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豫西中晚全新世环境变化的石笋记录及现代洞穴碳同位素监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5 22:28

  本文关键词:豫西中晚全新世环境变化的石笋记录及现代洞穴碳同位素监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全新世 石笋 碳氧同位素 洞穴滴水 河南鸡冠洞


【摘要】:当今世界,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及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学科问题,而日渐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对过去气候变化的研究,是了解地球气候系统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也是对现在气候变化研究乃至是对将来气候变化预测的一个很好途径。同时加强各种地质记录的现代监测与模拟机制,加强对气候变化驱动机制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及更好的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全新世是与人类进化、人类文明形成最密切的时期,因此加强对这一时期古气候的研究至关重要。各种地质记录研究显示,全新世内部气候变化并不稳定,存在多次波动。洞穴石笋因其分布范围广、受外界干扰小、代用指标丰富等特点,逐渐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不过近年来研究者多侧重对石笋氧同位素的讨论,石笋碳同位素因其受控因素较为复杂,一直存在许多争议,因此必须通过现代洞穴监测与区域研究对洞穴次生沉积物碳同位素的形成机理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解译和论证。本文以洞穴沉积物记录研究较少的我国北方河南西部栾川地区东石崖洞DSY1石笋为研究对象,利用石笋碳氧同位素记录,初步探讨了该地区中晚全新世气候演化历史。为了更好的理解岩溶洞穴碳同位素运移规律,同时为了更好的解译洞穴次生沉积物形成机理,选取东石崖洞邻近的鸡冠洞为研究监测基地,从2009年10月~2013年12月进行了4个完整水文年的以洞穴水中碳同位素(δ13CDIC)为主要监测指标,以及洞穴现代沉积物的δ13C的分析,结合鸡冠洞现代过程监测和气象数据分析,初步探讨了在我国南北气候交汇地区,即:从亚热带向暖温气候带过渡的敏感亚洲季风区域中岩溶洞穴系统碳同位素对于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豫西东石崖洞DSY1石笋测试所得的731个碳氧同位素数据,重建了研究区中晚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历史,对全新世“8.2ka BP事件”与“4.2ka BP事件”有比较好的响应。但DSY1石笋碳氧稳定同位素在中晚全新世整体表现出不一致的变化趋势,δ18O的变化类似于我国南方已有洞穴石笋的记录,在6000a BP左右开始整体偏正,反映季风的一个减弱趋势,表明豫西地区中晚全新世氧同位素的变化在千年尺度上和我国南方洞穴石笋氧同位素的响应机制相同,主要反映大洋水汽源的传输变化;而δ13C的变化在5000a BP左右才开始整体偏正,与我国北方多种地质记录反映的全新世气候最温暖湿润的时期相一致,表明石笋碳同位素形成机理比较复杂,需要结合过去与现代过程的响应进行深入讨论。(2)豫西鸡冠洞洞穴滴水(LYXS)的δ13CDIC变化范围为-6.6‰~-16.0‰,均值为-11.8‰。两处池水(YZT、YCG)δ13CDIC值则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周期变化,夏季值偏轻,冬季偏重。鸡冠洞洞穴水δ13CDIC响应2009年10月~2010年10月El Ni?o与La Ni?a的转换过程,此过程洞穴滴水δ13CDIC出现了最偏负的值,而最偏正值对应出现的时间为2013年6月,据气象资料显示,此时段栾川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研究区岩溶洞穴系统碳同位素对于极端气候事件有较敏感的响应,进一步证实了洞穴沉积物的碳同位素在适当条件下是可以作为反映气候变化的有效工具。(3)对豫西东石崖洞DSY1石笋δ13C进行谱分析,探讨了石笋碳同位素的周期变化,发现石笋碳同位素记录的主要周期有31a、32a、35a、38a、40a与56a,这些周期与我国旱涝史料记载分析周期基本一致,说明短尺度内降水是影响石笋碳同位素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现代洞穴监测响应过程研究,在高分辨率石笋碳同位记录重建中应考虑ENSO事件的影响;长尺度记录小波分析指出东石崖洞石笋碳同位素记录的全新世季风区内存在一系列持续时间在1500±600a的冷暖旋回,表明在全新世中低纬季风的变化除了受控于太阳辐射之外,还受到北大西洋气候变化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32;P5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维成;碳同位素分析的标定方法[J];核物理动态;1991年01期

2 卢双舫;李吉军;薛海涛;黄光玉;徐立恒;;碳同位素分馏模型比较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6年07期

3 季东;关平;肖玉雄;廖永胜;;原油极性分离法及其对解释原油碳同位素特征的作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3期

4 王传远;车桂美;盛彦清;李延太;秦志江;;碳同位素在溢油鉴定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07期

5 王东良;马成华;李剑;李志生;张英;王义凤;李谨;;取样装置对天然气碳同位素检测结果的影响[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2期

6 孙春叶;毛治超;;国产碳同位素标样的稳定性实验分析[J];科技风;2012年19期

7 冉敏;杨奇丽;张晓森;;中亚哈萨克斯坦西部过去~30000年以来有机碳同位素变化及其意义[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9期

8 W.J.Stahl;李明喜;;烃类勘查中的碳同位素方法[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82年11期

9 程伟基;碳同位素与矿物成因[J];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03期

10 林立青,陈宗义,万惠琴,徐爱萍,凌佑纯;菜园子菱铁矿床氢、氧、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贵州地质;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传明;;华南埃迪卡拉纪碳同位素变化的古环境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云怒;翁承文;侯建平;;碳同位素浓缩演示实验[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3 T.Yamaguchi;A.Ozawa;M.Chiba;R.Kanungo;T.Kato;K.Katori;K.Morimoto;T.Ohnishi;T.Suda;Y.Yamaguchi;A.Yoshida;K.Yoshida;H.Toki;N.Nakajima;I.Tanihata;;丰中子碳同位素反应碎片纵向动量分布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李中平;李立武;陶明信;杜丽;曹春辉;王广;徐义;;特定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系统中的氧化反应装置的研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离退休和其他部门[C];2013年

5 关平;王玉斌;;四川西部沉积物中饱和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研究及其环境意义[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廖永胜;李钜源;李祥臣;卫英杰;王宝山;曹智;陶军明;;生化模拟和高温合成模拟生成烃气的碳同位素分馏探讨[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李钜源;卫英杰;李祥臣;王宝山;曹智;;原油及岩石可溶有机质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的影响因素[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李海涛;吴沿友;;基于碳同位素分馏基础上的微藻碳汇能力估算[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9 曹长群;王伟;沈树忠;郑全锋;;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不同沉积相区的无机碳同位素表现和地质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把立强;李广友;;凝析油轻烃单体碳同位素分析及应用[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通讯员 江其勤 把立强;轻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新方法问世[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华义;史前“蘑菇”高达6米以上,有科学家认为是树[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王文;地球正处于千年来飓风高发期[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4 记者 董映璧;地球3亿年前曾发生过大规模温室效应[N];科技日报;2007年

5 记者 顾钢;区分生态奶和普通奶有新法[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志强;地质卟啉碳同位素及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0年

2 于志强;地质卟啉碳同位素及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0年

3 帅燕华;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与地质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超;过去11.5ka以来的北疆阿勒泰泥炭纤维素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可能的驱动机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曹群;天然气碳同位素动力学及其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涂s,

本文编号:1191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91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9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