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柴北缘乌兰地区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成因

发布时间:2017-10-27 11:26

  本文关键词:柴北缘乌兰地区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成因


  更多相关文章: 花岗岩 锆石SHRIMP定年 欧龙布鲁克陆块 宗雾隆构造带 乌兰


【摘要】:柴北缘乌兰地区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哈德森沟岩体的年龄为(413±3)Ma,许给沟岩体的年龄为(254±3)Ma,椅落山岩体的年龄为(251±1)Ma,察汗诺岩体角闪闪长岩和花岗岩的年龄分别为(249±1)Ma和(248±2)Ma,察汗河岩体年龄为(240±2)Ma,晒勒克郭来岩体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年龄分别为(250±1)Ma和(244±3)Ma。从年龄上看,这些花岗岩明显地分为两期:早期属早泥盆世(年龄为413 Ma),形成的岩石组合为:石英二长岩+碱长花岗岩;晚期属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年龄为254~240 Ma),又可进一步细分为254~251 Ma、250~248 Ma、244~240 Ma三次侵位,对应的岩石组合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早期花岗岩类不仅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且还富集部分高场强元素(Zr、Y、Nb等),属A型花岗岩;晚期花岗岩类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属I型花岗岩。早期花岗岩的87Sr/86Sr比值(0.710 8)和Nd模式年龄(T2DM=2.10 Ga)均高于晚期花岗岩(0.707 6~0.710 7,T2DM=1.41~1.58 Ga),但晚期花岗岩的εNd(t)值(-11.6)低于早期花岗岩(-4.8~-6.8),表明早期A型花岗岩可能起源于古元古代的大陆地壳,而晚期I型花岗岩起源于中元古代地壳。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我们认为,早期A型花岗岩的形成与祁连岩石圈拆沉导致欧龙布鲁克陆块北缘减薄、拉伸有关,也标志着宗雾隆裂陷的开始;而晚期I型花岗岩类的形成与宗雾隆洋壳向南俯冲于欧龙布鲁克陆块之下有关。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花岗岩 锆石SHRIMP定年 欧龙布鲁克陆块 宗雾隆构造带 乌兰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02000150005-06;12120115027001;121201140799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72063;40921001;40472034;40672049) 国家专项(编号:Sino Probe 05-05)联合资助~~
【分类号】:P588.121;P597.3
【正文快照】: 柴北缘自1998年发现榴辉岩以来,一直是地学砂岩、灰岩覆盖,这是一套大陆活动边缘的海相沉界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Yang et al.,1998;杨经绥等,积。晚古生代地层由晚泥盆世陆相碎屑岩、火山岩2000),许多学者对区内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开展了深和石炭纪浅海相沉积岩组成。侏罗纪和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渊;马寅生;刘成林;李宗星;孙娇鹏;邵鹏程;;柴北缘宗务隆构造带印支期花岗闪长岩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学前缘;2016年02期

2 WU CaiLai;GAO YuanHong;LI ZhaoLi;LEI Min;QIN HaiPeng;LI MinZe;LIU ChunHua;Ronald B FROST;Paul T ROBINSON;Joseph L WOODEN;;Zircon SHRIMP U-Pb dating of granites from Dulan and the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North Qaidam UHP belt, NW China[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4年12期

3 吴才来;郜源红;李兆丽;雷敏;秦海鹏;李名则;刘春花;Ronald B FROST;Paul T ROBINSON;Joseph L WOODEN;;都兰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柴北缘超高压带花岗岩年代学格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10期

4 宋述光;张贵宾;张聪;张立飞;魏春景;;大洋俯冲和大陆碰撞的动力学过程:北祁连-柴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岩石学制约[J];科学通报;2013年23期

5 李永祥;李善平;王树林;王磊;商健;张志青;赵海霞;;青海鄂拉山地区陆相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J];西北地质;2011年04期

6 宋述光;张聪;李献华;张立飞;;柴北缘超高压带中锡铁山榴辉岩的变质时代[J];岩石学报;2011年04期

7 吴才来;徐学义;高前明;李向民;雷敏;郜源红;Ronald B FROST;Joseph L WOODEN;;北祁连早古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及构造演化[J];岩石学报;2010年04期

