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主要断裂带近期运动变化及与地震活动关联性
本文关键词:川滇主要断裂带近期运动变化及与地震活动关联性
更多相关文章: 川滇地区 汶川地震 构造块体 有限元分析 断层
【摘要】:汶川地震发生于巴颜喀拉、华南和川滇菱形块体"三联点"附近,对周边块体和川滇地区主要断裂带也即块体边界带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基于最新得到的1999~2007、2009~2011和2011~2013年GPS复测结果,利用二维有限元接触模型和"块体加载"方法,模拟强震前后断裂带的运动与受力变化.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为低速运动但挤压应力快速积累,汶川地震后巴颜喀拉、滇西南、菱形块体向E-SSE逃逸增强,龙门山断裂带右旋、挤压运动速率和压应力年积累量最高值分别为震前的4.5、2.1和2.5倍.鲜水河南段、安宁河、则木河、大凉山和丽江-小金河断裂带挤压应力快速积累,并形成横跨川滇中部沿NE向展布的挤压应力增强带.鲜水河断裂带中部拉张增强并出现短暂反向.上述变化与该区同期中强地震分布关系密切,揭示出地震活动空间迁移与块体运动变化有关.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川滇地区 汶川地震 构造块体 有限元分析 断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72180,41172180)资助
【分类号】:P315.2
【正文快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72180,41172180)资助1引言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面高程变化剧烈、深大断裂纵横展布、强震频发,是高原物质向E和SE逃逸的主要通道.李坪等(1975)、阚荣举等(1977)根据震源机制和地震破裂带资料,以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曲江、金沙江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华;江在森;王敏;张祖胜;刘广余;韩月萍;丁平;龚平;;印尼地震对我国川滇地区地壳水平活动的影响[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6年01期
2 刘丽芳,付虹;川滇地区A(b)值动态演化特征及其在强震预测中的应用[J];地震研究;2005年04期
3 周伟;李延兴;张静华;张中伏;;川滇地区现今构造变形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年02期
4 杨锐;张文清;边学峰;张凤秋;;川滇地区岩石圈磁场的小波多尺度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龙小霞;延军平;孙虎;王祖正;;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J];灾害学;2006年03期
6 王辉;曹建玲;张怀;张国民;石耀霖;申旭辉;;川滇地区下地壳流动对上地壳运动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J];地震学报;2007年06期
7 石玉涛;高原;;川滇地区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06期
8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陈兵;川滇地区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分析[J];高原地震;1999年03期
9 龙思胜;川滇地区单断裂强震区与多断裂强震区[J];中国地震;2005年01期
10 李铁明,邓志辉,吕弋培;川滇地区现今地壳形变及其与强震时空分布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地震;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魁;卢军;关华平;刘允秀;张平;唐宇雄;;川滇地区强化地电观测试验研究[A];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5年
2 杨国华;江在森;王敏;张祖胜;刘广余;丁平;龚平;韩月萍;;印尼地震对我国川滇地区及其南部地壳水平活动的影响[A];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5年
3 熊绍柏;尹周勋;;川滇地区岩石圈上部结构与构造[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4 许才军;李志才;王琪;孙振冰;;川滇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及动力学的大地测量研究展望[A];《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5 石玉涛;高原;;川滇地区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6 景惠敏;张怀;石耀霖;;川滇地区地壳加厚的有限元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连旺;李玉江;叶际阳;詹自敏;;川滇地区地震活动对区域构造应力场扰动的数值模拟[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许才军;李志才;;顾及地壳结构的黏弹性断层模式在川滇地区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赵国庆;籍俊伟;林小竹;;川滇地区强震趋势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王辉;张怀;石耀霖;张国民;;川滇地区下地壳流动对上地壳运动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路晓翠;川滇地区重力场及深部构造特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2 周连庆;川滇地区Lg波Q值横向不均匀性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8年
3 王闫超;川滇菱形地块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4 马超;川滇块体内主干断裂活动性及微地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赵静;块体模型与负位错模型分析川滇地区块体应变与断裂带变形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2年
,本文编号:1133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3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