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拉萨地块林芝杂岩体石榴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年代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20:18

  本文关键词:拉萨地块林芝杂岩体石榴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年代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石榴角闪岩 变质作用 变质年代学 拉萨地体


【摘要】:本文对位于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东南缘林芝杂岩中的两类石榴角闪岩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这两类石榴角闪岩分别为硅不饱和的含十字石石榴角闪岩和硅饱和的含石英石榴角闪岩。含十字石石榴角闪岩矿物组合为十字石、石榴子石、角闪石、钠云母、绿泥石、斜长石。石英石榴角闪岩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角闪石、石英、斜长石、黑云母。岩石学及变质相平衡研究表明两类石榴角闪岩均经历了高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含十字石石榴角闪岩和石英石榴角闪岩具有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获得了800~200 Ma的206Pb/238U年龄范围,出现了~430 Ma、~268 Ma和~216 Ma年龄峰值。~430 Ma年龄可能和拉萨地体岩浆活动有关,~268 Ma变质年龄和~216 Ma变质年龄和拉萨地块经历的高压变质作用有关。其中~268 Ma年龄和拉萨地块内部松多高压带榴辉岩的峰期变质年龄一致,而~216 Ma年龄和榴辉岩的围岩含石榴子石片岩年龄一致。对比该区域的年代学研究成果,这表明林芝杂岩体不仅经历了中新生代的变质和岩浆再造活动,还经历了古特提斯洋闭合,南北拉萨地块发生碰撞的晚二叠世的高压变质作用和三叠纪的中压变质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41202034)、面上项目(编号:41572051) 中国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编号:1212011502680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J1518)联合资助~~
【分类号】:P588.3;P597.3
【正文快照】: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41202034)、面上项目(编号:41572051)、中国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编号:12120115026801)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J1518)联合资助。拉萨地体夹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主要由前寒武纪变质基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虎男,,赵红梅,常郁;~(14)C年代学研究的现状与应变对策[J];华南地震;1996年01期

2 钟巍,熊黑钢,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大林成行;策勒达木沟剖面年代学研究及意义[J];干旱区研究;1998年01期

3 韩以贵;蔡晓荻;赵坤玲;王蕊;;构造-热年代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进展[J];地质找矿论丛;2008年02期

4 孙芹;牛鹏飞;;成矿年代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5 Julie Brigham-Grette;杜远生;;第四纪地质年代学研究的现行趋势[J];地质科学译丛;1988年01期

6 宋彪,赵敦敏,万渝生;辽宁弓长岭含铁建造年代学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2年04期

7 陈文寄;T.M.Harrison;O.M.Lovera;M.T.Heizler;;多重扩散域模式的发展与展望(Ⅱ)——构造-热年代学研究的最新成果[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93年04期

8 毛伟;李晓峰;;广东大宝山地区成岩年代学研究[J];矿物学报;2013年S2期

9 丁平;沈承德;易维熙;刘克新;丁杏芳;付东坡;;广东四会古森林地下生态系统~(14)C地层年代学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7年04期

10 章振根,成忠礼,赵劲松;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的变质岩年代学研究[J];科学通报;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明;谭凯旋;;地质热年代学及其应用[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小明;谭凯旋;;地质热年代学及其应用[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3 张照伟;李文渊;高永宝;赵东宏;彭素霞;;莲花沟岩体年代学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郑德文;万景林;张培震;袁道阳;李大明;;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热年代学[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郑德文;万景林;张培震;袁道阳;李大明;;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热年代学[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6 沈传波;梅廉夫;吴敏;汤济广;;大巴山逆冲推覆带构造扩展变形的年代学制约[A];第九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孟宪梁;;活断层年代学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8 赵志中;;青藏高原第四纪冰碛物的年代学及环境变迁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9 王洪作;吴俊奇;陈培荣;汤江伟;任海涛;;671矿床赋矿围岩锆石U-Pb年代学与形态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吴林;杨列坤;师文贝;王非;;~(40)Ar/~(39)Ar热年代学现状与问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田雪莲 特约记者 曹菲;北京离子探针中心铸就世界年代学科技平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清利;天山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2 龚俊峰;喜马拉雅中东段~(40)Ar/~(39)Ar年代学及热史演化研究[D];北京大学;2009年

3 张吉衡;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4 丁聪;福建东南沿海泉州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向必伟;北大别造山后伸展过程构造热年代学与变形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杨静;表生含钾矿物~(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探讨[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

7 徐先兵;武夷山地区显生宙构造变形与年代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孙巍;兴安地块“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下古生界锆石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14年

9 尹金辉;地质灾害事件的~(14)C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10 刘红英;攀西地区碱性岩的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U_辉;赤峰下马架—刘家营子流纹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2 郭森;赤峰地区基性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王阳;内蒙古塔尔气地区佳疙瘩组地质特征及锆石年代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黄明达;新疆帕米尔构造结公格尔山第四纪热年代学的初步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5 师文贝;韧性剪切带中变质变形矿物~(40)Ar/~(39)Ar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孔旭;冀北赤城红旗营子杂岩年代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李大鹏;辽南地区黄土年代学与风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段芝云;燕山中东段中生代旋转作用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制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朱小辉;柴达木盆地北缘滩间山群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高硒;南郑—宁强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沉积特征及年代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82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82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1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