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粤北诸广山复式岩体的铀矿物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8 21:43

  本文关键词:粤北诸广山复式岩体的铀矿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花岗岩型铀矿 铀矿物 电子探针 成岩成矿过程 诸广山复式岩体


【摘要】:粤北诸广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集聚地。前人对粤北地区铀矿的地球化学、年代学以及铀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对岩体的铀矿物尚未进行系统地研究。本文主要利用电子探针对诸广山印支期和燕山期岩体的铀矿物进行研究,从而对粤北诸广山地区铀矿的成岩成矿过程进行深入探讨。得到如下认识:燕山期产铀岩体(如长江岩体)和不产铀岩体(如九峰岩体)的铀矿物在产状、含量、形貌、成分、类型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相比于不产铀岩体,产铀岩体中的铀矿物含量相对较多,常与还原性矿物(如黄铁矿)共生,表面常见溶蚀特征,成分变化较大,除晶质铀矿外,还常有沥青铀矿、铀钍矿、铀石等。产铀和不产铀岩体的晶质铀矿都记录了岩体形成年龄(~160Ma)和一期热液作用年龄(~105Ma),但产铀岩体的沥青铀矿还记录了一期~70Ma的成矿年龄,指示产铀岩体经历了更多的后期热液作用才导致成矿。这些差异可以作为判断产铀岩体与不产铀岩体的标志,为花岗岩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提供一种新方法。对长江铀矿区302矿床具有明显蚀变分带的钻孔岩心开展铀矿物研究,运用电子探针测年方法对各个蚀变分带的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进行定年,获得晶质铀矿的化学年龄为165±2.5Ma,代表长江岩体的形成年龄;沥青铀矿的化学年龄可分为四组:~120Ma、~105Ma、~92Ma、~70Ma,代表矿区多期次的热液活动时间,也可代表粤北地区铀矿的多期次成矿作用年龄,前三组代表早期铀成矿期,第四组代表主成矿期。对印支期两个产铀岩体(油洞和龙华山岩体)的晶质铀矿进行定年,油洞岩体晶质铀矿的化学年龄可分为两组,分别为~228Ma、~160Ma,第一组年龄代表油洞岩体的成岩年龄,第二组年龄与侵入其中的长江岩体的形成年龄一致。龙华山岩体周围没有后期岩体侵入,其晶质铀矿的化学年龄仅有一组,为~230Ma,代表龙华山岩体的形成年龄。表明花岗岩中的晶质铀矿不但可以记录自身的成岩年龄,还可以记录后期侵位岩体的年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9.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河;段超;赵悦;裴浩翔;任顺利;;氧化还原障在热液铀矿成矿中的作用[J];地质学报;2016年02期

2 Jincheng Luo;Ruizhong Hu;Shaohua Shi;;Timing of Uranium Mineralization and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Shazijiang Granite-Hosted Uranium Deposit in Guangxi, South China: New Constraint from Chemical U-Pb Age[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15年06期

3 黄国龙;曹豪杰;徐文雄;沈渭洲;;诸广棉花坑铀矿床垂向分带模式及深部找矿潜力[J];铀矿地质;2015年03期

4 祁家明;黄国龙;朱捌;伏顺成;许幼;叶松鑫;;粤北棉花坑铀矿床蚀变花岗岩副矿物特征研究[J];地质学报;2014年09期

5 陈振宇;黄国龙;朱捌;陈郑辉;黄凡;赵正;田泽瑾;;南岭地区花岗岩型铀矿的特征及其成矿专属性[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4年02期

6 黄国龙;刘鑫扬;孙立强;李钟枢;张世佳;;粤北长江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地质学报;2014年05期

7 韦龙明;王莉;张广辉;朱文凤;王潇潇;王登红;王然;;广东石人嶂钨矿床中的晶质铀矿研究[J];地质学报;2014年04期

8 赵慧博;刘亚非;阳珊;叶美芳;王志海;王博;常娜;;电子探针测年方法应用于晶质铀矿的成因类型探讨[J];岩矿测试;2014年01期

9 胡欢;王汝成;陈卫锋;陈培荣;凌洪飞;刘国宁;;桂东北豆乍山产铀花岗岩热液活动时限的确定与铀成矿意义[J];科学通报;2013年36期

10 陈金勇;范洪海;陈东欢;顾大钊;王生云;;纳米比亚欢乐谷地区白岗岩型铀矿矿物特征研究[J];地质论评;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祥坤;电子探针定年技术在铀及含铀矿物测年中的开发与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3年

2 朱捌;地幔流体与铀成矿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泽瑾;诸广山产铀与不产铀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矿物学特征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本文编号:1158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58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5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