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欧龙布鲁克地块新元古代早期冰川事件:来自CIA指数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7-11-07 09:44

  本文关键词:欧龙布鲁克地块新元古代早期冰川事件:来自CIA指数的证据


  更多相关文章: 欧龙布鲁克地块 新元古代早期 “寒冷气候期” 化学蚀变指数(CIA) 成分变异指数(ICV)


【摘要】:采自欧龙布鲁克地块全吉山、欧龙布鲁克山两个剖面全吉群下部砂砾岩段(包括麻黄沟组与枯柏木组)样品ICV指数大多数1、或略1,这表明该套碎屑岩沉积是构造活动地带的初始沉积。底部冰成岩发育层段样品CIA指数大多数在53左右,向上CIA指数增大至67左右,反映新元古代早期研究区古气候整体转暖。底部层段样品极低的CIA值表明欧龙布鲁克板块新元古代早期主要发生寒冷气候条件下的低等程度化学风化,首次从CIA指数角度证实研究区存在新元古代早期极端寒冷气候事件,为研究区受新元古代早期"雪球地球"事件影响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证据。通过对前人年代学研究的总结,将这套含有大量低CIA值碎屑岩的冰川沉积地层沉积年限约束在780±20~740±16Ma范围内,并认为其与国际上的Kaigas冰期及塔里木地区贝义西冰期相对应。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
【基金】:国土资源地调项目(编号:资[2014]03-025-002、12120113040000-3)资助的成果~~
【分类号】:P534.3
【正文快照】: 注:本文为国土资源地调项目(编号:资[2014]03-025-002,12120113040000-3)资助的成果。基于对加拿大古元古代Huronian超群碎屑岩的研究,作为衡量源区岩石风化强度的重要参数,Nesbitt和Young(1982)提出了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简称CIA)。随后,CIA指数被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建平;平先权;夏冰;余淳梅;;华北深部岩石圈存在弱的新元古代热活动的同位素年代学信息:证据及意义[J];岩石学报;2013年07期

2 丁海峰;马东升;姚春彦;蔺启忠;;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冰成沉积地球化学研究[J];地球化学;2014年03期

3 刘贻灿;刘理湘;古晓锋;李曙光;刘佳;宋彪;;大别山北淮阳带西段新元古代浅变质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科学通报;2010年24期

4 于海峰,陆松年,修群业,李铨;甘肃北山西部新元古代陆块汇聚与裂解事件的岩石记录[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0年02期

5 钱迈平,袁训来,徐学思,厉建华;江苏徐州及其邻区新元古代魏集组叠层石礁[J];江苏地质;2001年02期

6 周金城 ,王孝磊 ,邱检生 ,高剑锋;桂北中-新元古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岩石地球化学[J];岩石学报;2003年01期

7 王孝磊 ,周金城 ,邱检生 ,高剑峰;湖南中-新元古代火山-侵入岩地球化学及成因意义[J];岩石学报;2003年01期

8 唐烽,尹崇玉,王自强,陈孟莪,高林志;华北地台东缘新元古代地层对比和宏体化石研究的进展和发展趋势[J];地质通报;2005年07期

9 李美俊;王铁冠;王春江;;新元古代”雪球”假说与生命演化的环境[J];沉积学报;2006年01期

10 冯东;陈多福;刘芊;;新元古代晚期盖帽碳酸盐岩的成因与“雪球地球”的终结机制[J];沉积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雪蕾;黄晶;;晚新元古代帽碳酸盐岩成因初探[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家生;;华南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后古海洋“冷泉”地质记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郑永飞;;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与地幔超柱活动[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同钢;储雪蕾;陈孟莪;张启锐;冯连君;;新元古代全球冰川事件对早期生物演化的影响[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郑永飞;;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与地幔超柱活动[A];第三届安徽科技论坛地质古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报告(摘要)汇编[C];2004年

6 高林志;耿树方;;亚洲中部及邻区中-新元古代地层序列及成矿沉积环境的探讨[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7 唐烽;;新元古代底栖宏体藻类的分异及其环境响应[A];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8 黄晶;储雪蕾;张启锐;冯连君;;新元古代冰期及其年代[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C];2008年

9 陆松年;李怀坤;王惠初;郝国杰;相振群;;从超大陆旋回研究中-北亚地区中-新元古代地质演化特征[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10 邢智峰;齐永安;袁余洋;郑伟;;河南焦作地区新元古代碎屑岩中微生物形成的沉积构造[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冲;秦祁昆地区新元古代构造—岩相古地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2 敖文昊;扬子地块北缘大汉山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D];西北大学;2015年

3 刘泽瑞;扬子西北缘新元古代汉南酸性杂岩矿物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郭辉;豫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李婷;扬子陆块北缘碑坝—西乡地区新元古代构造—岩浆作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黄博涛;东天山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的成因及其地壳演化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7 程佳孝;滇东北新元古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8 杨钊;南秦岭中段中—新元古代基底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D];西北大学;2008年

9 秦切;新疆库鲁克塔格兴地河新元古代镁铁—超镁铁岩体研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制约[D];新疆大学;2012年

10 王丽娟;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对比及沉积环境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51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51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f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