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澜沧江根达坎滑坡稳定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7-10-22 22:29

  本文关键词:澜沧江根达坎滑坡稳定性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滑坡 成因机制 稳定性研究 极限平衡法 FLAC-3D数值模拟


【摘要】:根达坎滑坡位于云南省德钦县所属的澜沧江河段上,地理坐标北纬28°36′25″、东经98°44′47″。根达坎滑坡处于云南省境内澜沧江上游某拟开发梯级水电站上、下坝址间的澜沧江右岸,距上坝址距离约4km,距下坝址距离约3km,滑坡失稳破坏会直接影响枢纽建筑物的安全,还会造成水库淤积问题甚至形成二道坝,致使库水位抬升,将会对下坝址及水库及枢纽建筑造成巨大威胁。而且滑坡可能造成涌浪,对水库建筑的安全有很大的的影响。本文详细阐明了此水电站坝址中游的根达坎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在现场实地调查、钻孔资料及平硐资料的基础上,从滑坡的形态特征、物质组成特征、滑床基岩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等几个方面概括该滑坡的基本特征;通过现场勘察资料以及初步计算结果,对其形成演化机制进行分析判断,并推断其成因机制,认为该滑坡是河谷高边坡岩体卸荷倾倒形成贯通面在暴雨地震等外动力地质作用下诱发形成,形成后又经过后期溯源改造,期间又发生多次蠕滑,形成多级滑坡阶地,现已到达河谷底界,并使河道在此形成一个向北东突出的弧形,目前属于叠瓦式滑移。通过对根达坎滑坡形成机制的分析,从而确定地质模型和破坏模式后,运用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的方法对滑坡目前的稳定性和可能的破坏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价,这对于降低滑坡产生的危害及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采用初步定性的地质判断和详细的定量计算(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差分法等方法),对滑坡的整体稳定性以及水库蓄水后的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计算与评价,首先运用极限平衡法分析软件Geo-studio在各种工况下初步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再运用三维地质模拟软件FLAC-3D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同时对滑坡的应力场特征以及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并将模拟结果同上述极限平衡法的结论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性以及这两种方法间的相互校核。通过对该滑坡的破坏形式以及破坏规模进行分析及研究,为此滑坡进行危害性评价及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根达坎滑坡天然状态下整体处于稳定-欠稳定状态,暴雨、地震和水库蓄水状态下滑坡整体稳定性降低,处于失稳状态。
【关键词】:滑坡 成因机制 稳定性研究 极限平衡法 FLAC-3D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42.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言10-18
  • 1.1 工程概况10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11-14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4-16
  • 1.4.1 主要研究内容14-15
  • 1.4.2 技术路线15-16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16-18
  • 第二章 根达坎滑坡地质环境特征18-26
  • 2.1 气象水文特征18
  • 2.2 地质背景18-23
  • 2.2.1 大地构造位置及其基本特征18-19
  • 2.2.2 地形地貌19-20
  • 2.2.3 地层岩性20-21
  • 2.2.4 地质构造21-23
  • 2.2.5 水文地质特征23
  • 2.3 地震23-25
  • 2.4 小结25-26
  • 第三章 滑坡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26-36
  • 3.1 滑坡形态特征及物质组成26-27
  • 3.2 滑坡岩土体力学参数27-30
  • 3.3 滑坡形成条件及成因机制30-34
  • 3.3.0 地形地貌条件30-31
  • 3.3.1 构造运动31
  • 3.3.2 物理地质作用31-34
  • 3.3.3 水文地质条件34
  • 3.3.4 地震及其他外动力条件34
  • 3.4 成因机制分析34-36
  • 第四章 滑坡稳定性评价36-67
  • 4.1 滑坡稳定性定性评价36-37
  • 4.2 极限平衡法定量评价37-49
  • 4.2.1 稳定性系数的定义37-38
  • 4.2.2 Fellenius法38-40
  • 4.2.3 简化Bishop法40-41
  • 4.2.4 Janbu法41-43
  • 4.2.5 Morgenstern-Price法43-45
  • 4.2.6 传递系数法45-46
  • 4.2.7 存在的优缺点及应用限制46-47
  • 4.2.8 计算结果47-49
  • 4.3 边坡稳定分析的FLAC-3D法49-67
  • 4.3.1 FLAC-3D法理论基础与特点49-52
  • 4.3.2 计算流程与求解步骤52
  • 4.3.3 本构模型与边界条件52
  • 4.3.4 计算参数的选取52-54
  • 4.3.5 计算结果54-65
  • 4.3.6 极限平衡法与快速拉格朗日法计算结果对比及分析65-66
  • 4.3.7 总结66-67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7-69
  • 5.1 结论67-68
  • 5.2 治理建议68
  • 5.3 问题与展望68-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4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活动)74


本文编号:1080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80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d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