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岩石劈裂与岩石破坏性质的不稳定性

发布时间:2017-12-10 12:24

  本文关键词:岩石劈裂与岩石破坏性质的不稳定性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力学 岩石劈裂 Griffith裂纹小拉应力极值 岩石破坏的不稳定性


【摘要】:岩石劈裂是裂纹受轴向主压缩荷载引起的裂纹尖端开裂所致,这种开裂与Griffith理论的分析结果不同,它是一种与岩石压缩剪切破坏不同的压缩张拉破坏。基于Griffith裂纹分析方法,证明了裂纹尖端存在小拉应力极值,结合岩石破坏的渐进性特点,说明岩石在压缩过程中可以形成张拉破坏(劈裂破坏),这一破坏形式是修正的Griffith强度理论以外的另一种破坏形式。给出了岩石劈裂破坏的条件,即裂纹纵向荷载高且侧压力很小或为0,且没有后续荷载的进一步作用或荷载时间短,并通过岩石厚壁圆筒卸荷试验验证了该岩石劈裂破坏条件的合理性。基于能量原理,分析岩石卸荷在无外功条件下张拉破坏与压缩破坏的能量耗散特征,给出岩石破坏时的能量关系式;从能量的积聚与耗散角度,揭示了煤岩体动力冲击、巷道围岩突然破坏等动力破坏现象产生的机制。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42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0490270)~~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1.1岩石单轴压缩的劈裂现象岩石会发生劈裂破坏,这是岩石等脆性材料破坏的一个特性。通常认为,引起岩石劈裂的主要荷载特性是其受压时的荷载具有冲击性,形成的破坏面大致平行于主应力作用方向,破坏过程迅速;该破坏属于张拉性质的破坏,但是不存在垂直于破坏面的拉荷载。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聂建国,王洪全;钢-混凝土组合梁纵向抗剪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7年02期

2 尤明庆;华安增;;岩石试样的三轴卸围压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平,张永兴,哈秋聆;裂隙岩体加载和卸荷条件下应力强度因子[J];地下空间;2003年03期

2 张贵国;牛学超;;煤岩卸荷破坏力学特征的试验与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张后全;刘红岗;贺永年;韩立军;;岩石厚壁圆筒三向压缩下的卸荷试验与岩石强度破坏[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闫子舰;夏才初;;锦屏大理岩卸荷流变变形特性试验[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5期

5 尤明庆,华安增;岩石试样的强度准则及内摩擦系数[J];地质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6 吴刚;工程岩体卸荷破坏机制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7 卢应发;孙慧;陈高峰;张红琼;;岩石和水耦合参数在破裂过程中的演化规律[J];工程力学;2010年02期

8 李杰;王明洋;张宁;范鹏贤;;深部岩体动力变形与破坏基本问题[J];中国工程科学;2013年05期

9 张骞;李术才;李利平;张乾青;;岩石三轴压缩峰后曲线与抗剪强度参数关系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10 操礼林;石启印;李爱群;;新型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鹏举;冯光明;范玮刚;郑艳栋;张文涛;;煤岩体三轴卸围压的实验研究与应用[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贺永年;刘红岗;张后全;蒋斌松;韩立军;;岩石厚壁圆筒三向压缩下的卸荷试验与岩石强度破坏[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黎明;王在泉;贺俊征;任禀洁;;卸荷条件下岩爆机理的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张黎明;王在泉;宋全锋;贺俊征;;粉砂岩卸荷破坏全过程的试验研究[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卢应发;田斌;余天堂;邵建富;;不同加载路径饱和岩石力学特征的试验研究[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在泉;张黎明;孙辉;;含天然节理灰岩加、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新平;赵航;肖桃李;;锦屏大理岩卸荷本构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东;复杂高坝坝区边坡岩体的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2 陈旭光;高地应力条件下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形成机制和锚固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许国安;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损伤机理及破裂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李静;任丘潜山型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分析及裂缝预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代高飞;岩石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及冲击地压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6 梁正召;三维条件下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及其数值试验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7 冒海军;板岩水理特性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8 李晓静;深埋洞室劈裂破坏形成机理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朱泽奇;坚硬裂隙岩体开挖扰动区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10 胡云华;高应力下花岗岩力学特性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涛;采动卸荷下连续开采诱导放顶动力响应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肖颖;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左岸建基岩体开挖松弛深度综合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邓洪涛;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强度参数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1年

4 杨绪祥;基于能量释放率的地下工程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有志;露天矿山陡边坡稳定性系统分析与评价及其模型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胡大江;煤岩损伤特性及冲击地压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刘倡清;靖远矿区综放沿空护巷试验与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8 王俐;不同初始含水率红砂岩冻融损伤的试验研究及其机理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9 公衍梅;基于损伤的冲击地压理论研究及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10 胡海浪;岩质边坡稳定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其开挖卸荷岩体力学参数研究[D];三峡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聂建国,沈聚敏,袁彦声,林伟,王文辉;钢-混凝土组合梁中剪力连接件实际承载力的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6年02期

2 李天斌,王兰生;卸荷应力状态下玄武岩变形破坏特征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3年04期

3 昊玉山;应力途径对凝灰岩力学特性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1983年01期

4 许东俊,耿乃光;岩体变形和破坏的各种应力途径[J];岩土力学;198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佐藤浩;李书光;;岩石破坏韧性值的测定及其在地质学上的意义[J];世界地质;1989年04期

2 赵忠虎;鲁睿;张国庆;;岩石破坏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年05期

3 王建军;;岩石破坏德鲁克—普拉格准则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4 包林海;马少鹏;王建新;;含转折非连通断层岩石破坏过程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年04期

5 左红伟,闫强刚;岩石破坏的机理再认识[J];上海地质;1998年04期

6 杨f田;采矿中崩落计算的非经典理论[J];力学与实践;1986年02期

7 吕淑然;刘红岩;;岩石破坏的损伤—断裂理论[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7年03期

8 高召宁;姚令侃;徐光兴;;岩石破坏过程的自组织特征与临界条件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潘岳;岩石破坏过程的折迭突变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10 柯长仁;蒋俊玲;葛修润;;基于虚内键模型的非均质岩石破坏数值模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志英;;岩石破坏准则简论[A];第一届华东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0年

2 方华;伍向阳;;温压条件下岩石破坏前后的力学性质与波速[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3 尹菲;;岩石破坏过程的声发射研究[A];1990岩土混凝土声测技术新进展学术与信息交流会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4 周家文;杨兴国;徐卫亚;李洪涛;徐进;刘建峰;;岩石破坏过程细观力学分析及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耿乃光;郝晋f;李纪汉;刘晓红;方亚如;蔡戴恩;;应力途径与岩石的摩擦滑动[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6 陈宗基;康文法;;在岩石破坏和地震之前与时间有关的扩容[A];陈宗基论文选[C];1994年

7 李慎刚;赵文;朱万成;;应力波峰值强度对岩石破坏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任建喜;;砂岩裂纹发育细观机理CT实时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殷正钢;岩石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及其损伤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刘建坡;基于声发射技术岩石破坏前兆特征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郑文炜;含三维预置裂纹岩石破坏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4 黄梅;岩石破坏等间距现象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5 陈海军;基于概率配点法的岩石破坏行为不确定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洪磊;岩石破坏渗流机理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李弘煜;双轴加载条件下岩石破坏声发射特征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本文编号:1274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74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8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