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MQ孔全新世沉积物磁性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1 06:24
本文关键词:长江三角洲MQ孔全新世沉积物磁性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全新世 磁性特征 影响因素 沉积环境 长江三角洲
【摘要】:长江三角洲是连接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重要纽带之一,其沉积层蕴藏着海陆古地理环境变迁的重要信息。本文旨在通过对位于长江三角洲下切古河谷马桥(MQ;32°02'N,120°13'E)钻孔沉积物磁性特征的研究,并结合AMS14C测年、粒度、岩性、地球化学、X射线衍射(XRD)、漫反射光谱(DRS)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结果,探讨影响磁性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磁性特征与沉积动力及地球化学环境的关系,进而为恢复研究区古环境演变提供新的数据资料。结果表明:1、根据岩性特征,MQ钻孔可划分为5层。通过与相邻HQ03钻孔岩性地层的对比,可以将MQ孔沉积相自下而上的演变序列划分为:河床相(层1)河漫滩相(层2)、河口沙坝相(层3和层4)和潮滩相(层5)2、MQ孔磁性矿物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不同层位中磁性矿物晶粒有所差异,层1、层3和层4以较粗的假单畴(PSD)-多畴(MD)晶粒为主,层2和层5以较细的超顺磁(SP)-单畴(SD)晶粒为主。层1和层5具有较高的HIRM100mT和较低的S-100mT,指示了较多的磁赤铁矿。IRM分峰及DRS分析显示,层1和层5中均含有针铁矿和赤铁矿,但层5以赤铁矿居多,层1以针铁矿居多。3、MQ孔相对稳定的物质来源不是引起磁性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未见明显的还原成岩作用的影响。影响磁性特征的主要因素有:(1)粒度。xfd、xARM、xarm/x、XARM/SIRM、SIRM/x及HIRM300mT等磁参数与4μm、4~8μm、8~16μm、16~32μm、16μm和32μm粒级组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63μm粒级含量呈显著负相关,S-100mT和S-300mT与32μm各粒级组分呈负相关,与63μm组分及平均粒径呈显著正相关。粒度分离基础上的磁性特征显示,32~63 gm组分对磁化率的贡献最为显著。层1-层3,随深度变浅,HIRM300mT和S-300mT在各粒度组分中的变化不大;层4-层5,随着粒度组分的变细和深度的变浅,两者的增大和减小趋势越明显,表明反铁磁性矿富集于细粒级组分中,且随深度变浅,细粒组分中的反铁磁性矿物含量越多。层2中SP-SD晶粒亚铁磁性矿物主要赋存于16μm粒级组分中。(2)成土作用。约形成于9000~7000 aBP的层2河漫滩相沉积物在海平面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受加积风化作用影响,生成了大量细晶粒磁铁矿。发育于海岸进积过程中的层5潮滩相沉积物,含有磁赤铁矿、针铁矿和赤铁矿,氧化还原环境交替的沉积环境有利于针铁矿的形成,而后期成陆过程中较强的风化成土作用有利于磁赤铁矿和赤铁矿的大量生成。4、MQ孔河床相(层1)和河口沙坝相(层3和层4)沉积物,磁化率值与砂粒级组分含量及平均粒径呈正相关。这主要是由于这三层沉积物磁性矿物晶粒由较粗的PSD-MD所主导,PSD-MD晶粒富集于砂组分中所致,因此,磁化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来判别长江三角洲水动力强弱。5、磁性特征对地球化学环境的改变十分敏感。分粒级样品中,16μm粒级组分层4-层5沉积物的HIRM300mT高于下伏地层、S-300mT随深度变浅下降趋势明显,这一变化与全样样品的变化特征基本相似,表明层4-层5沉积物中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的增多,主要受到沉积后次生变化的影响,全样样品HIRM300mT和S-300mT随深度变浅分别呈增高与降低的变化趋势,反映出氧化程度的增强。层1河床相沉积物反铁磁性矿物以针铁矿为主的磁性特征,揭示了河床湿润的沉积环境。层5潮滩相沉积物中磁赤铁矿和赤铁矿的生成,可作为成陆过程中环境趋于氧化的判据。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34.632;P31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辉;郑祥民;王晓勇;周立e,
本文编号:1209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09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