断层的地震危险性较高.巴颜喀拉块体东部2016-2065年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包括磨西断裂、安宁河断裂、哈南-青山湾-稻畦子断裂等.2066-2115年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包括鲜水河断裂炉霍段、折多塘段、安宁河断裂等.如果使用旧的时间独立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模型,未来50年的地震危险性被低估的地区包括磨西断裂、安宁河断裂、哈南-青山湾-稻畦子断裂、德钦-中甸-大具断裂、东昆仑断裂等.未来50年的地震危险性被高估的地区有龙门山断裂、岷山断裂、虎牙断裂、鲜水河断裂炉霍段等.磨西断裂是使用新模型计算的未来50年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地震危险性最高的地区.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巴颜喀拉块体 大地震 断层震源模型 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 磨西断裂
【基金】: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时间相依的地震区划研究”(DQJB16B19) 地震行业专项“芦山7.0级地震孕育发生机理及其影响研究”(201408014)资助
【分类号】:P315.2
【正文快照】: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Institute of Geophys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1,Chinadoi:10.6038/pg201606030引言巴颜喀拉块体(图1)近年来强震频发.进入21世纪以来,巴颜喀拉块体及周边连续发生大地震.造成重大影响的大地震包括2001年昆仑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伟进;;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时空统计分布模型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3年02期
2 陶夏新;对“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贝叶斯模型的意义及其应用”一文的讨论[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3年03期
3 John H.Wiggins;周雍年;;公共政策中的地震危险性分析[J];国外地震工程;1981年06期
4 张桂荣;;地震危险性分析系统[J];世界地震工程;1988年02期
5 苏经宇;周锡元;;地震发生的成丛模式及其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J];地震学刊;1990年01期
6 傅征祥,姜立新,,王晓青;地震损失概率预测研究中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探讨[J];中国地震;1995年01期
7 张建中;对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发生概率模型的几点认识[J];高原地震;1995年01期
8 邵锦瑛,赵凤新;地震危险性分析中专家意见的评定[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年04期
9 沈建文,邱瑛,蔡长青;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的解析考核[J];地震学刊;1996年02期
10 黄日恒;广东省地震局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同承担香港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课题[J];华南地震;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建文;;关于地震危险性分析模型的讨论(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经验椭圆模型[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2 缪升;和飞;刘本玉;肖梅玲;叶燎原;;基于双态泊松模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克森;彭承光;王业新;吴鹏;;广澳开发区地震危险性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4 沈建文;孔令磊;;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模型与参数[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5 王健;高孟潭;;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参数的敏感性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6 严新育;;核电站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若干问题[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7 藏秀平;;尖山露天铁矿边坡工场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8 冯德益;;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确定、概率和模糊方法的综合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9 黄玮琼;曹学锋;金严;;强震关联性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10 李敏;陆飞;;福建永定水电站坝区地震危险性分析[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伟进;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时空统计分布模型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2 潘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参数不确定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0年
3 周德敏;中西天山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及地震危险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
4 李正芳;强震破裂面上的不均匀体及其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健;基于ArcGIS的西安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系统研究与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玄月;北京市断裂活动性研究及地震危险性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郭海涛;葫芦岛市及周围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4 闫兴利;莱芜市地震危险性分析及抗震设防区划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吴果;基于多模型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实例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4年
6 何芳芳;宝鸡市地震危险性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张晓东;盘锦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蔡辉腾;重庆主城区地震危险性分析[D];重庆大学;2006年
9 孔军;考虑场地放大效应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10 王传芳;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动衰减的不确定性校正[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5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4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