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拉伸畸变的动校正方法
本文关键词:一种无拉伸畸变的动校正方法
【摘要】:动校正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常规动校正方法会产生拉伸畸变现象,在浅层和大炮检距处尤为明显,给地震资料的后续处理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分析了常规动校正方法产生拉伸畸变的原因,给出了动校正量可能的修正范围,提出了无拉伸畸变的动校正方法:1将近炮检距地震道进行常规动校正并叠加,得到标准道;2对地震道中每个时间样点的动校正量在给定的范围内进行修正扫描,并将常规动校正量加上修正量作为更新动校正量;3以待校正的时间样点为中心开时窗,使用更新动校正量进行动校正,并计算校正后时窗内数据与对应标准道数据的互相关系数;4将最大互相关系数对应的更新动校正量作为该样点的最终动校正量,以此实现无拉伸畸变动校正。模型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试处理结果显示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4123)~~
【分类号】:P631.44
【正文快照】: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动校正的作用是消除炮检距对反射波传播时间的影响,将共中心点道集(CMP道集)中的反射波同相轴拉平,其精确性直接影响干扰波的压制效果以及后续偏移成像的质量。采用常规动校正方法存在同相轴无法拉平和拉伸畸变等问题,利用分偏移距动校正方法[1-2]或消除动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H.卡米恰尔;诺尔伯特E.韦伯;;动校正的自动计算(赴加拿大、法国石油考察团技术资料)[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3年05期
2 鲁珀特;丘恩;陈大西;;“迭瓦式”动校正[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6年06期
3 朱光明;李怡达;;关于用插值滤波方法实现高保真动校正[J];石油物探;1978年03期
4 刘馥;李灿平;;非双曲线动校正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0年03期
5 夏洪瑞,陈德刚,周开明;剩余动校正量的拾取与消除[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年06期
6 崔宝文;王维红;;频谱代换无拉伸动校正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3期
7 马永军;王季;;一种改进的时间域剩余动校正方法[J];石油物探;2010年03期
8 谭尘青;吴燕冈;韩立国;巩向博;崔杰;;平移初至点走时动校正反演(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11年03期
9 六四六厂勘探二团周口回放组;;用国产基地回放仪处理多次复盖资料[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2年07期
10 白志信,杨顺喜;非双曲线高保真动校正[J];中国煤田地质;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海燕;高锐;薛爱民;;地形起伏大的山区动校正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要森;杨存;孟宪军;王玉梅;张军华;;基于反射波旅行时斜率的动校正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江平;张素新;;复杂地形情况的地震常规静、动校正所存在问题的探讨[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张瑞芳;杨存;张军华;孟宪军;王玉梅;;基于高精度双谱速度分析方法的非双曲动校正[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尤建军;常旭;;长偏移距地震数据非双曲无拉伸动校正[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郝重涛;姚陈;张建中;;任意空间取向TI介质中修正的非双曲动校正方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博;VTI介质高精度动校正和速度分析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谭尘青;高精度动校叠加技术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3 苏媛媛;三维VSP多波速度分析及动校正方法[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6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86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