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新华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黑河市新华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更多相关文章: 新华地区 铜多金属矿 矿化蚀变 成矿条件 找矿方向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铜矿的需求量持续增长,铜金属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找矿需求迫切。笔者通过参加黑河市爱辉区427.5高地铜多金属矿普查项目,在野外地质工作及室内已有地质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等理论,研究了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与铜的成矿关系,以期丰富和发展该区域成矿理论,促使找矿工作有所突破。本次研究工作主要利用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1:2万高精度磁法测量、1:2万激电中梯测量、激电测深剖面测量及槽探、钻探等技术方法,确定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研究矿(化)体分布规律,查明含矿层、矿化蚀变带、矿(化)体的分布范围、规模、产状、矿物成分等。通过对研究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的研究,结合物化探资料及野外地质工作,综合成矿地质背景,得出四条对成矿有利的条件,即:(1)构造(隐爆)角砾岩带发育地段;(2)热液蚀变,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组合为蚀变内带,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为主的青盘岩化组合为蚀变外带,铜矿体往往就赋存内蚀变带中,外带是间接找矿标志,内带是直接找矿标志;(3)Au、Ag、Cu、W、Mo组合异常浓集中心部位或单铜异常浓集中心部位是寻找铜矿床的有利地段;(4)正磁异常、低异常区内的局部重力高异常及中低阻中高极化异常是寻找铜矿床的有利地段。最终,依据铜矿体赋存部位、地质构造、岩性、围岩蚀变特征等条件分析,得出该矿床成因类型应属斑岩-热液蚀变型铜矿床。蚀变安山岩为成矿母岩,早白垩世和早侏罗世次火山岩的侵入活动为本区成矿提供了热源,区内北西向的构造带为导矿、容矿构造。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彬;;南戈滩地区成矿条件研究[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霍明远;南岭及其邻区多金属成矿条件与开发方向[J];自然资源学报;1990年03期
3 刘福涛,,韩哲,李风华;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地区砂金成矿条件分析[J];黄金科学技术;1995年02期
4 喻建荣;;四川省巴塘县措普一带多金属成矿条件分析[J];四川地质学报;2010年03期
5 刘岩;张明忠;计新利;;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南段及其西坡成矿条件浅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24期
6 马治忠;陈满;赵春荣;樊黎莉;;阜新地区银及多金属成矿条件分析[J];现代矿业;2013年12期
7 陈长寿;;浅谈苏普特地区的成矿条件[J];新疆有色金属;2009年S1期
8 陆英文;宋延山;;黑龙江省漠河县二根河一带区域成矿条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9 李国庆;谢俊山;张禹;;内蒙古兴安盟索伦地区成矿条件浅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年05期
10 管永胜;陈启飞;;罗甸南部多金属矿特征与成矿条件初步分析[J];贵州地质;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志勇;;鲁西地区铁矿成矿条件及资源远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文达;崔征科;;东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及远景研究[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潘彤;;青海肯德可克钴-金-铋矿床成矿条件及机理浅析[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缪建军;邢海国;刘传钢;黄志俊;;新疆乌苏市桑集特地区铜矿成矿条件分析[A];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283大队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季克俭;杨岳清;李金城;杜均恩;陈志美;;广东梅县地区铁矿成矿条件和找矿方向(1977)[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6 王永飞;;新疆尼勒克县阿拉斯坦铜矿床成矿条件分析[A];四川省地质学会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李举松;陈景伟;周炳龙;杨正稳;黄令;;浅析矿产资源勘查中遥感技术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下册)[C];2011年
8 ;山东招掖金成矿区区域成矿条件[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9 张蔚语;;皇山矿区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10 王立本;;南天山大型贵重、有色金属矿床成矿条件研究、靶区优选与评价[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德峰;内蒙古上库力地区铅锌多金属矿成矿条件与矿产预测[D];吉林大学;2015年
2 熊鹏雷;黑龙江省饶河县大带村地区锡矿成矿条件及成矿预测[D];吉林大学;2016年
3 张士超;黑龙江省黑河市新华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D];吉林大学;2016年
4 闫李军;青阳北部地区铜成矿条件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5 王金锋;云南澜沧江铜成矿带基于GIS的成矿条件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6 王希;黑龙江省新民—大吉岭库地区金矿床特征与成矿条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善明;广西大瑶山西铅锌铜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8 刘恒;四川省会东地区铁铜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9 闫楠;阜新老河土—十家子地区玛瑙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10 李会欣;江西永平地区铜多金属成矿有利度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51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5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