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绥德地区上古生界现今压力系统
本文关键词:榆林—绥德地区上古生界现今压力系统
【摘要】:勘探与开发实践表明,榆林—绥德地区上古生界压力系统复杂,搞清其现今压力系统的分布特征对气藏评价、成藏机理研究以及气藏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根据实测地层压力资料剖析了研究区上古生界压力的纵向和横向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以子洲气田山2段为例,采用压力梯度曲线法划分了其压力系统,并探讨了储层非均质性对现今压力系统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研究区上古生界现今地层压力是以常压为主,多种压力类型并存;子洲气田山2段可初步划分为9个压力系统,单个压力系统分布面积小,压力系统之间流体互不连通;子洲气田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为压力系统提供了不渗透边界。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1ZX05007-004) 陕西省教育厅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16JS088) 西安石油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5BS07)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压力系统是在油气藏的纵、横向上流体能连续流动,压力能相互传递的渗流体系的范围。在同一系统内,任何一点上的压力发生变化,就必将传播到整个系统,遵循连通器原理[1]。以压力系统为单元可以计算动态储量,并结合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的解释可判断压力系统的规模、大致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萍;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测井地质评价[J];特种油气藏;2004年01期
2 李锦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储层特征[J];石油化工应用;2008年06期
3 王辛;周文;谢润成;李正健;;大牛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地化特征与气源追踪[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1年02期
4 郭福祥;;滇西上古生界分区和板块构造[J];云南地质;1985年03期
5 赵林,夏新宇,戴金星;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的运移与聚集[J];地质地球化学;2000年03期
6 付金华;段晓文;姜英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方法[J];中国石油勘探;2001年04期
7 袁志祥;陈洪德;陈英毅;;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高产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李仲东;过敏;李良;惠宽洋;永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低压力异常及其与产气性的关系[J];矿物岩石;2006年04期
9 郑松;陶伟;袁玉松;邹艳荣;王云鹏;赵长毅;胡圣标;;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源灶评价[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3期
10 尤欢增;李仲东;李良;惠宽洋;过敏;王震;;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低压异常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矿物岩石;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剑;罗霞;单秀琴;马成华;张水昌;戴金星;;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冯少南;许寿永;林甲兴;杨德骊;;上古生界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3 罗霞;李剑;单秀琴;马成华;刘锐蛾;张永昌;戴金星;;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杨华;张文正;李剑锋;昝川莉;;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胡宗全;朱建辉;;渤海湾盆地中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潜力[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6 郑茂华;沈金松;;鄂北上古生界测井资料气层识别与评价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磊;刘池阳;;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测井层序地层研究[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冉利民;;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测井资料气层识别与产能预测[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郑和荣;胡宗全;;渤海湾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成藏条件对比分析[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苗建宇;李文厚;;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清涧地区上古生界储层研究[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代俭科;埕岛上古生界两层段试获油气流[N];中国石化报;2013年
2 张抗;“大北方”上古生界:油气勘探新层系[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王孝祥 肖毅 李广科 赵云波 吴明才;中国石化向青藏高原要油气[N];中国石化报;2004年
4 袁伟邋秦伯平 彭旭峰;东部大气田:榆林起狼烟紫气从东来[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平;鄂尔多斯盆地横山—靖边地区上古生界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王伟力;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模式及分布规律[D];长安大学;2015年
3 李仲东;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压力异常及其与天然气成藏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4 过敏;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德运;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沉积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袁志祥;论塔巴庙上古生界隐蔽气藏[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7 刘志武;华北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储层地质与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姜烨;鄂尔多斯中东部上古生界层序地层与深盆气储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9 陈全红;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王满;松辽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热演化史恢复[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立;延安气田延气2-延128井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测井解释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胡维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杨明明;延长东区上古生界盒8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王倩;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动力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马玉龙;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构造演化、岩性与裂缝形成关系浅析[D];西北大学;2015年
6 王方超;大港油田中南部上古生界沉积相分析及储层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7 王新;延长东区上古生界本溪组天然气分布规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8 张飞;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气层测井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9 舒广强;冀中坳陷大城凸起上古生界煤成气成藏史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e鹐,
本文编号:1232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3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