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疏勒河地区三叠系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本文关键词:青海疏勒河地区三叠系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中南祁连弧盆系 沉积相分析 碎屑统计 构造演化
【摘要】:中南祁连弧盆系是秦-祁-昆造山系的重要构造单元。疏勒河地区三叠系地层沿北西西方向呈条带状发育于疏勒盆地西南部和疏勒南山东南部。本文研究区位于南祁连地块北缘,南部分布南祁连系列坳陷盆地与小隆起,北部紧邻崩坤沟-扎尔马格构造混杂岩带以及以发育前寒武系地层为特征的中祁连地块。为探讨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前人研究多集中于大型构造带构造活动、造山带基底特征、板块裂解、碰撞俯冲等方面,较少集中于盆地沉积特征研究。本文研究结合前人对研究区大地构造、地层分布划分等研究成果以及本次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以Dickinson三角图解体系为基础对样品进行碎屑统计等分析,尝试探讨南祁连陆块北缘的三叠系地层物源区特征,进而讨论盆山格局和盆地沉积模式。沉积相分析表明,在三叠纪,研究区在构造作用下先后经历了海进过程和海退过程,砂岩碎屑统计结果显示其物源区具有稳定克拉通特征,其岩屑成分比例显示早期的主要物源区以中酸性侵入岩岩体为特征,晚期主要物源区以变质沉积岩区为主要特点。结合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推断主要沉积物源从单一的北部物源区转变为南部、北部物源区共同作用,而南部物源区的相对抬升应始于早三叠世。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34.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毅;魏玉帅;王成善;张小龙;商咏梅;;藏南仲巴地区早白垩世日朗组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15年01期
2 马收先;孟庆任;曲永强;;轻矿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J];岩石学报;2014年02期
3 杨仁超;李进步;樊爱萍;宗敏;张涛;;陆源沉积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沉积学报;2013年01期
4 王苏里;周立发;;南祁连盆地二叠纪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岩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2012年06期
5 刘永江;Franz Neubauer;李伟民;Johann Genser;李伟;;柴北缘—南祁连地区构造热事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5期
6 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邓晋福;冯益民;张克信;张智勇;王方国;邢光福;郝国杰;冯艳芳;;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J];中国地质;2009年01期
7 蔡福龙;丁林;张清海;徐晓霞;岳雅慧;张利云;许强;;雅鲁藏布江周缘前陆盆地物源分析及构造演化[J];岩石学报;2008年03期
8 徐亚军;杜远生;杨江海;;沉积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07年03期
9 赵红格,刘池洋;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J];沉积学报;2003年03期
10 许志琴,杨经缓,吴才来,李海兵,张建新,戚学祥,宋述光,万渝生,陈文,邱海峻;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与折返的时限及机制[J];地质学报;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1164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6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