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描述油气分布及富集程度的方法
本文关键词:一种定量描述油气分布及富集程度的方法
【摘要】:针对含油气盆地内油气分布与富集程度的定量描述问题,提出综合利用录井显示、测井解释、试油结论等资料的含油信息定量描述油气分布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沾化凹陷探井的油气集聚值,并分析油气的纵、横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按照3种资料可信度高低的优先顺序(依次为试油结论、测井解释、录井显示)进行计算可获得较真实的油气聚集值;油气聚集值可定量描述研究区油气的分布与富集情况,从而为勘探选区和钻探目标优选提供依据;沾化凹陷纵向上沙四段油气聚集值最高,应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横向上北部深洼区(义283—义178一带)油气聚集值较高且连片分布,是沙四段最为现实的油气增储区块;该方法适用于钻井较多的中—高程度探区油气分布描述与增储区块预测。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宝莫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重大专项(2011ZX05006-0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15CX02003A)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基础[1-4]。目前对油气分布和富集情况的描述多采用储量丰度(单位面积内的油气储量)、单储系数(单位体积油气层所含的油气储量)等参数[5-7]。这些参数仅适用于已上报储量的区块,不能描述储量区块外的油气富集情况,对以寻找新储量区块为目的勘探工作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在探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文智,毕海滨,付金华;正确理解和使用工业油流标准[J];石油学报;2005年03期
2 宋国奇;刘华;蒋有录;谷国翠;刘雅利;卢浩;;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河街组原油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冲;毛志强;李光军;韩颜锋;;安棚深层系低渗透储层产能预测方法及应用[J];测井技术;2008年06期
2 郭芳;;区带石油潜在油气资源量的预测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0期
3 徐安娜;董月霞;邹才能;汪泽成;郑红菊;王旭东;崔瑛;;南堡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区带划分与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年03期
4 曹艳;王秀芝;宋传真;龙胜祥;;凝析气藏工业气流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能源;2010年05期
5 赵莉莉;王春艳;王波;闫继福;;子北油田工业油流标准的确定[J];吐哈油气;2012年01期
6 曹艳;宋传真;王秀芝;龙胜祥;;储量起算的工业气流标准计算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8年09期
7 曹艳;王秀芝;宋传真;龙胜祥;;凝析气藏工业气流量计算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2009年05期
8 喻克全;张军;高澜;任香;乔文龙;张宇;杜卫星;;准噶尔盆地商业油流标准[J];新疆石油地质;2012年01期
9 赵文智;毕海滨;;储量研究中油藏边界的确定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2005年06期
10 张宇;张军;张鹏;刘如;周志华;乔文龙;周春霞;;准噶尔盆地不同类型气藏商业气流标准[J];新疆石油地质;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宗普;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及典型沉积的储层分布、隐蔽油气藏形成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鑫金;宋国奇;邱贻博;李继岩;乔俊;;东营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通道网络及油气分布规律——以坨154块为例[J];断块油气田;2012年02期
2 刘士林;李原;郭利果;刘清伟;林舸;龚发雄;周叶;;渤南洼陷沙三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4期
3 康仁华,刘魁元,赵翠霞,金平信,彭德堂,罗顺社,李维锋,高振中;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J];古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4 刘华;蒋有录;任景伦;;东营凹陷油-源特征与含油气系统划分[J];高校地质学报;2009年01期
5 宋成鹏;宋国奇;邱桂强;郝雪峰;张立宽;雷裕红;程明;杨彬;;王家岗油田断层启闭性的地球化学判识方法[J];断块油气田;2012年04期
6 刘华;蒋有录;陈涛;;东营凹陷辛东地区有效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张枝焕;曾艳涛;张学军;袁东山;徐兴友;;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期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6年01期
8 毕海滨,查全衡,王永卓;提高储量评估水平的三大地质要素[J];石油学报;2004年01期
9 胡允栋,萧德铭,王永祥;按SEC标准进行油气证实储量评估的基本原则[J];石油学报;2004年02期
10 宫秀梅;金之钧;曾溅辉;邱楠生;;渤南洼陷深层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海,周靖;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油气分布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2年02期
2 谭开俊,田鑫,孙东,陈建平;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油气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断块油气田;2004年06期
3 陈永峤;汪凌霞;李伟华;;合水地区长3地层油气分布控制因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4期
4 杜金虎,易士威,卢学军,王权;试论富油凹陷油气分布的"互补性"特征[J];中国石油勘探;2004年01期
5 赫赫男;陆廷清;张廷山;;地表土壤中噬烃微生物数量与地下油气分布[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3期
6 李启涛;刘焕成;;辛北地区断裂构造与油气分布[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缪春晖;邓祖佑;;中国西部基底卷入型前缘冲断带油气分布特点[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4期
8 周东红;李建平;郭永华;;辽西低凸起及辽中凹陷压力场特征与油气分布关系[J];断块油气田;2012年01期
9 杜金虎,易士威,卢学军,王权;试论富油凹陷油气分布的“互补性”特征(英文)[J];Petroleum Science;2004年02期
10 谢世文;张哨楠;丁晓琪;冯一波;吴早平;;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地区油气分布及成藏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宪曾;;中国侏罗、白垩纪古环境与油气分布及形成[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倪逸;杨慧珠;任颖;;横向差异速度比值分析法进行油气分布检测[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南美公司秘鲁分公司;发扬“四精”精神 高效开发海外项目[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范建 实习生 张红菊;破解地下油气分布之谜[N];科技日报;2004年
3 石油地质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翟光明;破解全球油气成藏密码[N];中国石化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光大;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树贺;洼76井区油气分布及滚动扩边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2 魏昙娟子;资福寺洼陷油气分布及运聚特征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3 石艳红;桩113断块Ng_下-Ed_上的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本文编号:1179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7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