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双王金矿床物质组成与矿床成因研究
本文关键词:陕西省双王金矿床物质组成与矿床成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王金矿床 物质组成 岩浆岩 成岩成矿时代 矿床成因
【摘要】:双王金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凤太矿集区,是赋存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钠长石角砾岩中的大型低品位金矿床(70t)。本文系统研究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物质组成、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对金成矿作用年代进行了限定,对成矿热液和成矿物质来源进行探讨。金矿床矿石中与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矿物主要包括五类:(1)自然元素及金属互化物:自然金、自然铋和黑铋金矿;(2)硫化物及硫盐矿物:黄铁矿、黄铜矿、毒砂、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砷黝铜矿和辉砷镍矿;(3)硅酸盐:钠长石和镁电气石;(4)碳酸盐:铁白云石和方解石;(5)氧化物:磁铁矿、赤铁矿和铬铁矿。其中,黄铁矿是最重要的载金矿物,按照粒度、晶形、赋存状态和含矿性可以分为四个世代。矿区内出露的花岗岩类如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均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全碱含量6.95%~9.11%),为准铝质-过铝质的中酸性岩浆岩(A/NK为1.19~1.66,A/CNK为0.93~1.11)。闪斜煌斑岩属于钙碱性玄武岩系(CaO含量5.84%~6.28%,全碱含量4.71%~5.28%),石英钠长岩属于钙碱性准铝质系列(全碱含量6.94%~8.44%,A/CNK为0.93~1.09)。锆石U-Pb年代学表明,印支晚期矿区内发育两期岩浆作用,早期岩浆作用时间为219.9~221.1Ma,形成了西坝花岗闪长岩(221.8±1.2Ma)和Ⅰ号角砾岩体花岗斑岩(219.9±1.5Ma);晚期岩浆作用时间为213~214.8Ma,形成了西坝二长花岗岩(214.8±1.2Ma)、九平沟花岗斑岩(213.1±0.89Ma)、闪斜煌斑岩(214.4±2.7Ma)和石英钠长岩(213.0±1.5Ma)。花岗岩类的锆石Lu-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大致为1373~1634Ma,源区物质可能主要为中元古代的地壳基底物质。印支晚期,秦岭造山带进入陆陆碰撞造山的伸展阶段,在双王地区形成大量壳源型花岗岩类,此时区内岩浆活动的强烈发育为双王金矿床的金富集和沉淀提供了成矿热液流体和部分成矿物质。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主成矿阶段热液为岩浆水和建造水的混合;成矿物质具有壳源和幔源的混合特征。同时该期侵入形成的切穿角砾岩和矿体的煌斑岩脉和石英钠长岩脉的年龄(分别为为214.4±2.7Ma和213.0±1.5Ma)限定了双王金矿床形成的最晚时间。
【关键词】:双王金矿床 物质组成 岩浆岩 成岩成矿时代 矿床成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前言10-16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10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10-12
- 1.2.1 双王金矿床研究现状10-11
- 1.2.2 岩浆岩研究现状11-12
- 1.2.3 存在问题12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2-13
-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13-14
- 1.4.1 研究内容13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3-14
- 1.5 完成工作量14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14-16
- 第2章 区域地质16-22
- 2.1 大地构造位置16-17
- 2.2 地层17-19
- 2.2.1 区域地层17-18
- 2.2.2 矿区地层18-19
- 2.3 构造19-20
- 2.3.1 褶皱构造19
- 2.3.2 断裂构造19-20
- 2.4 岩浆岩20-21
- 2.5 区域矿产分布21-22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22-31
- 3.1 角砾岩体特征22-25
- 3.1.1 角砾岩体的分布22-23
- 3.1.2 角砾岩的组成23-25
- 3.2 矿体产出特征25-26
- 3.3 矿石特征26-27
- 3.3.1 矿石物质组成27
- 3.3.2 矿石结构与构造27
- 3.4 围岩蚀变27-28
- 3.4.1 钠长石化27-28
- 3.4.2 铁白云石化28
- 3.4.3 硅化28
- 3.4.4 黄铁矿化28
- 3.5 成矿期次和成矿阶段28-31
- 3.5.1 沉积成岩期28
- 3.5.2 热液活动期28-29
- 3.5.3 表生氧化期29-31
- 第4章 矿石的物质组成特征31-47
-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31
- 4.2 矿物成分组成31-47
- 4.2.1 自然元素及金属互化物31-37
- 4.2.2 硫化物及硫盐矿物37-42
- 4.2.3 氧化物42
- 4.2.4 硅酸盐42-44
- 4.2.5 碳酸盐44-47
- 第5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47-63
