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黄家坪滑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广元黄家坪滑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大滩镇新生村黄家坪滑坡,通过现场勘察所得数据,用参数反演的方法得出了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通过钻孔数据分析滑带厚度,并在FLAC3D中用实体建模的方式处理滑带土,计算分析治理前滑坡的力学特征和稳定性。结合计算结果,本文提出了两种滑坡治理方案,再次通过FLAC3D对两种方案的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并给出最终建议。主要工作有:1.用递推法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ˉ2001)中给出的条分法稳定性计算公式进行了反解,求出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数学表达式,进一步处理公式得到稳定系数(Fs)关于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敏感度的判定关系式,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和实际工程经验,最终反演得到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2.对FLAC3D的基本原理进行简介,针对FLAC3D自带建模方法难以处理复杂模型,且建模过程不够直观等缺陷,本次分析使用了AutoCAD-ANSYS-FLAC3D的流程进行建模分析,在AutoCAD中整理断面图形,转入ANSYS中划分网格并拉伸成体,再用接口程序将划分所得的体转入FLAC3D进行后续的分析处理。这种建模方法保证了建模结果的精确可靠,有利于后续的计算分析。3.根据之前的分析结果,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两种边坡治理方案:a、在滑坡前缘公路内侧设置抗滑桩,抵挡下滑力,稳定滑坡体;b、用毛石混凝土压脚,将其当做滑坡体阻滑段一部分,以达到治理滑坡的目的。进一步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对分别采用这两种治理方案的边坡进行了受力及变形分析,并对两种方案的治理效果及可行性进行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42.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厦;孟祥瑞;;FLAC3D前处理程序开发及其工程应用[J];科技信息;2008年34期
2 王希宝;李天斌;许勇;;FLAC二维模型简化建模方法及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年01期
3 邓红卫;朱和玲;周科平;肖雄;;基于FLAC~(3D)数值模拟的前后处理优化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8年02期
4 寇向宇;贾明涛;王李管;吴霞;;用于FLAC~(3D)力学分析的矿床块段模型优化建模技术研究[J];中国钼业;2010年03期
5 姚仰平;胡贺祥;侯伟;;统一硬化模型在FLAC3D中的开发及实现[J];工业建筑;2011年09期
6 万保安;殷妮芳;熊茂东;;基于FLAC~(3D)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确定[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6期
7 陈敏华;陈增新;张长生;;FLAC在基坑开挖分析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8 李玉兰;;FLAC基本原理及在岩土工程分析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07年04期
9 ;Application of FLAC3D in supporting engineering of deep foundation ditch[J];Global Geology;2008年04期
10 陈勇河;周德泉;;用FLAC-3D分析边坡的稳定性[J];山西建筑;2008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Zhao Baoyun;Huang Linqing;Wu Tongqing;;Exploration on the FLAC3D software in the Teaching of Petroleum Drilling Engineering Rock Mechanics Course[A];2013教育技术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张尚根;;复合土钉墙支护FLAC~(3D)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3 薛雷;李维朝;孙强;王媛媛;冶小平;黄鑫;;基于数字图像像素单元建立准三维FLAC~(3D)模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马海春;崔可锐;洪志方;;FLAC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应用[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彭鹏;单治钢;董育烦;;基于FLAC~(3D)的卡拉水电站左岸边坡稳定性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朱建明;徐秉业;任天贵;高谦;;FLAC及其在地下矿山巷道支护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7 杨立强;张中杰;林舸;王岳军;;FLAC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青藏高原)[C];2003年
8 张玉军;;综放采场覆岩破坏特征的FLAC~(3D)数值模拟研究[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9 张新华;;红柳煤矿井巷柔模支护作用的FLAC模拟[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10 刘峰;牛琪瑛;郭英;刘少文;;运用FLAC~(3D)对水泥土桩加固液化砂土地基的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祥;基于FLAC~(3D)的桩基水平动力响应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丁其乐;基于离散—连续耦合方法隧道压力拱问题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潇;房建基坑与地铁车站基坑近邻施工FLAC~(3D)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4 常瑞志;基于FLAC~(3D)的闭口PHC管桩竖向承载性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5 贺勇;广元黄家坪滑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孟厦;FLAC~(3D)前处理程序开发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7 马健;粘性土坡破坏机制及FLAC数值模拟[D];同济大学;2006年
8 江德飞;FLAC法在三峡岸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4年
9 王松雪;复合土钉支护的FLAC-(3D)数值模拟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赵秀娟;基于FLAC3D的土、岩组合边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51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5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