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低渗透砂岩孔隙结构定量评价方法——以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低渗透砂岩孔隙结构定量评价方法——以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核磁共振 低渗透砂岩 压汞 自由流体 孔隙结构
【摘要】:低渗透砂岩油气藏已成为油气增储生产的重要勘探开发目标,但孔隙结构复杂使得储层及其有效性难以准确识别.笔者利用物性、压汞、核磁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南坡沙四段(Es4)低渗透砂岩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划分出了3种类型.核磁T2谱与毛管压力曲线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孔喉分布,但常规方法利用T2谱重构伪毛管压力曲线所得到的孔隙半径与压汞孔喉半径有较大误差,而岩石孔隙自由流体T2与压汞孔喉分布对应关系更好,以此建立了不同孔隙结构类型二者之间不同孔喉尺度对应的关系式(大尺度:线性;小尺度:分段幂函数),可在井筒剖面上通过识别孔隙结构类型,进而利用核磁共振测井(NML)定量反演孔径分布,省去了构建伪毛管曲线环节,为低渗透砂岩储层有效性评价提供了直接依据,也是测井用于定量反演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信息的有益探索.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2110)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5JY0200) 胜利油田低渗透示范基地项目(30200000-13-ZC0607-0050) 西南石油大学校级科技基金(2012XJZ004) 四川省教育厅天然气地质创新团队(13TD0024)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P631.81
【正文快照】: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low permeable sandstone pore structure based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loggingYAN Jian-Ping1,2,WEN Dan-Ni 2,LI Zun-Zhi 2,GENG Bin3,CAI Jin-Gong4,LIANG Qiang2,YAN Yu2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pore structure bas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伟英;原油组分、孔隙结构对自吸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0年06期
2 马新仿,张士诚,郎兆新;用分段回归方法计算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张旭阳;杨青;侯文峰;岳小军;周琦;;不同孔隙结构砂砾岩储层水驱油效率评价[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4 赵爱红,廖毅,唐修义;煤的孔隙结构分形定量研究[J];煤炭学报;1998年04期
5 江东,王建华,郑世书;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测试、解算与意义[J];科技通报;1999年06期
6 王文峰,徐磊,傅雪海;应用分形理论研究煤孔隙结构[J];中国煤田地质;2002年02期
7 贺承祖;对马新仿等《用分形方法研究水驱前后岩石的孔隙结构》一文的置疑[J];新疆石油地质;2004年01期
8 曾文冲;;孔隙结构指数m的物理意义及其表达式[J];测井技术;1979年05期
9 陈程,孙义梅;砂岩孔隙结构分维及其应用[J];沉积学报;1996年04期
10 马新仿,张士诚,郎兆新;用分形理论研究孔隙结构的对数正态分布[J];新疆石油地质;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莲;李德建;何满潮;杨国兴;台启民;;岩石吸水特性及其孔隙结构变化研究[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中言;方华;白武明;;砂岩孔隙结构的图象分析及其物理意义[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陈红宇;范明;陈伟钧;;压汞法、气体吸附法联合测定岩石的孔隙结构[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张元中;孟英峰;;非均质多孔介质孔隙结构与声波速度的关系[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张建华;张金喜;刘英;;不同含气量的混凝土孔隙结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孙蔷;张向倩;陆安慧;;核壳限域空间内纳米炭球孔隙结构的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7 唐刚;晏信飞;杨志芳;曹宏;;致密砂岩孔隙结构CT成像及等效速度预测[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张璨;郭德勇;;构造煤的孔隙结构及对CH_4的吸附性研究[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9 郝耐;王永亮;毛灵涛;刘庆;;基于压汞法的煤岩孔隙结构实验研究与分形特性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肖立志;朱国钦;高守双;金振武;;核磁共振新技术在岩芯分析中的应用[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本文编号:1206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06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