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鲁甸6.5级地震成因、破裂特征和余震分布特征的库仑应力作用
本文关键词:2014年鲁甸6.5级地震成因、破裂特征和余震分布特征的库仑应力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年鲁甸.级地震 包谷垴—小河断裂 库仑应力 共轭破裂 余震分布
【摘要】:根据2014年鲁甸MS6.5地震的区域构造和余震共轭分布特征,本文首先计算了1733年小江断裂带北段M7.75地震,1850年则木河断裂带M7.5地震和1974年马边MS7.1地震对鲁甸MS6.5地震震源机制解两个节面的黏弹性库仑应力作用,结果显示NNW向发生主破裂的包谷垴—小河断裂受到这3次地震,尤其是1850年M7.5地震明显的库仑应力作用,我们认为则木河断裂的高速左旋走滑运动以及7级以上强震的重复发生对于包谷垴—小河断裂的强震孕育和断裂演化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然后分析了鲁甸6.5级地震的共轭破裂与余震分布特征,并分别计算了两个共轭破裂面单独破裂对另一破裂面的库仑应力作用,结果显示NEE向破裂促进NNW向破裂的发生,而NNW向破裂后则阻碍了NEE向破裂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发展成以NNW向破裂为主的共轭破裂事件;最后计算了共轭破裂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对余震的影响,认为位于NEE向破裂面西侧的余震集中分布主要是由于应力触发作用而形成.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4043)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项目(XH15047Y)和中国地震局“云南鲁甸6.5级地震专题研究”共同资助
【分类号】:P315
【正文快照】: 上,其对波形拟合的贡献约为40%.上述结果中1 引言NEE向是由NNW向破裂触发还是NEE向破裂触发了NNW向破裂仍然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我国云南鲁甸从野外地质调查结果看,Xu等(2015)在对该断发生了MS6.5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http:∥裂的地表破裂考察中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广伟;雷建设;梁姗姗;孙长青;;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_s6.5级地震序列重定位与震源机制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甫坤;李静;苏有锦;;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重定位研究[J];地震研究;2014年04期
2 徐锡伟;程佳;许冲;李西;于贵华;陈桂华;谭锡斌;吴熙彦;;青藏高原块体运动模型与地震活动主体地区讨论:鲁甸和景谷地震的启示[J];地震地质;2014年04期
3 赵静;刘杰;牛安福;闫伟;;大凉山次级块体周边断层的闭锁特征[J];地震地质;2014年04期
4 赵旭;刘杰;冯蔚;;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震源运动学特征[J];地震地质;2014年04期
5 房立华;吴建平;王未来;吕作勇;王长在;杨婷;钟世军;;云南鲁甸M_S6.5地震余震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J];地震地质;2014年04期
6 张盛峰;吴忠良;房立华;;双差(DD)定位地震目录能用于地震序列的统计地震学参数计算吗?——云南鲁甸M_S6.5地震序列b值的空间分布[J];地震地质;2014年04期
7 杨光亮;申重阳;谈洪波;王嘉沛;吴桂桔;;云南鲁甸M_S6.5地震震区地壳密度结构特征[J];地震地质;2014年04期
8 张勇;陈运泰;许力生;魏星;金明培;张森;;2014年云南鲁甸M_W6.1地震:一次共轭破裂地震[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01期
9 Peibin Xu;Ruizhi Wen;Hongwei Wang;Kun Ji;Yefei Ren;;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motions and damage implications of M_s6.5 Ludian earthquake on August 3,2014[J];Earthquake Science;2015年01期
10 刘耀炜;任宏微;张磊;付虹;孙小龙;何德强;余怀忠;周志华;张国盟;;鲁甸6.5级地震地下流体典型异常与前兆机理分析[J];地震地质;201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民,李丽,赵连锋,李娟,姚振兴;2003年2月24日新疆伽师M_S6.5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2 赵翠萍;陈章立;郑斯华;;1998~2003年伽师三次不同类型M_s6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及短期内余震活动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4期
3 李永华;吴庆举;田小波;张瑞青;潘佳铁;曾融生;;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云南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1期
4 邓起东;高翔;陈桂华;杨虎;;青藏高原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与巴颜喀喇断块的最新活动[J];地学前缘;2010年05期
5 徐锡伟;谭锡斌;吴国栋;陈建波;沈军;方伟;宋和平;;2008年于田M_S 7.3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及其构造属性讨论[J];地震地质;2011年02期
6 白志明,王椿镛;云南地区上部地壳结构和地震构造环境的层析成像研究[J];地震学报;2003年02期
7 ;Relocation of the 10 March 2011 Yingjiang,China,earthquake sequence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J];Earthquake Science;2012年01期
8 胥颐;杨晓涛;刘建华;;云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层析成像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6期
9 闻学泽;杜方;易桂喜;龙锋;范军;杨攀新;熊仁伟;刘晓霞;刘琦;;川滇交界东段昭通、莲峰断裂带的地震危险背景[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10期
10 赵博;高原;黄志斌;赵旭;李大虎;;四川芦山M_S7.0地震余震序列双差定位、震源机制及应力场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继登;鲁甸发生5.2级地震[J];地震研究;1983年03期
,本文编号:1179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7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