8 张旗;金惟俊;李承东;王元龙;;再论花岗岩按照Sr-Yb的分类:标志[J];岩石学报;2010年04期

9 宋述光;牛耀龄;张立飞;张贵宾;;大陆造山运动:从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碰撞、折返的时限——以北祁连山、柴北缘为例[J];岩石学报;2009年09期

10 郭安林;张国伟;强娟;孙延贵;李广;姚安平;;青藏高原东北缘印支期宗务隆造山带[J];岩石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延贵;西秦岭—东昆仑造山带的衔接转换与共和坳拉谷[D];西北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IANG Hefang;SUN Fengyue;LI Liang;LI Ruihua;YU Lu;WANG Fei1and;SHEN Dali;;Geochronology,geochemistry and Hf isotope of monzogranite in Niubiziliang of Qinghai[J];Global Geology;2016年03期

2 张跃;陈世悦;孙娇鹏;马寅生;刘成林;李宗星;刘金;马帅;;柴北缘石炭系克鲁克组泥页岩岩相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J];地学前缘;2016年05期

3 彭博;刘成林;李宗星;马寅生;曹军;张旭;梁德秀;王冰;马帅;;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葡萄状灰岩缝洞的发现及成因分析[J];地学前缘;2016年05期

4 孙娇鹏;陈世悦;刘成林;马寅生;尹成明;彭渊;邵鹏程;马帅;刘金;;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晚古生代盆地构造环境:来自碎屑岩地球化学的证据[J];地学前缘;2016年05期

5 代昆;刘成林;肖敦清;马寅生;彭渊;张tD;郑策;张艳芳;孙娇鹏;;柴达木盆地欧龙布鲁克地区构造演化研究[J];地学前缘;2016年05期

6 夏林圻;李向民;余吉远;王国强;;祁连山新元古代中—晚期至早古生代火山作用与构造演化[J];中国地质;2016年04期

7 崔加伟;郑有业;孙祥;吴松;高顺宝;田立明;孙君一;杨超;;青海省赛支寺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包体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制约[J];地球科学;2016年07期

8 刘建楠;肖克炎;陈风河;;祁连成矿带成矿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J];地质学报;2016年07期

9 吴才来;雷敏;吴迪;李天啸;;柴北缘乌兰地区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成因[J];地球学报;2016年04期

10 胡万龙;贾志磊;王金荣;侯克选;王淑华;;南祁连化石沟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1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祁生胜;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许庆林;青海东昆仑造山带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李王晔;西秦岭—东昆仑造山带蛇绿岩及岛弧型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木合塔尔·扎日;尼加提·阿布都逊;吴兆宁;;觉罗塔格南缘石炭系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亚洲洋南缘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J];地学前缘;2015年01期

2 陶继华;岑涛;龙文国;李武显;;华南印支期弱过铝质和强过铝质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矿物化学及其岩石成因制约[J];地学前缘;2015年02期

3 林宜慧;张立飞;;北祁连山清水沟蓝片岩带中含硬柱石蓝片岩和榴辉岩的岩石学~(40)Ar/~(39)Ar年代学及其意义[J];地质学报;2012年09期

4 陈育晓;夏小洪;宋述光;;北祁连山西段志留纪高硅埃达克岩:洋壳减压熔融的证据[J];科学通报;2012年22期

5 许荣科;郑有业;周宾;吴亮;祝海洋;张宇;马超;吕登;;柴北缘绿梁山一带与造山作用相关的铜铅锌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启示[J];西北地质;2012年01期

6 张建军;王涛;张招崇;童英;张磊;史兴俊;郭磊;李舢;曾涛;;华北地块北缘西段巴音诺尔公—狼山地区牙马图岩体的岩浆混合成因——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证据[J];地质论评;2012年01期

7 李永祥;李善平;王树林;王磊;商健;张志青;赵海霞;;青海鄂拉山地区陆相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J];西北地质;2011年04期

8 林宜慧;张立飞;季建清;王乾杰;宋述光;;北祁连山九个泉硬柱石蓝片岩~(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科学通报;2010年17期

