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油田近10年地质认识创新与油气勘探发现
本文关键词:渤海油田近10年地质认识创新与油气勘探发现
更多相关文章: 渤海油田 源-汇耦合控砂 极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 走滑转换带 脊-断-砂耦合控藏 混合沉积 花岗岩潜山油藏模式 油气勘探发现
【摘要】:近10年渤海油田在潜山、中深层、岩性油气藏及天然气领域的勘探实践证实,地质新认识为油气勘探发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部署。其中,源-汇时空耦合控砂原理的提出使得渤海海域古近系富砂沉积体系预测成功率由40%提高到80%,大大提高了中深层勘探成功率;极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发现证实了浅水湖盆中心优质储层的发育,指导了凹陷区浅层油气勘探;走滑转换带增压区为中深层大中型油气藏提供了良好保存条件,围绕郯庐断裂带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油气田;脊-断-砂耦合控制了凸起浅层油气运移路径和汇聚,使得石臼坨凸起浅层岩性-构造油气藏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混合沉积的存在有效改善了中深层储层物性条件,在秦南凹陷陡坡带发现了亿吨级油田;花岗岩潜山"似层状"油藏模式的提出为中国最大中生界花岗岩潜山油藏评价提供了依据,落实了蓬莱9-1花岗岩潜山油藏的整体储量规模。这些地质新认识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油气勘探理论,指导了渤海油田"十一五"以来油气勘探持续发现,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作者单位】: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海域大中型油气田地质特征(编号:2011ZX05023-006-002)”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海域大中型油气田地质特征(编号:2011ZX05023-006-002)”部分研究成果。夏庆龙.渤海油田近10年地质认识创新与油气勘探发现[J].中国海上油气,2016,28(3):1-9.Xia Qinglong.Innovation of geological theories and exploration discoveries i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曾群;渤海可望建成千万吨大油田[J];海洋信息;1997年07期
2 王红旗;;干旱无雪:渤海油田惹的祸?[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9年03期
3 窦尚信;渤海油田的开发与5000t原油船的设计论证[J];海洋工程;1994年03期
4 窦尚信;渤海油田的开发与5000吨原油船的设计论证[J];中国海洋平台;1994年Z1期
5 黄佳;;通过氧活化找水确定渤海油田井筒漏失情况[J];天津科技;2013年05期
6 汪超;但华;刘宗宾;;回注天然气研究及其在渤海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以LD10-1油田为例[J];天津科技;2009年05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新强;喻贵民;;渤海油田事故井处理工艺技术研究与实践[A];2003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宗鹭;渤海老油区“孕出”亿吨级新油田[N];中国改革报;2012年
2 本报通讯员 王维武;落实“三个并重” 确保渤海油田安全[N];人民公安报;2014年
3 李玉峰;渤海油田成中海油国内最大原油基地[N];天津日报;2007年
4 陈yN淼;渤海油田原油年产量突破1500万立方米[N];中国工业报;2008年
5 王志斌;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高歌猛进[N];中国矿业报;2007年
6 驻京记者 谢宗惠;渤海油田连续3年无重大水上事故[N];中国水运报;2008年
7 记者 满学杰 喻菲;渤海建设“海上大庆”[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欣华;渤海油田年产量创新高[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黄小小;渤海油田成为重要能源基地[N];中国矿业报;2004年
10 记者 王森;原油产量破3000万吨 渤海油田摘全国亚军[N];滨海时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亚峰;基于成本控制理论的渤海油田成本分析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2 岳勇;渤海油田通信网络架构优化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67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67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