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探地雷达地下浅层砂体和管道探测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9 09:24

  本文关键词:探地雷达地下浅层砂体和管道探测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探地雷达 浅层河道砂体 浅层目标体 时域有限差分 正演模拟 Pauli极化


【摘要】:探地雷达一种通过发射高频电磁波束来确定介质内部物质分布规律的无损探测方法,采用快速、连续、非接的探测方式,具有采集速度快、分辨率高的特点。探地雷达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环境、水文地质调查、考古、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军事探测、星球探测等领域。但是探地雷达与其他探测方法一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穿透能力弱、多次波及其它杂波干扰严重、单极化的数据获取方式提供信息量有限、天线耦合的影响等缺点。传统的探地雷达的发射接收的都是同一性质的线性极化波,在进行等偏移距测量时,这两个天线以一定的天间距并排垂直于测线放置,工作时发射天线产生一个与天线长轴方向平行的线性极化波,由线性极化波的性质可知,接收天线对平行于天线长轴方向的电场极化成分最敏感。由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相同,所以在接收天线中只有平行于天线长轴方向的电场极化成分能够被接收到。电磁波与具有多种电磁波视角的目标表面发生作用后,目标会使电磁波极化产生不同程度的旋转。传统的探地雷达天线只接收与发射天线相同极化方向的反射波。这就造成了目标体反射信息的缺失。在传统的探地雷达天线极化方式的基础上,保持发射天线极化方式不动而使接收天线旋转90°,定义与测线平行的方向为H极化,与测线垂直的方向为V极化,这样天线就有四种极化方式,分别是VV、VH、HV、HH,其中VV和HH为共极化模式,VH和HV为交叉极化模式。基于以上的原理构建了全极化探地雷达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目标体反射信号的矢量特性,通过研究反射信号矢量分量之间关系,从而能够更好的获取地质体和地质表面的几何属性以及结构属性的信息。本文利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对野外地形进行精准测量并进行介质采样,测量野外介质的各项物性参数,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编写的GprMax2D,按照实测地形分别对地下浅层砂体工区以及地下供热管道进行正演模拟,经过地形矫正后得到准确的探地雷达正演剖面。正演剖面中,河道各砂岩层、大小砂体以及地下供热管道都可以清晰地刻画出来。对野外采集到的雷达数据进行整合及数据处理,对地下供热管道的雷达数据采用Pauli极化的方式进行偏移成像。将正演模拟的剖面与雷达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有很好的稳合度,验证了极化探地雷达对浅层河道砂体及浅层目标体的感应识别有着较好的效果,同时探地雷达正演模拟的方法也为实际的测量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未来探地雷达运用到石油勘探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能性,拓宽了探地雷达的应用范围。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3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董航;刘四新;吴俊军;;地质勘探中钻孔雷达的天线性能及系统实验分析[J];世界地质;2009年04期

2 张文波;魏文博;景建恩;贾正元;;利用探地雷达的极化特性检测建筑物结构[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刘四新;曾昭发;;频散介质中地质雷达波传播的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4 仝传雪;刘四新;王春辉;;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探地雷达极化测量[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S1期

5 郭秀军,武瑞锁,贾永刚,李鸿江;不同土壤中含油污水污染区的电性变化研究及污染区探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6 李谦;林昌禄;;雷达极化理论中常见极化散射矩阵特性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7 胡安军;;雷达目标极化特性及其在反隐身中的应用[J];无线电工程;1992年06期

8 刘志文;柯有安;;雷达反隐身的若干问题与技术途径[J];现代雷达;199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晓光;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汪洋;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及其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文婧;全极化步进频率探地雷达硬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邹立龙;全极化探地雷达正演模拟及极化校准技术[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李丽丽;全极化探地雷达采集系统及校准技术初探[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61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61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d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