9 夏小洪;宋述光;;北祁连山肃南九个泉蛇绿岩形成年龄和构造环境[J];科学通报;2010年15期

10 Joseph L.WOODEN;Paul T.ROBINSON;Frank K.MAZDAB;Chris MATTINSON;;Geochemistry and zircon SHRIMP U-Pb dating of granitoids from the west segment of the North Qaidam[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裴先治;勉略—阿尼玛卿构造带的形成演化与动力学特征[D];西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忠礼,莫宣学,潘桂棠,朱弟成,赵志丹,王立全,江新胜;西藏过铝花岗岩研究近况[J];地学前缘;2003年04期

2 王德滋;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高校地质学报;2004年03期

3 洪大卫;王涛;童英;;中国花岗岩概述[J];地质论评;2007年S1期

4 张旗;潘国强;李承东;金惟俊;贾秀勤;;21世纪的花岗岩研究,路在何方?——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六[J];岩石学报;2008年10期

5 邵其东;钱元明;吴登晨;;花岗岩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对一些问题的认识[J];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10期

6 王宠;;关于福建后侏罗纪的两种花岗岩相的简介[J];地质学报;1956年01期

7 Л.В.Таусон ,田华振;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类型[J];地质地球化学;1975年01期

8 张之平;;陕西秦岭地槽区花岗岩成因及成矿问题浅见[J];西北地质;1978年05期

9 S.Suensilpong;P.Putthapiban;N.Mantagit;王志泰;;含锡花岗岩的某些特征及其与构造条件的关系[J];云南地质;1982年02期

10 ;陕西省花岗岩类研究成果评审验收[J];陕西地质;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旗;潘国强;李承东;金惟俊;贾秀勤;;21世纪的花岗岩研究,路在何方?——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六[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廖忠礼;莫宣学;潘桂棠;朱弟成;王立全;赵志丹;江新胜;;西藏过铝花岗岩的初步研究[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聂凤军;裴荣富;吴良士;张洪涛;;内蒙古中南部古陆边缘花岗岩类及其演化[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5)[C];1992年

4 权恒;;内蒙古东部黄岗地区花岗岩类型及锡矿[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6)[C];1983年

5 王玉太;史明魁;谭运金;张传荣;;南岭地区含稀有金属花岗岩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演化特点[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C];1980年

6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丰度(2008年出版专著)[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7 张旗;王元龙;金惟俊;贾秀勤;李承东;;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花岗岩的识别[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旗;王焰;潘国强;李承东;金惟俊;;花岗岩源岩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四[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杨树锋;陈汉林;陈芙蓉;竺国强;姜继双;;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磁性特征及地质意义[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杨树锋;陈汉林;姜继双;竺国强;;高温高压下华南两类花岗岩的波速特征及构造意义[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殿华;袁奎荣把名字刻在花岗岩上的地质学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2 博雅;花岗岩类的成岩与成矿作用有本质差别[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科强;浙西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施彬;东昆仑黑海地区加里东期过铝质花岗岩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周洁;江南造山带东段含钨花岗岩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彭花明;江西大湖塘钨矿含矿花岗岩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叶张煌;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特征及形成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禹丽;三江腾冲—保山地块中生代岩浆岩成因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郭春丽;赣南崇义—上犹地区与成矿有关中生代花岗岩类的研究及对南岭地区中生代成矿花岗岩的探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8 李永军;花岗岩类地质信息的采集与集成[D];长安大学;2005年

9 庞振山;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地质特征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白宪洲;滇西龙陵地区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成矿作用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志才;滇西龙陵象达—平达地区中—新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罗刚;赣西北花山洞钨矿隐伏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定年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安永龙;中祁连中段丹德尔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及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张隆隆;内蒙古乌兰德勒钼铜多金属矿区花岗岩类岩体时空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刘跃;胶东早白垩世早期新城花岗岩成因及其成矿贡献[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李世民;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过程:西羌塘地块晚侏罗世岩浆岩约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陈虹;内蒙古阿拉善巴音诺尔公一带二叠纪侵入岩地质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魏娟娟;北武夷龙头岗—王坞铜多金属矿田花岗岩类岩浆作用与成矿[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王U,

本文编号:1103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03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b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