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16区块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锦16区块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淹层 测井响应 状态空间解释模型 储层参数
【摘要】:锦16区块油田由于储层物性多变、岩性复杂、断层发育,加之长期分层注水开发,导致各储层水淹程度极不均匀,油水分布关系极其复杂。因此,急需开展水淹层测井解释研究工作。本文以锦16区块的岩心分析资料、投产资料以及试油资料为基础,对区块内储层的水淹状况进行分析。通过解释单元划分联合多条测井曲线,确定储层沉积韵律,并根据储层的空间位置及水淹层测井资料响应特征,对储层的水淹状况进行定性判断。该方法首先是以划分稳定泥岩隔层为基础,将测井曲线划分为与沉积韵律一一对应的解释单元,然后,联合深(浅)电阻率曲线,自然伽马曲线与密度测井曲线,对每一个解释单元中所包含的沉积韵律类型进行识别,并根据的沉积韵律类型,结合状态空间模型的理论,计算出储层间的变化梯度及Kalman滤波增益,从而判断出同一解释单元内各有效储层之间的水淹状况相对变化趋势,实现储层水淹状况的定性判别,再通过双地层水电阻率模型,结合多重迭代递归法,确定了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的计算公式,并利用线性拟合和回归的方法,得出了孔隙度、渗透率的计算公式,对水淹层进行定量解释。经研究,利用本文的解释方法得出的结论与投产结果符合率较高,因此说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该地区的水淹层解释精度,实现水淹层的精确解释。
【关键词】:水淹层 测井响应 状态空间解释模型 储层参数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57.6;P631.8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创新点摘要6-9
- 前言9-13
- 0.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9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0.2.1 水淹层的定性与定量识别方法10-11
- 0.2.2 水淹层综合评价11
- 0.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1-12
- 0.4 技术路线12-13
- 第一章 辽河油田锦16区块区域概况13-32
- 1.1 锦16区块工区概况13
- 1.2 油藏地质概况及基本特点13-15
- 1.3 锦16区块储层物性特征15-32
- 第二章 水淹层物性及测井曲线的变化特征32-36
- 2.1 水淹层物性的变化特征32-33
- 2.1.1 储层孔隙度的变化32
- 2.1.2 储层渗透率的变化32
- 2.1.3 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32
- 2.1.4 岩石润湿性的变化32-33
- 2.2 水淹层测井曲线的变化特征33-36
- 2.2.1 电阻率曲线变化特征33
- 2.2.2 声波时差曲线变化特征33-34
- 2.2.3 微电极测井曲线特征34
- 2.2.4 自然电位曲线变化特征34-36
- 第三章 锦16区块测井资料预处理36-41
- 3.1 优选测井系列36-37
- 3.2 测井资料标准化37-41
- 第四章 水淹层定性评价方法研究41-46
- 4.1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层水淹的影响41
- 4.2 基本解释单元划分41-42
- 4.3 状态空间解释模型42-46
- 第五章 储层参数的求取46-55
- 5.1 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46-47
- 5.2 泥质含量计算方法47-50
- 5.3 孔隙度计算方法50-51
- 5.4 渗透率计算方法51-52
- 5.5 驱油效率的计算方法及水淹标准的建立52-55
- 5.5.1 驱油效率52-53
- 5.5.2 水淹级别标准的建立53-55
- 第六章 测井二次解释及效果分析55-60
- 6.1 储层参数解释精度分析55-56
- 6.2 投产资料对比分析56-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4
- 发表文章目录64-65
- 致谢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志臣,姚秀田,张霞,姜毅;灰色系统理论在水淹层及储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年03期
2 廖太平,张福荣;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水淹层识别方法[J];断块油气田;2004年02期
3 王任一,杨凯雷,刘向汉;水淹层混沌频谱特征识别方法探索[J];测井技术;2004年06期
4 王任一;刘日强;;基于小波熵水淹层识别方法探索[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5 张亚旭;高小燕;;测井评价水淹层[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王向公,周艳敏,黄文新,杨林,祗淑华,毋学平;模糊综合判别定性划分水淹层[J];测井技术;1999年01期
7 谭成仟,吴少波,宋社民;哈南油田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及解释方法研究[J];西北地质;2000年01期
8 范锡彦,周元歧,王桂成;胡状集油田水淹层测井综合解释及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1年02期
9 卢艳,王向公;利用灰色理论定性判别水淹层[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吴长虹,李敬功,陈彬,王艺景,焦文霞;高含水期产水率解释水淹层方法研究[J];河南石油;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建民;邢艳娟;王波;薛桂玉;;吉林油田水淹层解释方法[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宋子齐;谭成仟;;利用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开发后期水淹层参数[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李健;;埕岛油田水淹层测井响应原理及识别[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4 宋子齐;谭成仟;吴少波;;沈84块水淹层测井解释[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友 袁冰洁;水淹层测井技术:拨开水层见油层[N];中国石化报;2006年
2 通讯员 张鹏翼;吐哈研究院开发出水淹层解释软件[N];中国石油报;2003年
3 记者 张云普 通讯员 全攀峰;培育特色核心技术服务持续稳产[N];中国石油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尚福华;基于统计学习的油藏水淹层的识别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宇光;史南油田梁11断块沙二段水淹层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高健;锦16区块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3 邓鑫;江苏油田核磁与三维定量荧光水淹层评价方法[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赵伟;齐40块稠油水淹层的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王振伟;复杂碳酸盐岩油藏水淹层解释与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6 邵恺;红岗油田扶余油层水淹解释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7 曹雅楠;江苏油田水淹层热解实验响应特征与解释方法[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8 原野;水淹层解释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9 王蕾;基于空间变换的水淹层识别方法[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10 孙宝刚;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水淹层定性识别解释系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01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0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