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达碧兹”红宝石和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21:31

  本文关键词:“达碧兹”红宝石和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内部特征 生长现象 红宝石 蓝宝石 “达碧兹”


【摘要】:“达碧兹”是宝石矿物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生长现象,在红宝石和蓝宝石中偶有发现,六条臂把单晶体分为六个部分,中心可能生长六边形的“核”。本文运用显微镜、阴极发光、电子探针、拉曼光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达碧兹”红蓝宝石代表性样品进行内部特征观察和成分分析测试,深入研究了“达碧兹”红蓝宝石成分、结构等宝石矿物学特征。“达碧兹”红宝石枝状的臂由定向排列的管状物组成,管状物作为分枝聚集在晶棱的位置,生长方向垂直于晶面,核具有与臂类似的结构。“达碧兹”蓝宝石的臂由沿位错束的方向形成的空穴组成,聚集在垂直晶面的位置,臂的生长方向也垂直于晶面。空管及缺陷的存在导致其相对密度低于标准值。“达碧兹”红宝石的主体区域较为纯净,成分为Al_2O_3,与无“达碧兹”现象的红宝石类似。“达碧兹”红宝石核和臂的阴极发光明显大于主体部分,是因为含有与主体不同的包裹体和致色元素。能谱分析表明臂部管状物中的包裹体主要元素有Al、Fe、Mg、Si、Ca、C、O、Zr,包裹体多为混合相,主要有碳酸盐、硅酸盐和氧化物矿物。拉曼光谱测定包裹体成分有白云石、方解石、金红石、赤铁矿、褐铁矿等,多集中在臂的位置,石墨和铬、铁的金属矿物在核的位置。“达碧兹”红宝石研究样品总体成分与缅甸大理岩型红宝石类似。电子探针和拉曼光谱研究得出“达碧兹”蓝宝石的白色的臂和蓝色主体部分元素组成无明显差别,“达碧兹”蓝宝石臂的拉曼吸收峰强度大于主体部分,因此其达碧兹现象不是由于成分差异,而是结构造成的。核部有钛铁矿、硬水铝石、铁的氧化物矿物包裹体,臂部有金红石、假蓝宝石等,包裹体种类与核相关,偶有长管状包体和方解石包裹体。金红石和钛铁矿的V含量较高,假蓝宝石可能经变质发生水化,臂的白色团块中定向排列的包裹体中存在液态水。推测“达碧兹”红宝石臂和核的形成与枝晶生长有关,晶棱的位置快速生长,捕获围岩中的包裹体形成与主体不同的臂。“达碧兹”蓝宝石的臂与缺陷和位错有关,可能存在过度生长的现象。
【关键词】:内部特征 生长现象 红宝石 蓝宝石 “达碧兹”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9.28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前言10-16
  • 1.1 宝石中“达碧兹”现象的研究概况10-12
  • 1.2 红宝石与蓝宝石中“达碧兹”的研究现状12-14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4-15
  • 1.4 研究工作量15-16
  • 第2章 宝石矿物学特征16-25
  • 2.1 红宝石和蓝宝石矿床概况16-17
  • 2.2 红宝石与蓝宝石的结晶学特征17-18
  • 2.3“达碧兹”红蓝宝石的基本宝石学性质18-24
  • 2.3.1 研究样品及其外观特征18-21
  • 2.3.2“达碧兹”红蓝宝石的基本宝石学性质21-22
  • 2.3.3“达碧兹”红宝石的阴极发光22-24
  • 2.4 小结24-25
  • 第3章 内部特征及结构构造25-43
  • 3.1“达碧兹”红宝石的内部特征25-36
  • 3.1.1“达碧兹”红宝石的臂26-27
  • 3.1.2“达碧兹”红宝石的核27-31
  • 3.1.3“达碧兹”红宝石的核31-35
  • 3.1.4“达碧兹”红宝石的其他特征35-36
  • 3.2“达碧兹”蓝宝石的内部特征36-42
  • 3.2.1“达碧兹”蓝宝石的臂36-39
  • 3.2.2“达碧兹”蓝宝石的核39-41
  • 3.2.3“达碧兹”蓝宝石的包裹体41-42
  • 3.3 小结42-43
  • 第4章 电子探针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43-57
  • 4.1 电子探针测试及背散射图像43-49
  • 4.1.1“达碧兹”红宝石的电子探针测试43-46
  • 4.1.2“达碧兹”蓝宝石的电子探针测试46-49
  • 4.2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能谱分析49-56
  • 4.2.1“达碧兹”红宝石的扫描电镜与X射线能谱分析50-55
  • 4.2.2“达碧兹”蓝宝石的扫描电镜与X射线能谱分析55-56
  • 4.3 小结56-57
  • 第5章 显微激光拉曼及红外光谱分析57-73
  • 5.1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57-68
  • 5.1.1“达碧兹”红宝石的拉曼光谱分析57-62
  • 5.1.2“达碧兹”蓝宝石的拉曼光谱分析62-68
  • 5.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68-72
  • 5.3 小结72-73
  • 第6章 生长理论及生长机制探讨73-80
  • 6.1“达碧兹”红宝石的生长理论与生长机制73-77
  • 6.1.1“达碧兹”红宝石的相关生长理论73-75
  • 6.1.2“达碧兹”红宝石中管状物的生长理论75-76
  • 6.1.3“达碧兹”红宝石生长机制小结76-77
  • 6.2“达碧兹”蓝宝石的生长理论与生长机制77-80
  • 6.2.1“达碧兹”蓝宝石中缺陷的形成机制77-78
  • 6.2.2“达碧兹”蓝宝石生长机制小结78-80
  • 结论80-82
  • 致谢82-83
  • 参考文献83-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瑞华,白峰;缅甸Mong Hsu红宝石的颜色成因[J];现代地质;1998年01期

2 何知礼;;矿物包体分类问题及其意义(一种新的包体分类方案)[J];矿床地质;1982年02期



本文编号:1090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90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f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