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震情跟踪概述及震后总结

发布时间:2017-11-18 00:09

  本文关键词: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震情跟踪概述及震后总结


  更多相关文章: 门源.级地震 前兆异常 震情跟踪


【摘要】:对2016年1月21日门源6.4级地震相关跟踪分析进行了回顾性总结,震前提取的背景性异常为自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后69个月的6级地震平静、祁连地震带的3级地震低频次异常、低b值、高GL值、震源机制解一致性、跨断层形变等,而震前确认的前兆异常仅为2015年12月19日距震中约140 km的乐都气氡观测值出现大幅度下降变化;震后总结时,通过资料收集,省内提取了平安静水位、湟源钻孔形变2项疑似异常,在甘肃省地震局收集到了7项中期前兆异常,但震中距都比较远。综合分析认为,在现今的观测过程中,仍很难做出短临预报,主要原因为台站分布还是过于稀少,数字化观测后,很多仪器是没有近距离经历过地震,而无典型的震例。建议在今后的震情跟踪过程中多与邻近省局进行异常资料沟通,必要时可以举行联合会商,争取更可靠的研判震情。
【作者单位】: 青海省地震局;
【基金】:人社部择优计划项目 中国地震局星火计划(XH16039)联合资助
【分类号】:P315
【正文快照】: 0引言地震预测是一个既紧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通过长期探索方能解决的地球科学难题(陈运泰2007,2009;张国民等,2001)。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期与长期地震预测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如板块边界大“地震空区”的确认、“应力影区”、地震活动性图像、图像识别以及由美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车用太;鱼金子;刘成龙;;汶川地震的异常及地震预测问题[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小娟;李旭升;牛延平;田野;;四川汶川8.0级地震地下流体异常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2 付虹;赵小艳;;汶川M_S8.0地震前云南地区显著前兆观测异常分析[J];地震学报;2013年04期

3 张广成;吴庆举;李永华;潘佳铁;张风雪;管见;;利用莫霍面Ps震相研究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各向异性[J];地震学报;2013年04期

4 孙建中;李慧琴;马媛;;地震预测方法评论和建议[J];地质论评;2013年03期

5 张永久;;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川青块体及邻区地震活动性分析[J];四川地震;2012年01期

6 张永久;;玉树7.1级地震前大形势跟踪预测回顾[J];四川地震;2011年02期

7 孙建中;;再论“地震预报的关键在于监测断层”[J];地质论评;2010年06期

8 刘佳丽;;试述汶川8.0级地震我国“十五”地热观测网的映震情况[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车用太;刘成龙;鱼金子;官致君;李军;;汶川M_S 8.0地震的地下流体与宏观异常及地震预测问题的思考[J];地震地质;2008年04期

2 岳明生;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战略几点思考[J];国际地震动态;2005年05期

3 张国民,张晓东,吴荣辉,江在森,刘杰,张永仙,李刚,黎明晓;地震预报回顾与展望[J];国际地震动态;2005年05期

4 车用太,王广才,刘成龙,朱自强;2002年四川凉山州地区大规模宏观异常及其分析[J];四川地震;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有才;1982年甘孜6.0级地震前兆异常及有关问题的讨论[J];西北地震学报;1984年04期

2 曾炬;罗兰格;侯建明;孙玉海;;地震前兆异常的统计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1986年03期

3 毛可,孙景芳,张国英,郭新铎,,李晓峰,郑卫平;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5.8级地震前兆异常的研究[J];高原地震;1995年04期

4 郑兆傼,张军,庆梅;地震前兆异常证据可信度的应用[J];地震学报;1996年01期

5 李献智,余素荣;长期性前兆异常的探讨[J];地震;2000年03期

6 郭永吉;吉林西部地区洪涝灾害与地震活动及前郭站前兆异常关系的探讨[J];东北地震研究;2001年04期

7 李飞;黄海5.1级地震与新沂台前兆异常[J];高原地震;2001年02期

8 肖丽珠,刘小凤,郑卫平;2001年7月11日肃南5.3级地震前兆异常与地震序列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2002年03期

9 刘长海,陈宇卫,李治华,陶月潮,沈业龙;网上前兆数据动态时间变化无人值守警视系统[J];地震;2003年02期

10 谭云亮,赵同彬,颜伟;岩层破坏突变前兆异常识别方法[J];岩土力学;2003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方;程式;;对云南姚安6.5级地震某些前兆异常特征的讨论[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李丹阳;;多源场及其在前兆异常的一些表现[A];第一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79年

3 毛可;郑卫平;;1990年10月20日甘肃天祝——景泰6·2级地震前兆异常时空特征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4 郑文衡;陈俊华;严尊国;张秋文;杨立明;;一种人工智能方法用于地震前兆异常信息识别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5 丁学仁;林继华;林锦华;;政和特大山体滑坡——一次非地震前兆异常判断实例[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6 陈绍绪;蒋春花;张青荣;王勤彩;;地震前兆异常的信度综合方法[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7 朱小华;马灵玲;李子扬;;地震前兆异常探测综述[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杨志荣;;新疆乌恰7.4级地震前钻孔变形计所观测到的前兆异常[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9 孔令昌;李秋珍;;地震气体地球化学的前兆异常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10 王华林;卢守安;周焕鹏;周翠英;王梅;韩海华;;唐山、海城两次强震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少泉;攻关不懈 目不交睫 科学防御[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田毅;捕捉大地之声:地震预报能否成为可能[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报[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永锋;小波分析在斜坡演化前兆异常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97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97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2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