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数值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深部硐室分区破裂 FLAC~(3D)数值模拟 应变能密度理论 剪胀角 卸荷速率
【摘要】:近年来,随着地下工程的持续发展和深部地下岩体力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化,在深部地下工程中岩石特有的破坏现象日益被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家重视。在高地应力、高温度、大扰动的复杂环境下,深部岩体的破坏显现出一系列与浅部岩体破坏截然不同的形式,如岩石的分区破坏等现象。基于岩石细观构造的复杂性,这些现象目前难以进行定量描述。本文结合多位学者在深部岩体分区破裂化现象上的研究成果,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使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中的FISH语言结合C++语言开发程序,对岩石的分区破裂化现象进行数值模拟。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相关结果如下:(1)基于最大拉应力准则和应变能密度理论,使用C++和FISH语言对岩石分区破裂化现象的模拟程序进行开发,较好地完成了分区破裂化现象在数值模拟软件中的实现。(2)通过计算程序,结合他人的现场模型试验结果,对马蹄形、圆形、城门洞形巷道围岩的破坏形态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的破裂区和非破裂区的宽度和数量与现场模型试验成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并验证了分区破坏的范围与洞形及硐室尺寸之间的相关性。(3)分析了包含初始加载方式、围岩卸荷速率、岩石剪胀角的因素对于分区破裂化的影响。证明了初始最大主应力平行于巷道轴向,使围岩在径向产生拉应变是分区破裂化现象产生的重要条件,并直观得到破裂带数目和位置与围岩卸荷速率之间的相关性,且岩石的剪胀角对于分区破裂化现象除破裂区的延展性外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深部硐室分区破裂 FLAC~(3D)数值模拟 应变能密度理论 剪胀角 卸荷速率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5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1章 绪论11-22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3
- 1.2 分区破裂化现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3-20
- 1.2.1 国外该领域的一些研究和进展13-17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和进展17-19
- 1.2.3 基于数值模拟的分区破裂研究现状19-20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0-22
- 1.3.1 研究内容20
- 1.3.2 技术路线20-22
- 第2章 数值实验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案22-32
- 2.1 数值模拟实验研究背景22-23
- 2.2 弹性损伤本构方程23-24
- 2.3 岩体破裂的能量耗散理论24-29
- 2.3.1 岩体破裂与能量耗散24-26
- 2.3.2 应变能密度理论26-29
- 2.4 FLAC~(3D)程序介绍29
- 2.5 分区破裂在FLAC~(3D)中的实现过程29-32
- 第3章 不同洞形围岩破裂现象探讨32-47
- 3.1 引言32
- 3.2 马蹄形巷道围岩破裂模式研究32-38
- 3.2.1 模型现场模拟试验工况与结果32-34
- 3.2.2 数值模拟计算34-38
- 3.3 圆形巷道围岩破裂模式研究38-42
- 3.3.1 模型试验工况与结果38-39
- 3.3.2 数值模拟计算39-42
- 3.4 城门洞形巷道围岩破裂模式研究42-46
- 3.4.1 模型试验工况与结果42-44
- 3.4.2 数值模拟计算44-46
- 3.5 本章小结46-47
- 第4章 深部围岩分区破裂影响因素研究47-55
- 4.1 引言47
- 4.2 不同加载方式对分区破裂化模拟的影响47-49
- 4.2.1 数值模拟计算48
- 4.2.2 模拟结果分析48-49
- 4.3 不同的卸荷速率对分区破裂化模拟的影响49-52
- 4.3.1 数值模拟计算49-50
- 4.3.2 模拟结果分析50-52
- 4.4 不同剪胀角对分区破裂化模拟的影响52-54
- 4.4.1 数值模拟计算52-54
- 4.4.2 模拟结果分析54
- 4.5 本章小结54-55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5-57
- 5.1 结论55
- 5.2 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书根;;浅谈锚杆联合技术在煤矿矿井深部巷道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年04期
2 王金平;;深部巷道损坏变形分析与采取对策[J];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3 陈旭光;张强勇;刘德军;张宁;李术才;;高地应力深部巷道开挖锚固特性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4 王德仁;;深部巷道支护技术研究[J];民营科技;2012年03期
5 张忠平;;深部巷道支护技术研究[J];民营科技;2012年06期
6 李化敏;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系统分析[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6年02期
7 徐燕;武建军;;深部巷道锚杆与衬砌支护的数值模拟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8 唐鑫;潘一山;章梦涛;;深部巷道区域化交替破碎现象的机理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4期
9 张玉海;;深部巷道强力锚杆与锚索支护材料[J];科技资讯;2008年05期
10 周仕勇;;谈如何提高深部巷道控制测量精度[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光华;;深部巷道强力支护探讨[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春春;左宇军;朱德康;;动力扰动下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数值试验[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戚承志;王明洋;钱七虎;;深部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及其描述问题[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尤春安;高法民;许裕平;蒋斌松;桑红星;林登阁;毕宣可;杨永腾;董光振;王宗喜;吴绪生;史铁山;王传民;;复杂岩层深部巷道地压及支护对策研究[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5 康红普;;深部巷道锚杆支护理论与技术[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金奎;王金安;李大屯;李鸿雷;王金喜;;高应力深部巷道破碎围岩锚壳喷支护技术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坤福;靖洪文;杨圣奇;;深部巷道围岩应力演化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玉龙;张晴;高明仕;;深部岩巷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性控制[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9 郭仕全;;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理论在新陆矿的应用[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戚承志;钱七虎;王明洋;;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时间过程及支护[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家福邋马保恩;支护改革为陶阳矿撑起安全伞[N];经理日报;2007年
2 宁建民;华丰矿支护新技术安全高效[N];经理日报;2007年
3 刘金芝 巩磊;南屯矿东昱公司开发锚索市场[N];中国矿业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继华;考虑渗流作用的深部巷道围岩流变特性及控制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龙景奎;深部巷道围岩协同锚固机理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牛双建;深部巷道围岩强度衰减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陈坤福;深部巷道围岩破裂演化过程及其控制机理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李伟;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安全控制原理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军;深部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深部巷道围岩动态变形破坏与稳定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郭罡业;深部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及其控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徐继成;深部巷道动态补强支护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陈雨雪;深部巷道非对称变形分区特征及影响因素[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舒;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数值模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6 林波;高地应力深部巷道分区破裂现象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谭鹏;金川深部巷道变形及支护时效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许孝滨;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锚固机理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张帆舸;深部巷道复合围岩变形特性与耦合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熊海明;广西环江下金煤矿深部巷道复合支护技术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19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19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