-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47-48
- 5.2 岩石矿物学特征48-50
- 5.2.1 花岗闪长岩48-49
- 5.2.2 二长花岗岩49
- 5.2.3 花岗斑岩49
- 5.2.4 闪斜煌斑岩49-50
- 5.2.5 石英钠长岩50
- 5.3 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50-58
- 5.3.1 主量元素特征50-53
- 5.3.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53-56
- 5.3.3 成因类型判别56-57
- 5.3.4 埃达克质岩特征57-58
- 5.4 岩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58-62
- 5.4.1 主量元素特征58-59
- 5.4.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59-60
- 5.4.3 成因类型判别60-62
- 附表62-63
- 第6章 成岩成矿时代63-76
- 6.1 岩体形成时代63-74
- 6.1.1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63-66
- 6.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66-73
- 6.1.3 岩体期次划分73-74
- 6.2 矿体的形成时代74-76
- 第7章 矿床成因探讨76-85
- 7.1 成矿流体来源76-81
- 7.1.1 氢氧同位素76
- 7.1.2 碳氧同位素76-78
- 7.1.3 氦氩同位素78-81
- 7.2 成矿物质来源81-83
- 7.2.1 硫同位素81-83
- 7.2.2 铅同位素83
- 7.3 矿床成因83-85
- 第8章 结论85-87
- 致谢87-89
- 参考文献89-98
- 附录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惠,郑涛,汤磊,惠德峰,史静海,吴建勋,王立法,程建军,林龙华;陕西双王金矿床的原生叠加晕模式[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腾道鹏;陕西双王金矿床韧脆性剪切变形控矿特征[J];黄金学报;2001年01期
3 刘必政;王建平;汪欢;谢海鹰;曹瑞荣;程建军;贺志春;;陕西省双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矿物学报;2011年S1期
4 金勤海,鞠党辰;陕西太白南部西坝复式岩体的成因及其与双王金矿床的关系[J];现代地质;1990年04期
5 胡西顺;;陕西双王金矿床成因的再认识[J];黄金科学技术;2009年02期
6 刘必政;王建平;王可新;刘家军;谢海鹰;曹瑞荣;惠德峰;程建军;;陕西省双王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现代地质;2011年06期
7 张军;陕西双王金矿床东段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J];地质找矿论丛;2003年03期
8 惠德峰,周乃武;双王金矿床矿化类型问题研究[J];黄金学报;2001年01期
9 张印飞;;陕西双王金矿床八号矿体矿化规律探讨[J];黄金科学技术;2008年01期
10 王可新;王建平;曾祥涛;曹瑞荣;程建军;贺志春;高创;张国刚;王罗;;陕西双王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来自黄铁矿微量元素的证据[J];矿物学报;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玉须;方维萱;;陕西双王金矿矿物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瑞荣 杨锋锋;依托资源整合 创造最佳效益[N];中国黄金报;2011年
2 杨锋锋;专家组现场考察指导太白深部找矿[N];中国黄金报;2010年
3 周永峰;创新找矿法让双王金矿增寿[N];中国黄金报;2007年
4 滕道鹏;整合资源:太白出招“一石三鸟”[N];中国黄金报;2007年
5 王九会 王志刚;科技拓宽安全之路[N];中国黄金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宫勇军;陕西双王金矿床构造—流体系统及成矿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王国富;陕西双王金矿床构造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方方;陕西省双王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研究及深部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程锋;陕西省双王金矿床物质组成与矿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刘必政;陕西双王金矿床五号矿体成矿流体及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谢海鹰;陕西双王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曾祥涛;陕西省太白县双王金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研究及深部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王可新;陕西省太白县双玉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汪欢;陕西双王金矿区岩浆岩特征及与金成矿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本文编号:1060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60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